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內容僅供學員學習參考,內部分享嚴禁轉發,請勿分享朋友圈謝謝##班規一:有問題,先問百度。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不要問老師。##班規二:無論藝術還是生活,從來沒有標準答案。##班規三:學會無底線贊美。##班規四:在大群,老師沒有提問,沒有要求互動,請安靜止語。##班規五:晚上十點半之后,所有的學習群止語。##班規六:所有的作品,想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時,請先表述自己的拍攝手法、思路、感受以及想表達的主題。##班規七:一次最多發三張照片,同樣角度同樣景別同樣主體的照片只選一張最好的。##班規八:盡量橫著拍攝,豎拍必須有豎拍的理由。一張照片中如果出現垃圾桶,罰紅包。##班規九:此群所有圖片僅供教學使用,請勿轉發并做其他用途。#班規十:開課后未經老師允許大群發言,沒有及時撤回的同學,發紅包十元以上不封頂——今日重點—— 在我尋訪中醫十年,絕大部分醫生的采訪拍攝,大部分場景拍攝都是:窗戶光+一枚標準鏡頭 攝影師背對著窗戶,被攝者,面對窗戶。這樣的光,我們叫做大順光。順光的優勢,首先能保證眼神光,面部光線充足,色彩還原也很好,同時,人物背景會相對暗,人物主體會很突出。 有一句老話:站在屋子里最聰明的人身邊。作為攝影師,我會說:站在屋子里最亮的窗戶邊 早安油重拉!從心發現,生活太美,20200504 剛才在看學長們的一個叫做兵器庫的群,這些天我都在油重拉,他們自己也玩的不亦樂乎。 兵器庫的都是用相機的同學,可以說是油多拉的長槍隊。老師愛打鳥,星球多長槍。 直到今天,有很多照片已經拍的很好的同學,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家一邊玩一邊學,日子長著呢,真正的學習是課程結束之后,所以別著急,你的影像生活,不是21天就結束了,如果你愿意,可以像他們一樣三年、五年.......像我一樣,三十年。 學習攝影這三十多年,有一種奇怪的體驗,就是每次看見日出日落看見明月當空,心中總是歡喜。 也許月亮和太陽,就是天空的眼睛,看到它們,就像看見天地的眼神光吧? 前面是油家小院的月牙,這是梅里雪山的月牙。 老道長日出時分,打八部金剛功,月升時候,長壽功走起,或者靜坐松下。 作為一個攝影師,原來我們做的事,非常接近啊,都在采集天地精華。 對了,我這么癡迷月亮,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的。 在剛工作的時候,我的臥室門口貼著一張相機的廣告照片,那相機名字叫 “哈色布萊德”,俗名“哈蘇”,之所以貼這張照片,是因為美國人登月的時候用的是她,她的鏡頭是蔡司鏡頭,據說拍出來的照片能 “有油一樣的潤滑,刀一樣的銳利......” ![]() 剛學攝影時,我癡迷空氣切割機,癡迷世界最頂級的相機,曾經遇見一位北京來的攝影師,拿著一臺伯朗尼卡,眼睛都直了........ 所以,你可以想象當我聽說現在還有12臺哈蘇相機安安靜靜地躺在月球的表面的情景了么? 這些相機是1969年和1972年之間用于宇航員拍攝月球表面圖像的,由于當時需要帶回25公斤重的月球巖石樣本,宇航員不得不舍棄了這些相機以減輕飛行器整體重量,只把膠卷盒被帶回了。 ![]() 有12臺哈蘇孤零零地躺在月球表面的畫面吧!這是多么令人心動的一幕啊......所以我有機會,就像把月亮拍得更大更清楚,這樣如果哪一天我能登上月球,就知道在哪里撿相機了...... 要知道唯一被宇航員帶回來的哈蘇相機,現在售價已經不止55萬歐元了,嘿嘿。 時至今日,我還沒有圓哈蘇夢。因為我怎么努力,哈蘇相機永遠那么貴..... 我剛才努力回想了一下,我第一次清楚的拍清楚月亮,是在什么時候? 應該是2000年年前后,我應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欄目邀請去青海湖拍攝一種世界上最瀕危的偶蹄類動物普氏原羚那次。 