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提到:公司經營管理業績的最佳衡量標準,是凈資產收益率的高低,而不是每股收益的高低。他個人也用了60多年的投資戰績向我們證明用ROE來選好公司的重要性。 在2018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透露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選股標準:只有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20%,而且能穩定增長的企業才能進入其研究范疇。 ROE是凈資產收益率,是指凈利潤/凈資產,代表著投多少錢進公司,能賺出多少錢,反映出自有資金的利用效率。這一指標自然是越高越好,越長期保持在高位越穩定優質。 大量的數據證明,用該方法篩選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典型大白馬。即使不是,股價走勢或者分紅也不會差。連續多年ROE保持穩定,也代表公司經營的穩定性。 股價由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凈資產共同決定。如果市盈率保持不變,那么ROE和BPS越高的企業其股價越高。 因此,當ROE越高時,就意味著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市盈率就越高。當一家上市公司的ROE不斷提高,那就可以把它斷定為處于快速成長型企業,因此投資者給它的估值就越高,甚至有可能出現非理性的溢價提升。這就是所謂的“戴維斯雙擊”。 即當一個企業ROE或凈利潤以很高的速度增長時,PE也提高得很快,企業股價得到了雙向加強。相反,當ROE降低或者凈利潤增速下滑時,PE也會加速回落,導致股價受到雙向壓制。 根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A股市場符合連續十年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的公司僅有12家,分別為貴州茅臺、海天味業、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格力電器、德賽電池、華東醫藥、承德露露、恒瑞醫藥、大華股份、洋河股份、老鳳祥。 名單如下: ROE范圍: 10%-15%,為一般公司; 15%-20%,為杰出公司; 20%-30%,為優秀公司。 也就是說,投資者遇到那些ROE長期低于10%的公司,還是盡量回避吧。那些超級大牛股,比如伊利股份,從2010-2015年,ROE基本上都處于25%左右,而雙匯發展也是長期保持28%,而“股王”貴州茅臺的ROE則基本處于30%以上,但這樣的公司也是可遇不可求。 而且,有些公司的ROE雖然非常高,但是估值也不便宜,很多投資者都表示下不了手。因此,我們可以選取ROE大于15%的基準來擴大選股范圍。 一般情況下,ROE指標高于15%的公司已經算比較優秀的,如果對選股有更高的要求,也可以將標準提高到20%以上。 以下為A股市場連續10年ROE大于15%的名單(38家): 除了ROE之外,巴菲特還有毛利率和凈利率兩大選股指標。巴菲特給這三個指標設定了標準,也就是毛利率要高于40%,凈利率要高于5%,凈資產收益率要高于15%。 那么,截止2019年財報之后,粽哥通過整理之后發現,目前A股有86家符合巴菲特三大選股標準的公司,我們以連續5年為單位。 以下是最全名單: 當然啦!選股并非易事,不是通過幾個簡單指標就能夠找到真正優秀的公司。ROE的數據,還需要結合凈利潤、市盈率PE、市凈率PB等指標一起使用。而且,有一些剛上市的新股ROE指標會非常高,之后就會越來越低,這種公司就需要剔除掉。 投資者只有綜合使用各項數據,通過層層的篩選、診斷之后,才能找到最值得投資的公司,切不可按部就班的、不加思考的盲目“抄作業”。 除此之外,巴菲特還有四個選股原則,分別是: 1、企業準則; 2、管理準則; 3、財務準則; 4、市場準則。 企業準則,主要為公司業務是否簡單易懂,是否擁有持續穩定的經營歷史,是否有良好長期的發展前景。 管理準則,主要看公司管理層是否理性、坦誠。 財務準則,除了以上講到的ROE、毛利率、凈利率等,還有現金流、每股凈資產等財務指標。 市場準則,其實就是估值。投資者能不能確定股票的真正價值?現在的股價是否低于公司實際價值?這些問題解決了,那么安全邊際就非常高了。 (完) 本文所寫的內容,不同投資者有不同的看法,難念存在爭議性。由于粽哥閱歷所限,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多多擔待。 本文所提個股,不做投資買賣建議,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粽哥2025”。歡迎關注,一起滾雪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