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之后的生活,你還習慣嗎? 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段日子,我看了Netflix的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秘訣》,最大的收獲就是把一直以來沒時間打理的東西,包括家里那些臟亂差的角落,好好收納打掃了一番。 當一切完成之后,我才發現,此時此刻,擁有一個干凈整潔,溫馨舒適的家有多么重要。下面這些對你很重要,但也請小心一些,它將讓你的家從此“一無所有”。 所以,如果你也曾立下“完成一次徹底的、完善的收納整理”的flag,那么現在是時候去完成它了。今天,我就把我這些天整理家居的方法和心得總結了起來,分享給你們。 01 在開始收納之前,我們需要做一些“斷舍離”的準備工作。簡單說,就是先丟掉不需要的東西,然后再開始進行收納整理。 什么東西是該丟掉的? 對此,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給出了清晰的思路: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間。 《麻理惠的整理秘訣》 所以按照這一準則,我們最該率先推翻的就是,“以后萬一要用呢”、“扔了是不是太可惜”、“這東西還能用”,甚至是 “看到家里東西快用完了就感到焦慮”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把“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作為家中物品的篩選標準。 如果你還是難以作出決定,那么收納大神近藤麻理惠的建議就更直接了——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其他統統“丟掉”! 《麻理惠的整理秘訣》 的確,大多數人在第一次實踐“斷舍離”時,都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漫長的抉擇。他們非常清楚這么做是對的,卻又不斷陷入糾結和無從下手的境地。 以下這些是我在Netflix的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秘訣》學到的比較具有實操性的經驗和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Tips 4.讓家里各類物品保持數量守恒,例如買一雙鞋時,也扔掉一雙鞋。 5.定期檢查家里的食品、藥品、化妝品是否過期,及時丟掉。 6.雞肋的贈品、塞了一柜子的購物袋、塑料袋等雜物,統統可以拋棄了。 7.不要因為便宜,就囤積過多的日用品。 8.即便是收納工具,也不要“買買買”,先考慮是否適合,能否找到替代品。 9.扔自己的東西時,最好別讓家人看見。不然,對方很可能會影響你的決定。 10.如果在“斷舍離”的過程感到“遙遙無期”和挫敗感,可以通過給雜物拍照,和瀏覽理想家的照片為自己打氣。 11.通過表格統計一段時間內物品的使用頻次,能幫你更清晰,更科學地認知究竟哪些物品可以舍棄。 12.規律地打卡,能讓你在不斷地訓練和篩選中養成“斷舍離”的整理觀。 ![]() 13.扔錯了東西也不要害怕,以后會越來越好。 14.為舍棄的物品找到新主人。可以是送給你的朋友,也可以通過二手平臺交易,又或者是放進捐贈箱……這樣做,會讓你覺得扔掉它似乎沒有那么心疼。 以個人經驗來說,輾轉3座城市,8次搬家之后,我徹底愛上了“斷舍離”,也真正領悟了山下英子所說的,我們需要思考的是 “物品和自己的關系”,而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OK,相信在經歷了以上清倉處理之后,你的家已經變清爽不少。接下來,就該收納了。 《我的家里空無一物》劇照 02 其實,如果不是近兩年大火的“收納整理師”,和動輒每小時幾百上千的服務費用,我們或許還沒有意識到,收納也是需要學習的。而這其實是一個極需腦力、體力、耐心和大量整塊時間的過程。所以,請在一次性完善的整理過程中,保持堅定的信念,不要用“反正整理完又會變亂”的借口做半途逃兵。 森山尚美個人網站 鑒于家家戶戶的具體情況不同,我們挑選了兩處比較容易成為重災區的場景,希望能給毫無收納頭緒的錦鯉們一點建議。 衣櫥 為什么好不容易整理好的衣櫥,總是分分鐘就又被搞亂了?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近藤麻理惠提出的直立收納法。 衣物質地柔軟,堆疊在一起總是無法避免互相擠壓摩擦。