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兒子活埋79歲癱瘓母親的新聞持續發酵,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此事件一出,引發社會關注和譴責,身為子女對自己的母親竟如此狠毒,被活埋母親在事后發聲,說是自己爬進去的,與兒子無關。無論兒子做事多么過分,當母親的還是不忘關心兒子,何時何地,母親最牽掛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事件背后反映出一系列的社會現狀和問題,引發我們的深刻反思。 百善孝為先,母愛最偉大 百善孝為先,“孝”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它是一種理念與精神,是為人立身之本,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經》曰: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生育之恩重如山,母親,這個詞看似平凡,卻包含了母親對子女一生無私的愛。人生漫漫,母親對子女傾注了全部的愛,把她的一生奉獻給了家庭,奉獻給了子女,不求回報。母親是善良的化身,是天使的化身。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真誠的愛,如同那燦爛的陽光,時刻照耀我們前行的路,給予我們溫暖和幸福;如同那春天的細雨,滋潤我們干枯的心房,給予我們營養和力量;如同那高遠遼闊的天空,包容我們所有的委屈和過錯;如同那平坦筆直的大路,給予我們一路的指引和方向。 愛媽媽,敬她更愛她 母親,不僅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而且是世上最寵愛我們的人,是一生都在心甘情愿地為我們操心費力的人。當我們苦了,累了,痛了,只有母親才會無怨無悔地為我們撫去歲月的風霜;為我們撫平流年的滄桑;為我們撫慰路上的憂傷;為我們擦干眼角的淚滴…… 時光如流水,歲月不饒人。當母親逐漸走向衰老的時候,她的心中一定有無盡的想念和回憶,有無奈的孤獨和寂寞,但是她從不會向我們訴說和抱怨,因為她理解兒女的忙碌和不易。 ![]() 當她們老了,眼睛花了,腿腳不靈便了,記憶力減退了……請不要嫌棄她們,不要給她們臉色,不要說不該說的話,不要發不該發的脾氣,不要忘了“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而要好好地孝敬和陪伴她們,如同當年她們愛我們一樣去疼愛她們吧!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為孩子做好榜樣 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孩子。我們如何對待媽媽,孩子將來就會怎樣對待我們。 教育孩子孝敬長輩,我們首先要做好榜樣,平時多體貼關心老人,見面主動問候長輩。媽媽勞累時,為媽媽捏捏肩,吃飯時盛飯夾菜,端茶倒水,經常的問候和祝福。和媽媽意見不一致時,不隨意頂撞或不理不睬,溫和的進行溝通……這些生活小事都能夠讓孩子耳濡目染,受到尊重長輩的熏陶。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以不要在等待中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不要錯過了恰好的時機,留下無意義的嘆息! 歲月悠長,母愛綿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惟愿,我們都能好好地珍惜和母親相依相守的幸福時光。或許,這就是對母親最好的回報! 我們每個人都是沐浴著“母親的恩情長大的” 祝普天下的媽媽享受到來自兒女的衷心祝福 ——親愛的媽媽節日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