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人要不喝酒,白在世上走”…… “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 愛喝酒的人,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說明喝酒的正確性。不可否認,生活中,酒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親朋相聚、婚喪嫁娶,哪里都少不了酒。 但是,喝酒一時爽,長期喝酒,身體卻未必承受得起,受害最嚴重的,就要屬我們的肝臟了。 喝酒是如何損傷肝臟的呢? 酒中含有酒精,其成分主要是我們常說的乙醇。 乙醇90%在肝臟代謝,乙醇代謝的大概過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乙醛活性很高,可以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乙醛-蛋白質結合物,這個東西對肝細胞有直接損傷作用。 乙醇的氧化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氣。而肝臟的肝小葉是個相對容易缺氧的地方,而乙醇代謝過程耗氧,會導致小葉中央區缺氧。 長期喝酒還會導致肝臟的酸堿環境發生細微改變,肝臟以內毒素產生增加,甚至會在肝臟積累,對肝臟細胞的正常發展產生影響。 長期喝酒的人,出現“2臭2黃”,可能是肝在求救,抓緊戒酒養肝吧
1、口臭 口內的津液與內臟是相通的,口中有異味往往是因為內部臟腑出了問題。而其中,肝病引起的口臭尤其特別,它的味道是腐臭味,程度尤其嚴重。 肝病人群之所以口臭,主要是因為肝功能異常,導致血液中的尿素氮和氨含量增多,而氨經過呼吸,會從口鼻排出一部分。 2、體臭 我們的肝臟就像一臺計算機,當它超負荷的時候,也會“發熱”,運行遲緩。 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中很大的一個器官,它很容易把熱量傳遞給身體的其他部分,于是我們的身體就會試圖通過過度出汗來冷卻自己,結果就會導致體味過重。
1、眼睛發黃 中醫認為,肝主目,藏血。如果肝有問題了,那么會反應出眼睛上來。 當你發現自己眼白的部分有些發黃,此時你要注意了,可能就是肝臟的問題。 當肝臟出現問題時,也會對膽汁的分泌量造成影響。可能會引起黃疸的出現,就會導致眼睛鞏膜部分出現發黃的現象。 2、尿液發黃 尿液是我們身體的排泄物,正常人的尿液,一般都是清晰略帶微黃的。如果尿液發黃了,這有可能是患有肝炎或都肝硬化了。 我們常聽說肝膽相照,肝不好,膽也不好,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其分泌的膽汁,無法通過新陳代謝及時排出,會在肝內長期堆積,這就容易使人的尿液發黃。 長期喝酒的人,如何養肝? 多吃綠,肝舒暢 中醫說:“青色入肝經”,綠色食物能有益肝氣循環、代謝,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 西蘭花有護肝的特性,其中含有的植物營養素、黃酮類化合物、類胡蘿卜素、蘿卜硫素和吲哚,能綜合幫助肝臟化解各類化學毒素和致癌物。 常吃芹菜能清熱解毒,對預防脂肪肝有益。中老年人適量吃芹菜,能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還能平肝降壓。 薺菜中的維生素B、維生素C、煙酸及無機鹽,能幫助脂肪肝患者袪脂消炎,增強免疫力。對慢性肝病引起的鼻出血、齒齦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勤補水,肝毒清 清除肝臟毒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勤補水,水是最好的清潔媒介,日常除了白開水之外,也可以適當地喝點茶水。效果更佳。 金蘭菊葉茶:金蘭菊葉提取物對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 將金蘭菊葉泡水代茶飲,對四氯化碳導致的肝損傷具有治療作用。對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牛皮菜根茶:現代醫學實踐表明,牛皮菜的塊根中含有較多的甜菜堿,甜菜堿具有和膽堿、卵磷脂生化藥理功能,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有效調節劑。 將牛皮菜根泡水代茶飲,可以加速人體蛋白質的吸收,改善肝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脂肪細胞代謝,有預防脂肪肝和延緩肝硬化發展的作用。 推一推,肝經通 中醫講肝主疏泄,肝氣一通,百脈皆通,然而肝氣最容易受情緒的影響,不開心容易形成肝郁,肝氣一旦郁結,就會更不開心。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推腳:先左腳后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酸痛的感覺,每只腳各五十遍。推腿:坐下,先把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推肋:讓雙手握拳,屈肘,肘關節用點力把肋部夾緊,然后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大臂反復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發熱。 改惡習,肝輕松 除了飲酒之外,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會損傷肝臟,不妨盡早改掉。 不要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不僅會增加胃腸道負擔,還會致使脂肪堆積,誘發脂肪肝。長期如此,身體的自由基越多,肝臟受損就越嚴重。 不要熬夜:人在忙碌的一天之后,需要進行休息,肝臟也是一樣,晚上是肝臟自我修復的時間段。 如果長期熬夜,會影響肝臟的自我修復,打亂肝臟的正常作息,就容易對其造成傷害,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做到按時休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