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時期,多興“尚奇”之風,更有不少書法家身體力行成為這一潮流的追隨者和鼓動者。黃道周與倪元璐、王鐸同舉進士,為人耿介,為官公正,與大多數名垂青史的古代士人一樣,對做到了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黃道周在明朝覆亡后仍然忠于前朝,擁戴新主,組織力量與清政府對抗,最后被俘英勇就義。為官之忠誠就連乾隆也盛贊其“不愧一代完人”。《四庫全書·黃道周儒行集傳》序中評價也非常高:“以直節清德,見重一時。”黃道周書法直追魏晉,以鐘繇為師,刻苦鉆研。他直言唐代書法的弊端,并批評宋元不以右軍為師實是才資不足所至。清初宋犖說:“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本卷《途次偶拈八首》瓦翁所題引首“意氣密麗”正是出自此處。其行草書成就更高,創立了自家面貌。此卷《途次偶拈八首》所書內容為黃道周自作詩八首,其中第一、第二首出自《徐晉斌草堂成與張聘君汰沃約偕謝宏景各賦十二韻迨還梁山逋業未償而宏景先就汰沃汰沃和之陽白照人難為著手也略遣舊意寄為前篇列附賡音自呈下里并致張謝用為劇耳》中的第六首、第五首,正式刊本文字又有修改。第三、第四、第五首分別出自《黃石齋先生大滌函書集錄》卷四《途次偶拈》第十三、第二、第三首。另有三首暫不知出處,或為詩集失載,具體待考。黃道周不僅善書法,而且博學多才,學貫古今,所至學者云集,著有不少傳世著作,兼通繪畫,亦別具一格。徐霞客評他“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蔡世遠概括其一生,稱他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淵博的學問可比邵雍,忠貞為國直言敢諫可比李綱,慷慨赴難從容就義可比文天祥。觀此卷草書《途次偶拈八首》不僅可以見黃道周本人學識之廣博,又可見其人格之高,所謂字如其人,誠如斯矣。銅海黃道周具草。 釋文:鳩鵬大小各龍湫,拳石污鐏萬樹稠。洗硯當時三寸水,銀河白日自橫流。漫辭墜葉覆匡床,伊亦飄然心事長。丹桂不扶千日種,疏麻猶結百年香。玄穹有意扶匹馬,皓發何當犯斗牛。不謂青蓮多妬句,去年黃鶴已焚樓。幞被沖寒行旅欺,載涂深嘆古人詩。華磚舊事誰相憶,自記上陵風雨時。側岸突梯薄笨車,單輪獨坐凜于鴉。卻憶半帆風曲折,和舟猷棹各家家。鹓鸞若個不師晨,走壙星辰各系廚。人世可無辛慶忘,草間含有谷于菟。那得棕團掛短筇,看無荔草上喬松。秋風莫折芙蓉劍,積雪任埋鐵嶂峰。丹青不寫驊騮骨,木石寧窺精漱心。賴有碧翁高著眼,不教白馬為知音。草書《途次偶拈八首》 鈐印: 未能堂、黃道周印、黃幼平 鑒藏印:慎余堂書畫印、亳州何氏珍藏、沈子丞印 備注:1.瓦翁題簽并題引首。瓦翁(1908-2008),原名衛止安、衛東晨,祖籍浙江蕭山,生于蘇州。曾任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蘇州市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蘇州圖書館顧問、東吳印社名譽社長。2.沈子丞審定。沈子丞(1904-1996),原名德堅,別名之淳,號聽蛙翁,浙江嘉興人。早年就職于上海中華書局,任編輯所圖畫部主任。1949年后曾任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擅人物、山水,筆墨靜雅,氣格清和。精通畫理,長于鑒賞和圍棋。書法學鐘繇,體勢在隸楷之間,奇崛而有靈氣。曾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出版有《歷代論畫名著匯編》、《沈子丞書畫集》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