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最渴望的是“被包容”,而咨詢師最難的是“放空”。心理咨詢講 “共情”。但咨詢師的個人經(jīng)歷畢竟有限,無法體驗到所有求助者的心路歷程。咨詢師自身的經(jīng)驗也會經(jīng)常影響到對求助者的態(tài)度,把自己認定的理念強加在求助者身上。敘事講“放空”,并不是放棄所有的道德底線,而是把自己的執(zhí)念暫時放在一邊,用對生命故事的好奇,全然專注地去傾聽。
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前提: 第一就是相信人有發(fā)展的自動力,無需我們凌駕其上 如何能做到”無條件積極關注”: 那些自以為比別人強的偽專家咨詢師無法做到真正的積極關注 那些極度需要別人關注認可的無法做到積極的關注 那些平時不做深度自我覺察的人也無法做到積極的關注 那些壓抑了很多情節(jié)和情緒的人無法做到積極的關注
如何讓咨客信服咨詢師? 白老師的絕招: 一個謙虛的咨詢師,要讓對方接受你的謙虛也認可你的專業(yè),打破別人對我的謙虛=水平低=被挑戰(zhàn)的印象。建立信任度,后面就好辦。沒有信任度或信任度低,咨客就會很苛刻挑毛病 通常咨客信服咨詢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治療好,一種是分析對,
而治療成功,對于新手較難一下子達到,
那么,你可以適時把你的分析拋出來,亮一下給咨客:“我猜測你是....”或“我感覺……”“你似乎有些……”等語句。給咨客幾個這樣的推測,如果咨客發(fā)現(xiàn)你的推測是對的,立即就增加信任度;
如果不對也無妨,我是猜測的,而且大多是與案例本身無傷大雅的細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