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接連地出現“學生戴口罩運動而猝死”的新聞。大好年華付諸流水,令人既心痛又惋惜!目前官方認定,這類“猝死”發生和戴口罩運動導致的呼吸不暢、供氧不足有關。因此無極君在這里也給大家提個醒:無論學生、老人還是青壯年,在運動時要根據情況摘掉口罩,在密閉室內一定要注意通風。猝死,是人類最嚴重的疾病。很多平時健康或看似健康的人,一旦發生,會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突然死亡。這類問題以前大多出現在中老年身上,尤其是伴隨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但現如今,由于熬夜、縱欲、抽煙、缺乏運動等問題,中青年甚至90后也逐漸高發。今天,無極君就以視頻為案例,分享給大家猝死發生前,身體的求救信號,以及急救、預防的方法!
猝死發生前的2大信號 這個視頻是臺灣某藥品公司董事長,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
猝死發生的1分鐘前,心臟連續兩次給她發送了求救信號:視頻1分15秒,她手腳冰涼、搓手,這是第一次警報; 視頻1分50秒,她憋氣、呼吸困難,這是第二次警報; 僅5秒后,她因為心臟問題倒地,送醫后也未避免悲劇。 人體設計是非常精妙的,除了嚴重的瞬間創傷等極端情況,心臟出問題前一般都會給我們發出很多“警報”。并且往往警報發生時間,離正式發病只有幾十秒到一分鐘的黃金窗口時間。2019年,著名歌唱家劉歡,就曾在錄制《歌手2019》時突發心臟問題,頭暈、臉色蒼白,胸悶、呼吸急促,他及時認識到問題,服下速效救心丸,成功救命。
 但在視頻里,這位女士由于缺少養生文化,沒有及時意識到,導致錯失了寶貴的生命挽救時間,讓人惋惜。在室內,溫度沒有發生改變,無緣無故出現四肢冰涼想搓手,大都是心臟供血不足、肢體血液循環不好導致。正常的心跳,依靠心臟上的“竇房結”發出的生物電信號從而規律跳動。一旦信號產生、傳導出現問題,心跳就會過快、過慢或不規律,導致心律失常,產生憋氣、氣促的感覺。從發作前數秒鐘的表現來看,她極有可能是由于心率失常而導致室顫(最常見的心源性猝死的原因)。這種情況,一旦倒下后,最該做的就是:呼叫120、清理氣道、胸外按壓、人工呼吸。 也就是所謂的“心肺復蘇”。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視頻學習心肺復蘇的操作,關鍵時候,就能救人一命! 包藏猝死隱患的7大信號 以上是猝死發生前的求救信號,那么日常生活里,哪些信號預示著我們可能會有猝死的隱患、風險呢? 1.手腳突然冰涼 正如上面的視頻所提示,發病前半分鐘左右,最大信號就是“搓手”。室溫正常,也沒有其他意外,搓手多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血液循環變差,手腳冰涼。看似“無意識”的搓手取暖,實際上是心臟即將出現問題的警報信號!
2.耳垂皺褶 大家照鏡子時可以多留意一下自己的耳垂,尤其是年紀大的朋友。如果發現耳垂出現了對角型折痕,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臟和血管是否出現問題。耳垂皺褶,也叫“耳褶心征”。出現它,并不意味著一定有心臟病,但出現心臟問題的風險增加是必然的。美國醫學家也在尸體解剖中發現凡死于冠心病者,耳垂皮膚幾乎都有一條皺紋。這道耳垂皺褶在我們國家也稱為冠心溝、腦動脈硬化耳褶征。 雙腳腫脹可由多種因素引起,比如妊娠、靜脈曲張等,但也可能是心臟衰竭的標志。醫學上有個口訣,叫做:心腫下、腎腫上。心臟有問題,腿腳容易腫脹,腎臟不好,面部和眼瞼容易水腫。如果腿腳腫脹,并伴有乏力、呼吸短促等,就應該注意自己的心臟是否出現了問題。 當走路或移動時,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痙攣和絞痛感,稍作休息后有所改善,可不要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或缺乏鍛煉所致,要警惕是外周動脈疾病的信號。 如果你走路時出現絞痛感,很可能是有了外周動脈疾病的問題,并且你的心臟動脈有一半被堵塞的風險。 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這是因為心臟缺血。心臟缺血時時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映在水平相同的神經區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這個范圍內,會感覺到痛感。
上圖所示點,就是心臟疼痛的常見牽扯區 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并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后出現。要警惕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指示。明明沒有進行劇烈運動,卻在脖子、后背、頭皮、手心、腳掌大量出汗的話,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信號。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超過一周的時間,或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反反復復的出現,這時候就一定要注意了。
緊急情況處理及預防方法 1. 三個時段喝對水 第三杯,深夜醒來時,少喝一口水能增加身體水分,保護心臟。注意喝水,尤其是夏季,切勿由于大口暢飲;小口慢飲,多次少量才是正確的做法經常心臟不好的人可以多吃這4種蔬菜,對于心臟有一定的保護意義:

如果有明顯的心絞痛信號,或者出現搓手、呼吸困難的表現,還要及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它能讓你的癥狀及時緩解,爭取搶救時間。 如果一旦出問題倒地,請及時讓病人調整到平臥姿勢,胸外按壓,并呼叫120。 
舌下含服是最有利于藥物吸收的一種方法 千萬記住,生命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生活再難也要記得養生,照顧好身體才是一切成績的根本。無論在任何年齡,學會適當的養生鍛煉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在年輕時,可以適當高強度運動;但年紀大或身體虛弱時,一定要以養為主,以功能性鍛煉為輔助。最近無極太極團隊響應國家號召,為了讓沒有學過八段錦的朋友,也能居家鍛煉,舒活筋骨,促進氣血活躍,提升免疫力,特開設八段錦公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