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嘴,拖了孩子的后腿 小凱今年8歲,他的媽媽經(jīng)常對他說 '我們怎么生了你這么一個笨兒子?!' '早該在生你的時候就把你送給收破爛的!' '為了你的學習,我們付出了多少!' …… 面對媽媽的怒火,小凱無動于衷,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偶爾用不屑的眼光看媽媽一眼。面對孩子的成績下降,媽媽沒有去找出其中的原因,僅僅是用粗暴言語對孩子進行責罵,其后果只能是把孩子越推越遠。 小凱成績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父母不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僅僅是埋怨與斥責,這樣的后果是,要么孩子會越來越叛逆,要么會自信全無。 在日常生活中,像小凱媽媽這類的父母不少,他們使用謾罵、詆毀、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攻擊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這些言語構(gòu)成了語言暴力。 有的父母并未意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認為又沒有直接施行暴力,怎么能算是傷害呢?從表面來說,語言暴力好像沒有傷害到孩子,但其帶來的傷害絕不比體罰輕。 對孩子直接的暴力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會造成短暫嚴重的影響,但語言暴力的傷害更為持久、更加嚴重。 因為語言暴力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還會使孩子產(chǎn)生深深的自卑感,輕則容易喪失自信心,遇事容易放棄,半途而廢;重則因此自暴自棄,喪失生活的勇氣,厭學、逃學、違法、自殺等。 在泰國的一家超市里,一個孩子在玩游戲,他的父親看不下去了,對著孩子咆哮:'有種你就別活了。'然后這位父親就掏出上了膛的木倉放在柜臺上。 這位父親剛轉(zhuǎn)身,孩子就毫不猶豫舉起木倉朝自己的腦袋來了一下。這位孩子的悲劇是他的父親親手釀造的,是他的父親,在他的心上重重地開了一木倉。 對于孩子來說,如果這世上最親近我的人都在否定我,侮辱我,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小王子》里有一句話記憶深刻: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我想,這句話更多地是說給父母聽的,因為,父母的一句話,可以讓孩子走向天堂或者墜入地獄。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是他們?nèi)松牡谝晃粏⒚衫蠋煟鸵袚逃⒆拥呢熑危嗟氖墙o予孩子向上成長的力量,父母說過的話,最終決定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在作品《智齒》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被同學誣陷偷了東西,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老師告訴小女孩:'如果再不承認,就要把家長叫來了。' 女孩不慌不忙,底氣十足地說:'我要給我爸爸媽媽打電話。'聽到女孩的話,老師一時也愣住了。 后來,小女孩的媽媽來到學校,非常肯定地對老師說:'我相信小新,一定不是她偷的。'聽了媽媽的話,小女孩哭了,因為她的媽媽始終信任她。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信任是愛,也是安全感。中國青少年中心做過一項《學習和生活狀況與期望》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孩子們最喜歡父母的十種做法中,排名第一的是:信任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的一句'我相信你'無形中給了孩子巨大的能量,能讓孩子在挫折和困難面前發(fā)揮巨大的潛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如今很多父母都能認識到暴力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但卻很少意識到語言暴力會帶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研究表明,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主要的原因有:1、父母說話不注意分寸感,常常脫口而出。 2、父母自身壓力大,無意中把孩子當出氣筒。 3、父母沒有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認為自己對孩子擁有絕對的權(quán)力,更是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品,想怎么對待自己說了算。 語言是把利器,用好了使人身心愉悅,使用不恰當則會給人帶來危害,因此,父母都應(yīng)當善用語言的利器,使孩子的記憶中不會有太多的傷害。 具體該如何做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1、對孩子鼓勵和欣賞 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切勿簡單粗暴地批評指責,更不能動不動就打罵孩子,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如果孩子成績下滑,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是什么原因?qū)е碌模麓稳绾伪苊膺@樣的錯誤,更要用鼓勵和賞識性的語言激勵孩子,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父母要與孩子相互尊重 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孩子的心聲,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交流和溝通。只有相互尊重,才是溝通的前提,而良好的溝通,則是教育的前提。 3、父母切勿使用語言暴力責怪孩子 生活中,有的父母心情欠佳就會對孩子長期無原則、無休止地施以語言暴力,這種做法危害極大,盡量避免。 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就要做什么樣的人;想要孩子擁有什么樣的人生,在于父母對孩子說了什么樣的話。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財富上的滿足,更應(yīng)該重視精神世界和價值觀的塑造,讓我們用愛和智慧,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用鼓勵和溫暖的話,照亮孩子的未來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