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已多年,記憶依然深刻,阿甘高大威猛,75的智商卻贏來不平凡的一生,奔跑的形象烙在每個人心中。書架上一本《阿甘正傳》讓我眼睛一亮,毫不猶豫地帶回家。 兒子搶先看,時不時發(fā)出笑聲,十分讓我好奇,書中有多少精彩片段?。课乙藏讲豢纱?,想看個究竟,到底是詼諧語言還是因滑稽精彩的事讓他捧腹而笑呢?然而,當我讀《阿甘正傳》,觸動心弦的是他母親的眼淚,文中多次提到。當阿甘被棍子戳肚子,他鉚那家伙腦門反擊,母親怕他傷到別人的膽心,“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聽到她在房間獨個兒哭”;當阿甘動身時,媽媽站在陽臺上,照舊哭哭啼啼擦眼淚,對阿甘的離開幾多不舍,幾多留戀,幾多牽掛;當阿甘重返家鄉(xiāng),母親看見他,扔下手里的一切,撲進阿甘懷里,她哭著,擰著手,抽著鼻涕說“你終于回來了,打從你走后,我沒有一天不想你,每天晚上都哭著睡著?!?;阿甘競選美國參議員,告訴母親之后,她又淚汪汪,滿臉欣喜和驕傲。我深深領略了母親的那顆焦灼疼愛的心,眼淚瞬間滑落,也許我是一位母親,懂得母親的慈悲,母親的牽掛與憂慮。兒子不斷成地長,傳奇的一生,母親的眼淚卻貫穿著書中情節(jié)。 史鐵生的《我的地壇》又有多少讀者淚眼朦朧,特別是作為母親的讀者,幾多扼腕嘆息,又伴有多少淚光。書中的樸實言語真真實實地寫盡母親的辛酸。在史鐵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廢了雙腿,“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只要兒子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爱斔氉耘艿降貕?jīng)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她知道兒子心里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又擔心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多少次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于不敢問,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黑夜后的白天,她是怎樣的心神不定,坐臥不安,兼著痛苦與驚恐。曾經(jīng)多少次悄悄尋找兒子,又悄悄轉(zhuǎn)身回去,那步履茫然而迫切,但她從沒說過“為她想想”,“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截癱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親的心中只有兒子,歷盡多少彷徨與無奈,心的荒蕪,連養(yǎng)殖的花兒也為不幸的兒子凋零枯萎。一遍又一遍讀著血淚的文字,偉大的母愛撼動人情節(jié)。 從孩子的呱呱落地,含辛茹苦地哺育,到撒手學跑日日夜夜地照顧,有多少日日夜夜響起的絮語;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 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唱誦著母親關愛的細膩;當看著孩子的試卷,又有多少母親按捺焦急的心,包含著淚水鼓勵孩子,又有多少殷切希望一次次萌發(fā),一次次期待;孩子感冒發(fā)燒生病時,多少母親守不魂舍,一次次撫摸著孩子的額頭,不斷喂水喂藥;又有多少孩子熟睡的夜晚,母親悄悄掖上被褥;遠去求學,又有多少母親多少次目送著遠去的背影,臉上掛著微笑,內(nèi)心流淌著淚;當孩子經(jīng)歷坎坷失意消沉時,多少母親不斷地鼓舞孩子,轉(zhuǎn)過臉而又兩眼淚花,默默自責,自責自己能力有限,只能撒手讓孩子獨自闖。即便孩子長成大人模樣,在母親心中永遠是孩子,為孩子分憂解難的衷腸日月可見,卻不舍分享孩子奉上的孝心,作為孩子該怎樣感恩呢? 人生如海洋,母親是帆船,遮風擋雨;母親是燈塔照亮孩子的人生;母親是雨露,滋潤心田;母親是大樹的根,供著養(yǎng)料,讓孩子枝繁葉茂;母親的眼淚如珍珠般泛著晶瑩,閃爍著光輝;母愛是陽光,溫暖人生;母愛是小小的種子,生生不息,代代相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