《西游記》通俗易懂主要表現在電視劇情節上,原版名著里,人物對話當然比電視劇中要復雜一些。基于這類原因,導演們把名著搬上熒幕的時候都會做一些改動,所以我們常常見到翻拍的電視劇改寫老版的情節,甚至加一些原著沒有的情節。 除了整體翻拍外,從原著中摘取某個人物作為主人公、單獨拍電視劇的情況也有。實際上我們現在熟悉的“四大名著”是縮減過的,原本有六大名著,另外兩部,有人認為要算《金瓶梅》和《聊齋志異》,也有人認為是《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 再說剩下的《金瓶梅》和《儒林外史》,雖然不少文學愛好者都認為《金瓶梅》與《紅樓夢》有相通之處,甚至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但它畢竟是禁書,所以早早被剔出了六大名著的行列,剩下一本《儒林外史》成為電視劇冷門素材。 為什么《儒林外史》這么冷門呢?很簡單,首先它里面的故事主要是諷刺封建社會各種虛偽禮教、科舉弊端、功名利祿、人倫關系和社會風氣等現實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對當時的背景有一定了解,能透過故事看到作者吳敬梓講述的本質。 當然這并不代表《儒林外史》不好,相反,它的藝術水平,國內外不少知名學者都蓋章認定過,可以與名家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媲美。如果了解古代的世情生活,讀起來還是回味無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