青海湖邊生活著一種羚羊就做普氏原羚,原來種群相當龐大。后來不斷的被捕殺獵食,加上牧民包產到戶,牧場分割拉起了圍欄……當時據中科院數據說,全世界只剩下三百只左右的普氏原羚,是世界最瀕危的偶蹄類動物了。 《動物世界》欄目絕大部分都是播放國外的片子,如今看來這是他們近二十年少有的自己拍攝的紀錄片。那兩年,四個月時間,我來到青海湖邊,在那的草場、湖畔、沙漠奔跑,追趕羚羊和那里的各種動物。我的任務,就是去拍攝一個關于普氏原羚生存和生活故事的紀錄片。 當時其實央視邀請的還有兩位攝影師,一位叫祁云,他在西藏拍了很多年野生動物,非常有經驗。另一位叫奚志農,當時奚志農在東方時空,剛做了關于藏羚羊的報道。 結果,祁云不知道為什參加不了,奚志農說他女兒剛出生,一歲多,走不了,于是,原計劃三臺攝像機拍攝的動物紀錄片,最受剩下我單槍匹馬了。 其實,奚志農的女兒跟我兒子年紀一樣大嘿嘿 ![]() 到央視的兵器庫隨便挑器材的感覺,很爽!我選擇了他們最長倍率36*2倍率的一枚長焦,還有一枚小變焦作為標準鏡頭。 這個長焦鏡頭,經過2倍倍率鏡增倍之后達到72倍,可以清楚拍到月球的表面! 那時候的我身體真棒,可以扛著二十幾斤的器材和扛著同樣分量的腳架的藏民在海拔三千多米的沙漠草場賽腳。可以無休無止的在草場爬行。每天四點多天不亮就起床,每天太陽下山半小時快看不見路了才回到住處,一個叫做 “湖東種羊場”的地方。 可是那時候我真沒有經驗,也沒有人教我應該怎么做。唯一的培訓是在中央電視臺機房里,看了幾天的國外獲獎野生動物片子。制片人說快看快看,獲獎的片子基本是大型動物,快看快看,百分之七十的鏡頭都是大特寫!快看快看,要用鏡頭講故事…… 好吧,我需要大特寫!剛開始幾天我帶領一位叫做鵬鵬的央視技術員,還有2位中科院的研究羚羊的博士,在沙漠里開始瘋狂的追羊行動。追逐四條腿的羚羊拍攝,我們累得精疲力竭。 鵬鵬說:我真想變成一個球啊,讓腳勁大的人把我一腳踢出這個沙漠。羊博士劉炳旺哀嚎,我怎么跟了這么一個選題啊,都怪那天不小心在食堂遇見了博導...... ![]() 穿過彩虹,青海湖的正對岸就是湖東種羊場。左邊有大片的沙漠,看見了嗎,沙漠的背后是祁連山。慢慢地我發現追趕羚羊然后拍攝大特寫,是一個傳說。我永遠追不上跑不過這些四條腿的家伙。再跑下去我的心臟會爆裂。 我現在唇色偏暗,李辛醫生的分析,就是當年拍動物世界航海環球各種瘋狂用力過猛留下來的記號。 ![]() 草原上有很多鼠兔,也有很多兔子。當地修馬路的四川人就是靠圍捕吆喝驅趕兔子,等他們快速奔跑一兩分鐘之后,心臟受不了爆裂之后,抓住他們的。心臟原來真的會爆炸啊?! 扛著可以拍月亮的大炮,追蹤羚羊一段時間后,我發現這不是辦法。于是把游擊戰改成地道戰,開始挖掩體,在羚羊經常走過的附近挖了四個沙坑,還在旁邊種滿狼毒花。 ![]() 每天清晨,家羊開始往外趕,進到草場,這時候,野生的羚羊不得不往后退,慢慢退回到草場深處沙漠邊緣,中午時候在一些地方臥息。等到黃昏,家養被趕回羊圈,它們又慢慢出來...... 拍攝羚羊的生活緊緊張張忙忙碌碌,我有點像生辰綱里的楊志,不斷激勵最后到鞭笞伙伴們堅持,奮勇前進。在沙漠里,我一共跑壞了四雙鞋。最長的一次,有23天沒洗澡。我們住的房間到廁所,要走151米,到水龍頭洗臉處要135米...... 因為在那的生活太無聊,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北京來的部隊測繪的哥們,上廁所都練習正步走如廁...... 但是就是這樣的日子,我拍到了漂亮的羚羊奔跑、跳欄、吃草、臥息、打斗、游玩等的鏡頭,還有周圍兔子、鼠兔、天鵝、黑頸鶴、黃鴨、鳥窩、雛鳥、老鷹、白頭雕、家羊、蜥蜴……以及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小鳥的鏡頭。 我還拍到了美麗的黃昏,巨大的夕陽以及從沒有見過的最大最清晰的月亮。我還拍到了大雪、雪地里的小花、雪后的沙山和草地,湛藍的青海湖鑲著一條金亮的陽光絲帶,還有肆虐的沙塵暴…… 我為當地藏民還拍了許多照片。