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陜西學習平臺2020-05-18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bi?]發[bo?],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si?],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馌[ye?]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hua?n]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ju?],八月載績。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ya?o],五月鳴蜩[tia?o]。 八月其獲,十月隕萚[tuo?]。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豵[zo?ng],獻豜[jia?n]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suo?]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yu?],七月亨葵及菽[shu?]。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ju?]。 采荼薪樗[chu?],食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shu?]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稱彼兕[si?]觥[go?ng],萬壽無疆。 (《詩經·豳風》)
此詩選自《豳風》,“豳風”中包括七篇作品。“豳”古同“邠”,周人先祖從公劉開始一直到古公亶父之前,都生活在這個地區,在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 《七月》一篇是表現我國三千多年以前周民族田園生活的詩歌。這首詩歌以時間推移為順序,通過對當時勞動者一年四季勞動情況的敘述,表現了當時的農業生產狀況及相關的風土人情。首章寫人們逐漸告別寒冷的冬季,迎來溫暖的春耕時節,第二章寫女子們的蠶桑生活,第三章寫衣料的織染,第四章寫狩獵及獵物的分配,第五章寫冬天即將來臨時人們收拾房屋準備過冬,第六章寫瓜果蔬菜的收藏和酒的釀造,第七章寫修整房屋,第八章寫冬天鑿冰儲藏和宴飲。在這篇作品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七月流火”一詞逐漸成為成語被人們廣泛使用。 (摘自《長安吟詠》,中華書局,2016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