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結構的改變,城市中痛風這類代謝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并且由于痛風會侵犯全身很多關節甚至腎臟,最終導致關節嚴重畸形疼痛或者腎功能損害,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預防痛風,是可以控制病情、逆轉病情,甚至臨床痊愈。一旦痛風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一般關節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損害,再治療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首次出現關節疼痛,結合典型的性別、年齡、生活方式、誘發因素,臨床醫師懷疑痛風的診斷時,按照診斷標準又不能完全確診時,關節液的檢查是一種靈敏的檢查方式,針對痛風的特征,進行關節液的系列檢查,早期篩查并確診,是對臨床醫師的一個很好的輔助。 而關節液的檢查是目前關節疾病的一個難點,由于正常關節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盡管存在少量關節液,但是關節穿刺很難抽出關節液,所以關節內的很多檢驗值目前沒有正常值。 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血中尿酸濃度長期高于這個飽和點,醫學上稱為高尿酸血癥。進食含有過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身體未能將嘌呤進一步代謝成為可以從腎臟中經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濃度如果達到飽和溶解度的話,這些物質最終形成結晶體,積存于軟組織中。如果有誘因引起沉積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結晶釋出,那便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出現過敏而造成炎癥。痛風可以由飲食,天氣變化如溫度氣壓突變,外傷等多方面引發。飲酒容易引發痛風,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到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癥。#尿酸高怎么降# #健康養生# #痛風# #飲食健康# #清風計劃# 診斷標準: 美國風濕病協會關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分類標準: 1、滑囊液中查見特異性尿酸鹽結晶; 2、痛風石經化學方法或偏振光顯微鏡檢查,證實含有尿酸鈉結晶; 3、具備下列臨床、實驗室和X線征象等12項中6項者: (1)1次以上的急性關節炎發作; (2)炎癥表現在1d內達到高峰; (3)單關節炎發作; (4)患病關節皮膚呈暗紅色; (5)第一跖趾關節疼痛或腫脹; (6)單側發作累及第一跖趾關節; (7)單側發作累及跗骨關節; (8)有可疑的痛風石; (9)高尿酸血癥; (10)X線顯示關節非對稱性腫脹; (11)X線攝片示骨皮質下囊腫不伴有質侵蝕; (12)關節炎癥發作期間關節液微生物培養陰性。 臨床分期: 痛風是終生性疾病,它的病情發展全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四期: (1)高尿酸血癥期:又稱痛風前期,在這一期病人可無痛風的臨床癥狀,僅表現為血尿酸升高。 (2)痛風早期:此期由高尿酸血癥發展而來。突出的癥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在急性關節炎發作消失后關節可完全恢復正常,亦不遺留功能損害,但可以反復發作。此期一般皮下痛風石的形成,亦無明顯的腎臟病變如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的形成,腎功能正常。 (3)痛風中期:此期痛風性關節炎由于反復急性發作造成的損傷,使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破壞與功能障礙,形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可出現皮下痛風石,也可有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的形成,腎功能可正常或輕度減退。 (4)痛風晚期:出現明顯的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皮下痛風石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可以破潰出白色尿鹽結晶。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有所發展,腎功能明顯減退,可出現氮質血癥及尿毒癥。@健康中國@頭條健康@君姐的小廚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