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人:ジ假丶裝發(fā)布時間:2017-11-24 13:17:47香爐上香禁忌 從古至今人們都非常的信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買香爐有什么講究?上香有哪些禁忌?鼎和香爐的區(qū)別。 買香爐有什么講究? 香爐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圓、長,短不一;質(zhì)料也有銅、鐵、錫、石、陶瓷之別,以示身價有異;刻著不同的花紋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別不同。家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著一個香爐。如果佛教徒在家里供了佛象,也不忘放一個香爐;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爐,都作焚香之用,香爐種類繁多,不同形狀的香爐,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燒不同的香。如大雄寶殿中央或門外丹墀的大香爐,多是銅鐵等金屬鑄造或石雕的,爐身刻有該寺寺名,供信徒插線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爐,有銅、石或瓷質(zhì)的,用以焚燒檀香。佛寺的大殿都有一個長方形的爐盤,放著一個焚燒檀香的精致小香爐,盤子前垂著刺繡的爐圍,很莊嚴美觀,是住持和尚上香專用的;大殿的佛事完畢,如要到其他配殿禮拜,侍者師就捧著爐盤前行,和尚便隨后到配殿上香。臥香爐則較適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銅、瓷兩種,把線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斷,平放在臥香爐里燃燒,使灰爐不致飛揚而弄臟供桌。小型木質(zhì)刻著蓮花形的香爐,有著長長的手柄。只能插一枝香,是進行佛事儀式時,讓主法和尚及齋主奉在手中的,叫手爐。還有專焚香末,形狀象盒子般的香爐,大多為銅鑄,分三層,下層盛放焚香的模型器具,中層盛放香末,上層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體的“壽”或“喜”字,鑄成連續(xù)不斷的回形岡狀圖案,厚約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型上,做成美麗的圖案;在起點燃著,蓋上爐蓋讓它順序燃燒,非常典雅;這種香爐,很少用來供佛或祭祖,多用在書齊焚香。 上香有哪些禁忌? 香不過寸 道教認為上香的時候讓三根香排成一條線,同時香和香之間的距離不能超出一寸。有香過寸,過寸神不信的說法。 忌諱吹氣 在人們點香的時候,香有可能被點出明火,這時有的人可能會用嘴吹,而這個是非常忌諱的事情,上香的整個過程都不可對著香吹氣。如果有明火,輕輕前迎火也就滅了。 忌左手拈香 在圣像前應(yīng)該右手手指拈香,然后左手包著右手,舉于額前。關(guān)于右手拈香用左手遮擋,有說法是因為右手是我們?nèi)顺S玫氖郑@只手因為做過很多壞事,如殺生等,是污穢的手,而左手潔凈,故用左手遮擋。 忌拋香 有的信眾直接把香拋到香爐中,其實這樣是很不敬的行為,應(yīng)該正立于香爐正中。 忌檀香 道教忌諱給神靈上檀香。明朝道經(jīng)《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說:降真香,乃祀天帝之靈香也。除此之外,沉速次之。信靈香可以達天帝之靈。所忌者,安息香、乳香、檀香,外夷所合成之香,天律有禁,切宜慎之。 鼎和香爐的區(qū)別 這兩個物品我們都知道有祭祀的功能。鼎和香爐表面上看來差不多,其實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年代問題。 鼎是以一種炊具的形式出現(xiàn)的,古代人用它來煮肉和盛貯肉類,后來在三代及秦漢又延續(xù)了兩千多年,應(yīng)用也廣泛了,一直是最常見和神秘的禮器。在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祭祀信教的人越來越多,就鼎逐漸變身為宗族和國家祭祀的重要物品,尤其是在商代用鼎祭祀達到鼎盛時期,現(xiàn)存最大的司母戊鼎我們都很熟悉吧,它是現(xiàn)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一般來說鼎分為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種,以及有蓋的和無蓋的兩種。 香爐也是祭祀祈禱之用的,它和鼎的關(guān)系,簡單的說就是鼎發(fā)展到后來的一個分支。它的種類比起鼎來更多了,并且制作也精細了,總體來說型號也變小了。我們一提到鼎心中都是那種三足或四足鼎立的那一種,而香爐呢最常用的用途就是插香祭祀了,一般擺放在桌子上,所以給我們的印象是很精巧的。這可以算是兩者的區(qū)別吧。 |
|
來自: 濤兒_dlwangtao > 《風水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