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做過一月復盤,一月還算做了不少事。其實我一月份的狀態并不算好,其中遭遇了一些情緒上的波動、工作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壓力、身體上的病痛…….這不就是人生嗎?哪個普通人不是過著平凡的日子?平凡的生活并不代表就平靜無波,并不是只有偉大的成績才伴隨大風大浪 。 長期看職場的起伏,自己隨著年齡閱歷增長,遇到的人生變化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覺得人生起伏其實不算什么,只不過一個人想要不斷迭代,終身成長必然會經過各種苦痛掙扎,蛻變破局,自己當然是最重要的,但光靠自己實現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個人想要走得高走得遠,自然身邊需要有各種各樣的人,想要順利渡過人生起伏,身邊至少有兩類人,一類是可以分享溝通的人,一類是可以為你托底的人。 一,能和你分享溝通的人 記得《溝通的藝術》上講過,溝通——他人的陪伴——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讓你不與他人接觸是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最殘酷的處罰。如果一個人能找到可以深入交流的人,可以無所顧忌袒露自我的人,基本就是個幸福的人,無論是抗壓力還是幸福感都會強很多。 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這種幸運,因為一個人能找到可以和自己好好說話的人其實很難,很多家長和孩子,夫妻或情侶之間,明明應該是最愛、最支持對方的人,最后卻成了陌路,更不要說工作伙伴因為溝通不當,很多合伙創業的朋友因為利益處理不當不歡而散的就更多了。 如果有人可以讓你將心中的歡樂悲哀都可以毫無顧忌的講出來,得到一些善意的回應,已經是幸事,更不要說得到開導和安慰,這樣的朋友可謂摯友、戰友。 經常會有人感嘆,有人只能共富貴,和你分享成就的人多,分享痛苦的人少,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事實上,也有人可以聽你講痛苦,但無法分享你的喜悅,因為在成功時,能不嫉妒,真心實意為你高興的朋友也是很難得的。所以真正能同時分享痛苦和歡樂的都是極珍貴的。 摯愛親朋如果不能長久陪伴支持,大多是多是用自己的方式對待對方,讓雙方漸行漸遠。所以不要考驗人性,埋怨人生,自己是什么,一般就會遇到什么人。 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個情感的帳戶,如果經常向里面存款,存款足夠厚,就會在支取時比較寬松,如果存款已經是赤字,自然也會空手失望而歸。 在平凡的日子里,我們就要對我們身邊的人群做一個區分:分清楚到底哪些是會一直陪伴自己的人,哪些是會陪我們階段很長一段時間,哪些只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我們經常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對真正重要的人過于苛刻,對那些生命中的“過客”卻非常寬容,對別人不吝夸贊,對自己人卻百般挑剔。這樣很難建立起強大豐厚的情感資產,只怕是在需要時,也很難支取。人性復雜,要培養自己的同理心,做善于溝通的人。 通過分享交流建立情感帳戶無疑應該是高頻的,應該多“零存整取”。 很多時候,平時溝通就要注意培養一種習慣:即使是為對方好,也應該將你想說的變成Ta想聽的,能聽得進的。對身邊越是重要的人,越是要花心思去陪伴,去關心,去維護。 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需要分享溝通時,隨時能有可以放心交流,安心商量的人。珍惜身邊可以和你好好說話,休戚與共的親人和伙伴吧。 二,可以托底的人 每個人都有過生不如死,不知所措,信心盡失的時候,在你狀態最差的時候,有個人可以托你的底,承擔你最差的狀態,可以在你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可以依靠,可以有個最低的基準。讓你不至于往下繼續墮落是人生之幸。 茅侃侃的自殺身亡,中興工程師的跳樓自殺……每年的職場悲劇,我們細看這些當事人身邊悲傷的人有,托底的人無或者太弱。 史玉柱的東山再起,褚時健的八十多歲再上事業高峰,朋友,家人都在關鍵時候起了非常關鍵的重要。 很多人能從谷底爬上來,除了他們自己非常優秀,身邊一直有為他們托底的人起了極大的作用。托底的可以大多有一定的力量,托底的力量強,沒有托底的人,所有都是依靠你,讓你無法依靠的人,很加重你的壓力。 不是每個人的都會經歷重大起落,但是往往事業越大,飛得越高,受的挫折就會越大,對“底”的要求越高。即使對于普通人,也會有受挫的時候,這時環顧四周,你身邊有人托底可以扶你一把嗎?你的“底”是不是承受得住。 這個底很多時候是在你“得意”時構建的,你有多優秀,你的底就應該多厚,也可以多厚,可惜很多人在得意時想不到自己也需要一個托底的人。因為得意時往往身邊環繞很多人,而強者也喜歡照顧別人,似乎說話的人(第一類人)不少,但是考驗一個人的往往是在墮入低谷時能不能爬上來,而爬上來,就不只是感情支持,還要有托底人的能力支持。 這兩類人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一群,因為可以說話的人未必有能力一定能托住你的底,愿意托底的人也未必正好可以和你好好說話,得一已經不易,所以總體上不會太多。這往往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愿意和你好好說話的人,往往是你能和對方好好說話的人;愿意給你托底的人,多是看好你后面能重振其鼓的人,你本身的個人魅力、信用、能力、以前的人脈積累決定了你的底在哪里....... 我們普通人大多不會闖下天下的禍,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也需要人交流分享,也有低谷期的失落。 我們在平常的日子里就要常常問自己身邊有沒有這兩類人,珍惜那些可以毫無顧忌好好說話的人,不斷尋找維護托底的人。 我經常覺得幸運,愚鈍如我,居然兩者都有。更是提醒自己,這不是理所當然的,我也要成為別人可以說話和可以交底的人,也要忍耐身邊人的種種不好的時候,和他們溝通,讓他們放心,任何時候我是可以托底的那個。 如果現在你身邊沒有這樣的人,你有沒有開始有意識的建立起這樣的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