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手,拍拍手,健康生活跟我走,要養成好習慣,你的生活更燦爛。多讀書,強健我們的大腦;多鍛煉,讓我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德云社燒餅 近日德云社燒餅、曹鶴陽在參加《歡樂喜劇人》時,把健康話題融入到相聲中,再一次把大健康問題推向觀眾面前。健康推廣官通過自身經歷講述健身那些趣事的同時,“不小心”把師父有糖尿病的事也暴露了! “說到糖尿病,在我的記憶里,這是屬于富貴病,老年病。誰成想自己年紀輕輕就得了!” “我也想控制我自己啊,奈何這個嘴管不住啊!” “我平時也不吃糖啊,可這血糖怎么就噌噌的像是坐了小火箭呢!” 當下,我們周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出現這樣“甜蜜”的煩惱。據調查,每10個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人!每2個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更是有著100多種并發癥!那么問題來了,好好的一個人為什么會得糖尿病呢? 01 什么是糖尿病? 想要知道如何控制血糖,首先我們得知道什么是“糖”? ~甜蜜蜜,你尿得甜蜜蜜~ 錯!它才不是尿液里有甜甜的棒棒糖!它指的是葡萄......葡萄糖! 當你胡吃海喝后,把所有的內容都留給了腸胃,接下來腸胃來了一段野狼Disco“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在你右邊畫一道彩虹”,接著食物中的葡萄糖通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進入血液,隨后土鱉化身為高富帥“血糖”。隨著血液循環,一路浪到了細胞前面,然后一群苦力的出現,專門把血糖送到細胞里,這苦力就是“胰島素”。 血糖進入細胞就轉化成人體所需的能量。如果血糖太多了,細胞里盛不下那么多的血糖,剩下的血糖就會跑到肝臟部位度假去了,最后連肝臟都盛不下啦,就整成了脂肪儲存——肥膘! 所以,糖就是人體的汽油,沒有它,你完了,玩不轉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初期患病時癥狀并不明顯,但主要有以下四個典型表現: 1、 多食 2、 多飲 3、 多尿 4、 體重減輕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主要特征外,還會存在其他諸如皮膚瘙癢、皮膚干燥、常饑餓、視線不清和易疲倦等其他臨床癥狀。 02 為什么會出現糖尿病? 在人體中,主要有三大要素共同維護著血糖的穩定: l 血糖 II 胰島素 III 胰島素受體 簡單點說就是,你吃吃喝喝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過胰島素的感受,腸胃吸收太多,血糖就扎堆的跑到細胞面前,這工作量逼瘋了胰島素,只能罷工了......(胰島素抵抗)。血糖進不了細胞,其身體的血糖數值一路飆升,這時候胰島素老家——胰島,就只能派出更多的胰島素去支援,沒日沒夜的干,就是干。 所以糖尿病前期就會有胰島素分泌過多的癥狀。 就這么干,胰島也吃不消啊,血糖就只能蹭蹭蹭地飆升。 03 為什么會出現糖尿病? 為什么糖尿病可怕? 其實,糖尿病不可怕,就怕“豬”隊友!這些隊友不是一般的牛。 1. 視網膜病變or腎功能不全 2. 糖尿病足 3. 心血管病變 4. 中風 5. 糖尿病神經病變 這幾個兄弟,一個比一個的厲害。 除了以上幾個能夠致死致殘的嚴重病變外,慢性糖尿病還可能造成全身的組織器官受損: 中風、心衰/心絞痛 腹瀉或便秘/四肢麻木/感覺喪失/過敏/下肢浮腫/腎功能 不全、腎衰 間歇性跛行/下肢抽血性潰瘍/視力下降、失明 足潰瘍/壞疽、截肢 04 定期檢查血糖指標是關鍵 糖尿病雖然可怕,但日常生活中只要定期檢查、監測,完全可以通過多種治療手段控制好糖尿病。 1 血糖 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 當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I、有糖尿病癥狀且隨機血漿葡萄糖≥200mg/dl(11.1mmol/L) II、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26mg/dl(7.0mmol/L) III、OGTT 2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200mg/dl(11.1mmol/L) 2 尿糖 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準。 3 尿酮體 酮癥或酮癥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 4 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 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應不可逆,HbA1c水平穩定,可反映取血前2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 5 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 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島素正常或增高,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逐漸減退,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 7 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見血脂異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時尤為明顯。 8 免疫指標 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GAD)抗體是1型糖尿病體液免疫異常的三項重要指標。 9 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聯方法 可靈敏地檢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輕度升高。 05 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血糖? 1、管住嘴:控制油類、糖類的攝入,多吃蔬菜、粗糧,細嚼慢咽。 2、邁開腿:采取低沖擊力的有氧運動,如散步。 3、注射胰島素:幫助體內胰島分擔工作量。 4、補充血糖平衡因子:以分子的形式補充體內胰島素失調狀況。 5、健康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戒煙戒酒。 好了,關于糖尿病我就啰嗦到這里吧,“拍拍手,拍拍手,健康生活跟我走,要養成好習慣,你的生活更燦爛”,祝大家吃好喝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