于是,即便每次小心翼翼從中抽取一件,也還是會帶出其它衣服。而這,便是導致衣柜屢疊屢亂的原因。 按照近藤麻理惠的方法,將每件衣服折成方塊,讓它們都站立起來,便能避免這種現象發生。 Tips 廚房 關于廚房的收納,想說的第一點是,不要被網上各種看似美好、煙火氣十足的ins風所迷惑。畢竟對于煙熏火燎的中式廚房,一個月后,這些瓶瓶罐罐的表面就會附著一層令人討厭的粘膩油污。 除非,你真的很少下廚。 烹飪、洗滌、儲物,是廚房工作的主要動線。所以應該本著盡量把同類物品收納在一起的原則,以達到縮短動線的目的。例如所有的鍋可以就近放在灶臺下方的櫥柜里,一是為了方便,二是因為鍋比較重,不適合存放在吊柜。同理,洗潔精、洗碗布等清潔用品,可以放在水槽下方的柜子里。 另外一個收納原則,就是根據物品的使用頻次,來決定物品的擺放位置。 Tips INS@pote.pote.pote INS@pote.pote.pote INS@pote.pote.pote INS@pote.pote.pote 森山尚美個人網站 其實根據以上兩處空間的拋磚引玉,我們已經獲得了收納術的基本方法。其中需要再次劃重點的就是,要根據所有物品的分類,和使用頻次來進行收納。同類別放在一起,常用的放在眼前,不常用的束之高閣,這是幾乎所有空間,都適用的法則。 另外垂直空間分層、層疊收納,也不僅僅限于我們的櫥柜,它還可以延伸到書架、鞋架等空間(鞋柜買小了的錦鯉,雙層鞋托了解一下)。 在日本主婦Naomi的家中,所有的儲物空間都有嚴格的區域劃分。這樣的好處是,當你習慣了每件物品的專屬位置,就更容易做到用后及時歸位,不會再發生找不到東西的情況。 INS@pote.pote.pote 需要注意的是,給物品設定位置時,也要考慮到常用物品就近收納,否則會很難堅持下來。例如,出門所需的外套、鑰匙、雨傘等,都收在玄關處。 生活中,最難處理的是一些雜物,非常細碎,但是又不能統統扔掉。這時候,就需要各種收納盒、收納袋來幫忙。把它們盡可能集中收在一起,并且在每個盒子/袋子上貼上標簽,既干凈整齊,又方便使用。 INS@pote.pote.pote 購買收納產品時,最好事先列好清單,清楚自己的需求。提前測量所需尺寸也非常必要,一是避免買來塞不下的尷尬,二是可以讓組合更優化,充分利用存儲空間。 INS@pote.pote.pote 家里一些不重要的文件、說明書等,可以通過拍照將其變成電子版存儲,減少堆砌。 除此之外,家里的一些夾縫空隙也別忽視。例如可以塞進冰箱和墻之間的夾縫收納推車;或者利用衛生間門背后的夾縫,用免釘“拖把夾”把衛生工具懸掛隱藏起來。 INS@pote.pote.pote 如果你也比較關注家居的話,會發現近幾年,很多家庭已經不再購買像以前那種敦實帶有很多抽屜的床頭柜和茶幾了。與之替代的是,一些小而美的茶幾/邊幾,以及不少人干脆用椅子/凳子當作床頭柜。這種做法不僅符合當下極簡生活的審美,更可以督促人們盡量減少雜物的堆放,打掃起來也比較輕松徹底。 總之,收納作為一門生活美學,并不僅僅是把東西塞進柜子那么簡單。它其實包含了非常嚴謹的邏輯和思考,才能最終讓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呈現出一派井井有條的面貌。 INS@pote.pote.pote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家中有多口人居住,那么收納時也要考慮到家人的生活習慣,不要太過執念。 同樣的,收納雖然有著一些普遍適用的法則,但我們認為,它仍然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不建議完全照抄任何一位博主、一本書的收納術。 盲目的斷舍離,為了收納而收納,犧牲美學的極致,會讓家里少了一些呼吸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是“斷舍離”的本質。 在山下英子看來,“斷舍離”和收納術,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居家整理,本質上,這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觀。 自律、不做欲望的奴隸、精神自由、整理人生……我們暫且可以把這些更深遠的意義放在一邊。就算只為了能在這嘈雜紛擾、慌亂的生活中獲得一處清凈、簡單、舒適、有秩序的理想家,也是時候邁出第一步,行動起來了。 然后你便會發現,你妥善處理的和善待療愈的,已不僅僅是一處住所那么簡單。 至少,你已經找回了人生的決斷力,就連繁重的生活,也變得輕盈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