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詩》 南北朝·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 依稀暎村塢。爛熳開山城。 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庾信筆下的杏花燦爛而美好。 春天來了,杏花開得燦爛無比,紅色的杏花照耀了山村。我折下一些杏花,來招待賓客,配上金色的盤子,十分好看。 《思帝鄉·春日游》 唐代:韋莊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在韋莊的筆下,杏花是春日里最燦爛的妝容。 杏花之所以是最燦爛的妝容,因為它給人以點綴,春日踏青郊游,風吹杏花滿頭。這是何等的愜意與自得,不管你有多少煩惱,只要置身于如此環境下,立馬身心愉悅。 《杏園》 唐代:杜牧 夜來微雨洗芳塵,公子驊騮步貼勻。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杜牧再現了唐代時人們插杏的風俗。 昨天夜里的細雨洗掉了杏花上的塵土,城里的男子們騎馬而行。不要怪杏園漸漸凋零憔悴,滿城多少人摘了杏花插頭啊。 《杏花》 唐代: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里,何異榮枯世上人。 羅隱借杏花感慨新生老謝、人生榮枯之意。 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起來了,梅花已經凋謝,杏花開放。一個花落,一個花開,就像這世上人類的老舊更替一樣。 《途中見杏花》 唐代:吳融 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吳融借杏花抒發自己飄泊異鄉的孤苦之情。 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正傷春惆悵。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 《北陂杏花》 宋代: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王安石以杏花寄喻自己的孤芳自賞的人生追求。 圍繞著杏花的是滿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么地鮮艷動人。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勝過那路旁的花,落了,還被車馬碾作灰塵。 《游園不值》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在葉紹翁的詩里,杏花是春天的使者。 葉紹翁徘徊在花園之外無法進去賞花,正躊躇之際,抬頭見那一枝開出園門的紅杏,讓詩人心曠神怡,他感慨:這滿園的春色怎么關得住呢?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宋代: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閑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詞作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沉淪的悲痛和漂流四方的寂寞,杏花疏影,笛聲悠揚,一幅美好的畫圖,只能回憶而已。 《玉樓春·春景》 宋代: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在宋祁的筆下,杏花是春天最燦爛的精靈。 春天時,漫步東城感覺風光越來越好,船兒行駛在波紋驟起的水面上。拂曉的輕寒籠罩著如煙的楊柳,惟見那紅艷艷的杏花簇綻枝頭。 《杏花》 宋代:王安石 石梁度空曠,茅屋臨清炯。 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 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 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 王安石寫杏花重在側面烘托。 他并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嬌美艷麗,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現她在水中嬌嬈的倒影,新穎別致。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