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隨手記過一些亂七八糟的舊東西,回頭翻翻,記起了很多舊事,邊看邊順,修改了一些錯字別字。
本文記于11年3月6日,陪兒子參加SM2筆試之后。

昨天,在濟南待了一天,陪兒子到省實驗中學參加新加坡SM2筆試。
作為家長,旁聽了SM2項目的介紹會,有些感觸。
坡島地方挺小,但教育辦得不錯,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在世界上的綜合影響力,比中國最好的大學要好一些。
SM2(Senior Middle 2,還有sm1和SM3,新加坡教育部獎學金項目)是全額企業獎學金項目,孩子在坡島學習期間,吃喝拉撒、醫療衛生、學習深造的費用統統有新方負擔,作為回報條件,學生大學畢業后要在新加坡注冊的公司工作六年。
我感覺項目不錯的,對我等經濟狀況一般的家庭來說,是條接受國外優質教育的便捷途徑。但孩子(包括他的很多同學及家長)很糾結一件事情,就是畢業后再繼續深造可能要受限制。
中國的家長,一般規劃孩子的成長路徑,是讀完本科讀碩士,讀完碩士讀博士,博士后……。
新方主考官(新加坡駐華使館的一位官員)介紹項目時,拋給考生們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讀研?你們中間,有誰將來立志要搞研究?
舉手示意自己將來要搞研究的寥寥無幾。
新加坡的主考官繼續說,大家讀研的目的,無非是增加點兒就業競爭力。在新加坡,不需要通過讀研來增加就業競爭力。本科生有適合本科生的工作,研究生有適合研究生的工作,研究生未必然比本科生更有就業優勢。不做研究,讀研是不是一種浪費?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撇開素質提高說,單從就業角度,我們的很多就業崗位,并不需要博士、碩士,甚至不需要大學生。
近年來,就業難問題逐步向上延伸,由大學生難到碩士難,博士難,聽說一向吃香的海歸也開始難了,高學歷人才價碼看跌。
當然,之所以難,有高學歷人才就業觀念的問題,但更多的是供過于求的問題。
很多制造工廠大量需要一線操作工,但這些崗位確實不需要博士、碩士,碩士博士也干不好這活兒。
前段時間,聽說某地環衛局崗位招聘,招聘到了不少碩士;很多公務員崗位,特別是基層事務性的崗位,其實高中畢業生完全能夠勝任,卻有大量的碩士、甚至博士爭先恐后,看似好事兒,其實不然。
學校也有這個問題。有些高端民辦初中學校招聘教師要求碩士以上,高中學校招聘聲明博士優先。
與曾經引進過博士的校長交流過,他們引進的博士,不太好用,不太適合做教學工作。很多老校長很懷念當年的中師生,既聽話,有又好用。
奔馳很好,耕不了地。
不是博士不好用,而是博士這玩意兒,本身就不是干這活兒的。
為什么讀研,該不該讀研,是個值得家長孩子思考的問題,更是全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中國,當前,還是要讀。
有些遺憾。
記于201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