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朋友邀請我參加一個管理心理學的課程,講課的朋友是禪修班里面認識的,一個非常厲害的心理咨詢師。 講課的具體內容,嗯,忘得差不多了,最后分享了幾本書,只記得其中一本:《人類簡史》。這本書以前囫圇吞棗的看過,推薦大家讀一讀。 課上提了一個問題,記得挺清楚:什么是幸福/成功?一個非常老套的話題,但估計還是能觸及不少人的心,多數人想的幸福是有錢有閑,干自己想干的事,喜歡干的事兒。 我回想了一下這些年的波折,忽然有感而發,以前我也這么覺得,有錢有閑就能讓我脫離苦海,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 比如有錢吧,以前自己沒錢的時候,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煩惱,有生活的煩惱,也有人際關系的煩惱,那時候總歸結為自己窮,以為只要有錢了,這些煩惱都可以煙消云散,幸福就會來敲門。 事實呢?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幸福感最強的時候,是從沒錢到忽然變的很有錢的那么一到兩個月。 突然發現,買任何東西都可以不用看標簽,可以去任何高級餐廳,吃任何想吃的東西,老婆可以買任何自己想買的東西,兩個人忽然覺得好幸福啊。 結果僅僅維持了1個多月吧,各種有錢的煩惱開始了。比如理財,以后不可能投資很激進了,要分散投資,所以要了解其他的投資品種,設定理想的收益率,而且還可能要考慮參與一點一級市場,再或者配一點海外資產,糾結一下買房產還是買商鋪。。。 琢磨這些東西,無非是擔心財富的縮水,哪來的幸福感? 有閑能不能讓幸福呢?一個能持續賺錢的職業股民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這個職業可以很賺錢,也可以很有閑,尤其是你操作的是自有資金,做的還是短線,那就更有時間了,只要感覺累了,隨時可以休息一個月,然后參加下一個周期的題材炒作就可以。 想忙就忙,想閑就閑,是不是很自由? 有了時間自由,你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事兒,昨天有學員跟我說,如果累了,就帶老婆一起去環游世界。年輕的時候確實有這想法,看著朋友圈世界各地打卡,很羨慕,現在基本無感。 有一次跟我老婆規劃了一個10天的旅游,剛開始的時候各種爽,熱門景點自己隨便玩,完全不用擠人頭,網紅小吃店隨便吃,完全不用排隊等,酒店也是隨便訂,根本沒有節假日的坑,結果玩到第5天,兩個人體力不支,直接玩趴下了,后面5天完全不想動,只想趕緊飛回家,躺著不動。 有了自由的時間,它本身是沒法給你幸福感的,只有你在自由的時間做著幸福的事兒,才能有幸福感。 環游世界當然很幸福,很多人有這心,幾個人有這力? 另外多說一句,千萬別想著自己天天躺在家啥事兒也不干就很幸福,那是因為你現在身心俱疲,如果真的讓你躺家里啥都不干,要不了1個月,無聊與虛無就會把你打趴下,跪著求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