他們將來回看這些照片的時候,一定能夠記得那個戴著眼鏡,成天追著羚羊跑的瘦小伙子…… ![]() 這是我當時住的小屋 ![]() 我的小兄弟鵬鵬,他經常因為太早起,困得蹲在草地上睡著了。 ![]() 司機王海山,他的破吉普有一天開著開著,前面的車蓋竟然打開了,翻在擋風玻璃前,我們啥也看不見。他的車子雨刮也壞了,那天大學,他左手拿著雞毛撣子伸出窗外,一邊開車,一邊撣雪...... 還有一次,天氣太冷,車子發動不起來,王海山就抱了一堆稻草,放在車子底下點著,熱車 ![]() 這是我,躺在自己的二號掩體,等羊,寫日記。我從小都有寫日記的習慣。 ![]() 鵬鵬晚上時間太無聊了,跑去和隔壁蓋房子的四川人打麻將。那時候他才20歲,從來沒有這么艱苦的生活工作過。現在鵬鵬,已經是動物世界欄目的主編了。每次我們見面,都有聊不完的話。 ![]() 我前后兩年時間在青海湖拍攝,去了四次,有兩次是鵬鵬給我當助手。其他的人,去一次,都受不了了。 這么重的攝像機,我現在是再也舉不動了吧? ![]() 鳥島的鸕鶿島,很多很多清晨,我在那冷風中守候,那的風真大啊...... ![]() ![]() ![]() ![]() ![]() ![]() 拍攝了動物世界普氏原羚之后,我還參加了許多戶外極限運動,上天下海,只要能讓我的雙腳離開地面的,我都不拒絕。什么暴走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脫,徒步茶馬古道,自駕車環繞喜馬拉雅山,熱氣球飛越南疆,自己造古帆船橫渡太平洋,帆船沃爾沃環球......總之,成了一個沒有腳的鳥,一直飛啊飛飛啊飛....... 世界那么大,總是看不夠。 ![]() 終于有一天,在青海的拍攝結束了,那個黃昏,從沙漠里坐直身體,深出一口氣,心里悲喜交加。就在這時候,一扭頭,看見殘陽如血灑在青海湖上,而我身邊不遠處,竟然有一只羚羊,就這么靜靜地站在夕陽下。這簡直是一個神跡..... 這是我拍攝普氏原羚的最后一個畫面。 很長一段時間,我把它當作我的頭像。 來來來,會摸骨算命,這個羚羊頭像的人,是怎樣一個人? 我的狀態,應該和二十年前,差不太多,一直做喜歡的事,擅長的事。也以此為生,沒有太多壓力。 把愛好當成工作來享受,在工作中享受愛好,這是老天爺天大的恩寵。 跟花鳥蟲魚清風明月多相處,人的愉悅度會提升很多的。 學習任何東西,不要急著跟高手比,跟老師學長比,我們首先都跟自己比。你要是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比以前有進步,在提高,就應該高 親愛的藍迪我的弟弟你很少贏過別人但這一次你超越自己雖然在你離開學校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你不會有出息你卻沒有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我知道你不在意因為許多不切實際的鼓勵大都是來自酒肉朋友或者遠方親戚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點刺激最常見的就是你的女友離你而去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點打擊你我都曾經不只一次的留級在那時侯我們身邊都有一卡車的難題不知道成功的意義就在超越自己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為了更好的未來拼命努力爭取一種意義非凡的勝利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前方沒有終點我們永不停息 很喜歡李宗盛的這首歌,有誰會唱的啊? ![]() 來來來,趁大家都跑去吃飯,我叨叨幾句攝影的話。 從第一天開始,我已經在跟大家講無論旋轉自拍還是風擺荷葉,都可以嘗試一點,站在窗戶前,通過窗簾來控制光線的強弱了。 窗戶光,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是攝影師的大愛。 