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為人體輸送氧氣與營養的重要“通道“。 而血栓,是血流在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 血管遍布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一旦出現堵塞,將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 那么,血栓出現,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呢? 身體出現4種表現,說明血管內有血栓,若沒有,血管還算健康 1、頭痛暈眩 當人體的頭部有血栓,就會引起比較明顯的暈眩、嗜睡、頭疼等。 若一天中出現超過5次的眩暈,就要警惕腦血栓的形成。 起初可能是間接性的頭暈,隨著疾病的惡化,就會引起持續性頭痛。 如果你沒有這些情況,說明腦血管供血還不錯。 2、胸悶,氣短 如何經常感覺胸悶氣短,這其實可能是體內有血栓造成的。 血栓形成后會減弱血液的攜氧能力,同時,血栓堵塞肺部,就會導致胸悶氣短。 除了胸悶,嚴重患者也會出現肩膀痛、手臂疼痛、牙痛等不良癥狀。 3、四肢冰涼麻木 不同程度的血栓,四肢麻木程度可能不一樣。 主要表現有兩種: 一、麻木部位會因缺血出現皮膚蒼白的現象; 二、表現為無力感,如手拿東西掉地,走路步態異常,或是單側肢體疼痛等。 如此時出現這樣的表現,就要小心“偏癱”,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4、嗜睡流口水 當血管內有斑塊,就會引起人體缺氧,打哈欠就會為身體提供更多的氧氣,順便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 臨床顯示,在腦梗發生前,80%的人都會出現頻繁的打哈欠的表現。 此外,嗜睡流口水也是血栓的信號,這一現象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流口水,此時要小心血管堵塞了。 清血管,預防血栓,少做二事,補充四物! 少做二事: 1、少熬夜 研究發現,長期熬夜的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倍。 熬夜會會打亂生物鐘,身體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誘發血管損傷。 尤其是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如經常熬夜,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最好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晚上11點最好入睡。 2、少抽煙 煙草中含有大量有害化學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加速血栓形成。 尤其是煙草中的尼古丁,隨著進入血液,促使斑塊形成和增大。 一旦脫落成為血栓,血栓隨著血液流動,無論堵塞到哪里,對身體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因此,盡早戒煙不僅對肺臟有幫助,也可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補充四物: 1、洋蔥 洋蔥對于心血管健康有積極的作用。 洋蔥中化合物,能阻止血小板凝結,并加速血液凝塊溶解。 此外,洋蔥也可促進脂肪的代謝消化,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 可以把洋蔥切成丁和納豆一起食用,疏通血管的作用更強。 2、omega-3脂肪酸 研究表明,日常飲食中omega-3脂肪酸攝入過少、omega-6攝入脂肪酸過多,兩者失衡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omega-3脂肪酸在身體中作用繁多,其參與身體的脂肪和糖代謝,可以清除血管中多于的垃圾,預防血管硬化,增強血管彈性,還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對于預防心梗、腦梗等重要疾病均有預防的效果,每天補充5ml蘇子油的蘇子油即可滿足身體的需求。 來源:青蘇仁油、橄欖油、核桃油,其中青蘇仁油含有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高達66%以上。 平時可以直接滴加在食物上,對大人小孩都有一定幫助。 3、粗糧 現代人飲食過于精細,適當的補充粗糧是很有必要的。 粗糧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 此外,膳食纖維,也有利于膽固醇的外排,預防高血脂和血液粘稠。 所以平時多吃一些紅薯,燕麥,粗糧占主食的1/3為最佳。 4、維生素C 維生素C我們都不陌生,主要存在于我們吃的蔬菜,水果中。 維生素C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防止血管中脂質過氧化,降低血管病變的風險。 并且維生素C也可增加身體的代謝,促進血管內膜的修復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維生素C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00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