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在你家誰掌握財政大權? 大部分家庭都是妻子掌控經濟大權,也有不少婚姻夫妻雙方各自為政,亦或有些妻子嫌操心主動要求丈夫掌管經濟。 總之,無論哪種模式,都不至于一方緊握經濟根本不給另一方基本的消費資金。 生活中總會有特例出現,往往這些觀點“脫俗”的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奇葩之處,不光堅信自己的三觀沒錯,還會指責別人的人生觀奇葩。 社會像一口大鍋,鍋里煮著大雜燴,有的食材新鮮有的食材寡淡還有的食材臭味熏天。 生活像釀酒,用恰到好處的溫度方能釀出芬芳美酒,一旦掌握錯了溫度,很容易就會釀出一壇酸醋。 婚姻中“釀酒失敗反成醋”的例子不在少數,幸福的婚姻是兩個人有商有量,而不是一個人下達命令另一個人只能執行。 -01- 讀者齊女士說自己正面臨離婚離不掉的困擾,她心疼自己的一雙兒女卻又無法忍受家婆和老公的欺壓,事到如今只想離婚。 齊女士是個三十出頭的全職媽媽,其實說她是全職媽媽并不合適,用她自己的話說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全職保姆。 婚前齊女士有自己的工作,雖然賺錢不多,但至少每個月手里還能有兩千多的零花錢?;楹罄瞎f讓她辭了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好家管好家庭的后勤。 畢竟當時那份工作既賺不到太多的錢,又離婚后新家距離很遠。齊女士就這樣辭去了工作,全心照顧婚后的家庭。 公婆開了個小店做生意,每天很忙。齊女士每天早早起床給全家人準備早飯,中午和晚上也是盯著時間提前準備飯菜。除去一日三餐她還會在其他時間搞搞家務,自從她嫁進來整個家都變了樣。 起初婆婆還會夸贊兒媳婦能干,漸漸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家里一塵不染準點開飯的生活,誰也沒再贊揚過她,她自己也沒在意這些變化。 -02- 緊接著她就懷上了孩子,在懷孕期間她仍舊沒舍得停歇,加上自己身體素質好,即便有孕在身依然身輕如燕。 很多時候一個人堅持做某件事,就會把身邊的人帶入誤區,他們會從滿懷感恩地享受服務逐漸轉變成理所當然地提出要求。 齊女士說:“我從懷上老大到生產,婆家沒有一個人把我當孕婦看,當時我沒意識到,現在才明白過來,他們根本不是對我放心,而是根本不在意。生完老大坐月子期間由于公婆生意忙走不開,老公又是個大男人不懂伺候月子的禁忌,就在娘家坐的月子。 反正我媽在家也沒什么事,恰巧我也想家,大家誰都沒在意在哪坐月子誰伺候月子有啥問題,現在想想自己是真傻?!?/span> 不得不說像齊女士這樣“傻”的女人還真不多,婆家本應該為娶上這么個踏實的兒媳婦而慶幸,生活中卻因為兒媳婦“傻”而欺負她。 -03- 都說女人心軟好哄騙,這一點都不假。齊女士生完閨女后婆婆說:“兒媳呀,咱家開著店收入可不低,我就一個兒子,你可得加把勁生個男孩。往后家里的東西都是你們,辛苦你了?!?/span> 就這么一句好聽的話,齊女士更對婆婆不照顧自己月子是因為忙碌堅信不疑,她覺得公婆和老公拼命賺錢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下一代,自己在家好好帶孩子多做點家務都是分內的事。 在閨女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她就又懷上了二胎,懷二胎期間和上次懷孕沒什么區別,家里人依舊都很忙,她自己一邊操持家務一邊帶孩子,實在累了就歇一會再干。 這個時候已經有人好心提醒她:“你婆婆待你可不厚道呀,不能這么實心眼,得給你老公的錢要過來自己管?!?/span> 說到錢的事,齊女士情緒很不好,她說:“你不知道,我之前上班手里有點存款,又加上結婚時他家給了我三萬多彩禮。所以婚后我想著自己手里有錢就沒跟老公開口要過錢。 誰知道等我生完二胎錢花的差不多了,問他要錢他態度特別差,說我跟著其他女人學壞了,也想管錢。天地良心,我沒想管錢,就是覺得手里沒錢了心里不踏實,想有點應急用的錢。” -04- 這世上天才很少,每個聰明人的智慧都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經歷然后總結出來的經驗。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就是如此。 齊女士說:“在我伸手要錢的時候才看清老公的態度,我一直以為他平時對我不聞不問是因為工作太忙太累。卻沒想到他是打心眼里看不上我。 因為錢我們吵了一架,我說我要出去上班,兩個孩子讓他想辦法,是請保姆還是讓婆婆回來帶都行。 他一聽說我要上班,馬上大發脾氣,說他正是創業的時候,讓我老老實實在家帶孩子不要給他添亂,要我支持他創業不準鬧了,再胡鬧就離婚。 為此事我婆婆說我不懂事,整天在家帶個孩子平時買菜她們也出錢,怎么就總想著要錢。我吵不過他們娘倆,一分鐘都不想在這個家待下去。 他先提的離婚,我說我又不是你家的奴隸,離婚就離婚,結果他現在又反悔不愿意離。兩個孩子還那么小,我真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過?!?/span> 唯晨的話 全職媽媽好不好當,能不能當?這是個令很多已婚女性糾結的問題。 從親子教育與陪伴的角度上來看,孩子幼年最需要的是母親,隔代撫養或者請保姆照看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選擇做全職媽媽照看孩子的女性,這種付出很偉大。 可為什么生活中大部分人會懼怕做全職媽媽,她們寧愿忍著內心的不舍,也要把孩子丟給老人或保姆?就是因為很多人會用一種“看不起”“看不見”的態度去忽略這種付出。 這種來自社會和家人的否定,讓全職媽媽的地位低到了塵埃里。一句話“你不就帶個孩子嗎,天天在家閑著,除了伸手要錢你還能干啥?” 大部分家庭對于“閑”的定義進入了誤區,那便是看你能不能掙錢。似乎不能掙錢的人無論你在做什么都是“閑著”,而能掙錢的人,哪怕他投機取巧都會被稱贊“有本事”。 一對戀人在戀愛期間,一方付出真情一方付出金錢,到最后感情上的付出會被忽視,而金錢上的付出則常常被拿出來當做“證據”。 一個家庭中,所有的成員都在不停地努力,可往往出錢的那個顯得功高勞苦,而出力做后勤的卻會被埋怨什么都沒干。 要知道對于特定的人來說,錢財并不能衡量個人的價值。 今日話題:對那些不掙錢的全職媽媽們當如何衡量其社會價值?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唯晨說: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