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人問小編,自己的車2年半5.7w公里,問了下小編,保養的時候要換什么? 小編想了下這個里程數,能一下子想出來的就幾個;而實際上需要保養的點還比這多。 難怪很多車主不太懂,本身保養就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楚的。 首先明確下保養的前提: 保養時間到了,不是因為車子已經有什么問題,而是這個時間節點,車子某些部件容易出問題,你用車的時候總是不能放心。 而什么部件,在什么時間需要更換, 這個是車子設計制造的時候就已經有相應的指標的,大家可以在保養手冊里看到。 所以保養就是要定期排除這些車子發生故障的“可能”。 在保養的時候,很多人并不明白要做哪些項目,以及為什么要做,很容易產生“這個項目是不是坑我錢?”這種疑問。現在就通過一張表,來說明一下。建議收藏。 車輛保養明細一覽表 挑幾個有代表性的常見汽配仔細剖析一下,以下均為普遍情況,具體車輛請根據保養手冊進行保養: 1、輪胎 更換周期:5萬至8萬公里 輪胎屬于易耗品,一般的更換里程數在5-8w公里;時間在5年左右就算長壽輪胎了。但是也有特殊狀況,無論是否達到更換周期都應該立即更換:胎側有鼓包、裂紋,或胎面有超過6厘米的創口,或胎溝的深度小于1.6毫米、甚至是達到磨損指示標記。因為胎側是輪胎最薄弱的部分;而胎面雖然有簾布層的保護,超過了限度也無法保護輪胎,能補,且2-3次以內可以正常上高速,超過則不建議。 2、雨刮片 更換周期:1年 大家都知道,雨刮片比較脆弱,比較懼怕:無潤滑的摩擦(干刮)、粗糙表面劃動、對北方車主而言可能還會被凍在玻璃表面。對于雨刮片的更換,最好一年更換一次。雨刮片最好在有玻璃水的時候使用,否則很可能會損壞雨刮器甚至是雨刮電機。 3、剎車片 更換周期:3-5萬公里 3-5年是很多剎車片的更換周期,但也要注意剎車片的厚度,駕駛習慣比較猛烈的司機會提前用到磨損限度,也有老司機表示自己快10年了沒換過剎車片!但剎車片是否磨損過度也是有判斷標準的,業內普遍公認的剎車片磨損極限厚度是0.6厘米。不過剎車片現在都會在危險厚度鑲嵌有報警件,當剎車片磨損到危險厚度的時候,報警件與剎車盤摩擦發出刺耳的金屬摩擦異響。 4、蓄電池 更換周期:2年或6萬公里
5、發動機正時皮帶 更換周期:2年或60000公里 正時皮帶起到同步曲軸、氣缸活塞等運動部件的作用,發動機正時皮帶最好在2年或者6萬公里時進行檢查或者更換,鏈條的話10w公里。如果正時皮帶出現問題,可能會造成車子容易熄火、怠速不穩,嚴重的時候可能會造成發動機的損壞。正時皮帶比正時鏈條磨損快、使用周期短,但造價低廉且噪音小,所以注意維護和定期更換,還是不錯的。 6、機油濾芯 更換周期:1萬公里 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機油濾芯的雜質會增加,機油濾清器的臟污會越來越多,造成機油濾芯的過濾效果大大降低。得不到純凈的機油,對發動機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并且這個過程是惡性循環:機油潤滑不到位,循環的機油越臟,濾網的臟污進一步加重。機油濾清器多久更換一次最好?汽車機油濾清器的更換周期一般在1萬公里左右,具體最佳更換時機可以參考車輛使用手冊上的說明。 7、空氣濾清器 更換周期:1萬公里 空氣濾清器的的主要用途是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和雜質,如果失效了會導致氣缸進入雜質,導致非正常磨損。空濾最好每5000公里清潔一次,用氣泵吹凈即可,不要用液體洗。空氣濾清器每1萬公里需要更換一次。 8、汽油濾清器 更換周期:2萬公里 雖然油品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難免會混入一部分雜質和水分,因此汽油進入汽油泵必須進行過濾,以保證供油正常。油濾一般是不修的,每隔2萬公里需進行更換。 9、空調濾芯 更換周期:1.5萬公里 空調濾和空氣濾是類似的,一個是保證車內進氣,一個是保證缸內進氣。空調濾的更換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1.5萬公里,操作簡單,車主自己可以更換。 10、火花塞 更換周期:3-5萬公里 火花塞不是在爆炸,就是在準備爆炸,使用強度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一旦壞了,將給發動機來積碳、缺火等后果。火花塞更換周期一般是3-5萬公里,如果發現有動力不足的現象,火花塞幾乎是必查。選擇火花塞時,要先確定愛車所使用的型號、熱度等級。 11、減震器 更換周期:10萬公里 如果減震器漏油,基本已經減震失效了。一般減震器在減震之后,摸上去會正常發熱,是減震對部件及油作用的結果;減震器如果失效,車子會在路過顛簸之后保持較長時間的搖晃。 12、防塵套 更換周期:8萬公里 多用于轉向機構,減震系統。這些橡膠制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破裂,導致漏油,使轉向發澀變沉,減震失靈。平時多注意檢查,一旦損壞,立即更換。 絕對皮實耐造的車是不存在的,從出廠那一刻起,車子各部件就開始了損耗。重點是,能否做到對車子心里有數? 用車小問題 隨時在線問專家
記得點個“在看”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