如果教大家拍攝人像,只用一種光,我會毫不猶豫選擇窗戶光。 因為,這種光最簡單最常見效果又好。 在我尋訪中醫十年,絕大部分醫生的采訪拍攝,大部分場景拍攝都是:窗戶光+一枚標準鏡頭 ![]() 窗戶光,背后還有一個小窗戶,正好和面光成交叉夾角,所以這種光,也叫夾角光。 ![]() 窗戶光,面對一扇大窗戶拍攝。看他額頭和眼睛,光線明亮但是柔和。 ![]() 窗戶光,李可老家光線很黑,我請他挨著窗戶坐,我緊貼在窗臺,拍攝的。 我一個人外出采訪的時候,單槍匹馬,燈光、反光板,還有復雜的器材,實在帶不動,而且,我還要注意力集中,專注對話采訪、視頻拍攝......所以只能一切從簡,借用窗戶光,是一個無敵法寶。 由窗戶透進來的光,我們簡稱窗戶光。 在早期人造燈光還不發達的時候,大部分人像攝影,用的就是窗戶光。因為相對純自然光來說,窗戶光相對可控(窗門、窗簾)。 學好窗戶光,你的人像攝影,就開始入門了。 ![]() ![]() 上面那張大胖臉林杰醫生的照片就是這種窗戶順光拍攝。 這算是最最簡單的拍攝用光了吧? 攝影師背對著窗戶,被攝者,面對窗戶。這樣的光,我們叫做大順光。 順光的優勢,首先能保證眼神光,面部光線充足,色彩還原也很好,同時,人物背景會相對暗,人物主體會很突出。 ![]() ![]() 還記得嗎,大家旋轉自拍,我嗷嗷叫,面對窗戶面對門面對燈光........ 就是幫助大家起步的時候,練習使用窗戶光,順光,面光,好有眼神光。 當然,順光的缺點,就是人臉會顯得很“平”,滿月臉,缺乏立體感。 ![]() 側光,被拍的人身體肩膀基本垂直窗臺,攝影師跟他面對面的拍攝。 ![]() 上面李可老爺子的照片,就相當于側光,側順光。他的臉顯得很立體。 側光的時候,人物的臉明暗對比很明顯,一陰一陽,高反差很大。側光的語言,屬于剛硬、剛毅、輪廓分明、強烈、沖突......個性化很強時,我們常用側光表達。 注意,使用不當的時候,順光會把人變成大胖臉,側光會把人變成陰陽臉。 ![]() 已經不少同學開始嘗試使用反光板了,非常棒!側光的時候,反光板的作用就很大。 ![]() 暗部那一側,加上一張反光板(燈),補一下光,這樣,側光的強硬就被緩解,一張立體感很強但是又不生硬的臉出現了。 所以,你們拍花的延時時候,如果只有一盞燈,不妨試一下反光板補光,墻上的陰影和花的強對比,會有很大的改善 而且,反光板還有一個好處,不費電。 ![]() ![]() 請側對窗戶的被攝者稍微側一下身,轉向窗戶(大約45度),叫做側順光。此時人物的臉,比較立體的,尤其顯得瘦。 ![]() ![]() 如果這時候,再補一張反光板,會更完美。注意,她帽子的細節就出來了,臉部的暗部也有了層次。 補光有大學問,需要不斷實踐中去感受,提升。很多東西也能代替反光板,比如白墻、泡沫板、報紙、白被單、鏡子...... 反光還需要強度的調節。比如位置的遠近、比如光線的強硬、還有角度高低...... 早起攝影被稱作“光繪” 初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掌握,用最簡單的窗戶光創作,用最簡單的反光板來幫助創作。 ![]() ![]() 在窗戶光的使用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就是站在窗戶邊,但是背對著窗戶,這樣人物還是沒有眼神光,臉部也是暗的。 彌補這樣的失誤,其實很簡單,加一塊反光板,就會改善很多。 ![]() ![]() ![]() 這張照片,就是這么拍出來的?? ![]() 最后一張照片,也是我建議大家以后使用窗戶光拍攝人像的一招鮮吃遍天的招數。 ![]() ![]() ![]() 所以,你們現在知道,我作為一個攝影師,跟人喝茶吃法聊天或者采訪對話拍攝的時候,會怎么選座了嗎? 有一句老話:站在屋子里最聰明的人身邊。作為攝影師,我會說:站在屋子里最亮的窗戶邊。
|
|
來自: 九nsfwlnyql8zt >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