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孩子的眼睛就是希望與光明! 但是近年來,近視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家長們對孩子的眼睛都存在哪些誤區,以及應該怎么去改善,讓我們的孩子遠離近視,給他們一個光明的未來! 誤區一:重治輕防,等孩子看不清了才帶孩子去檢查眼睛。 現在因為我國老百姓對視覺健康的不重視,很多孩子都是等到看不清黑板了,才去檢查視力,一查已經近視一二百度了,無奈之下只能配戴眼鏡。 基本在孩子3歲以后,我們就要重視孩子的眼睛,帶孩子去正規機構進行檢查,在確認無眼底疾病的情況下,視力是否正常,遠視儲備值是否足夠,并建立視力檔案,定期監控孩子的視力。不要等到孩子跟你說看不清了,你才想起孩子的視覺問題,那就為時晚矣了。 誤區二:聽信謠言,認為近視是可以治好的。 在目前的科技與醫療下,近視是不可逆的,更治不好! 我見過很多家長,在醫院聽說了近視治不好后,又跑到路邊的某些視保健店,對孩子進行所謂的近視治療,最后結果可想而知。 我理解大家愛子心切的心情,但是某些既定現實是沒辦法改變的,與其病急亂投醫,不僅沒有治好孩子的近視,還花費了不少錢財。雖然近視沒有辦法治療,但是近視的增長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我們要及時的控制孩子的度數,以免度數漲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高。 誤區三:不愿意散瞳驗光,認為散瞳對眼睛有害。 散瞳,是對眼睛睫狀肌短時間的麻痹,這個是沒有危害的,當然短期內不能重復散瞳,一般要間隔三個月以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散瞳前一定要檢查眼壓,眼壓過高,不建議散瞳。 為什么要散瞳呢?它的作用其一是用于檢查,其二是去除假性近視。單純性的近視分為假性近視、混合性近視以及真性近視三類。兒童的調節能力很強,我們要先把他的睫狀肌給麻痹了,才能測出最真實的度數,這個是檢查的作用。對于有假性近視的孩子,散瞳就可以恢復了,因為假性近視本身,就是因為長時間的看近造成的睫狀肌痙攣,散瞳之后,睫狀肌就恢復正常了。 當然對于就是不想散瞳的家長,用一些小儀器做一段時間的視覺訓練也是可以達到同樣效果的,不管是做訓練,還是散瞳,在檢查前一定要讓孩子眼睛的睫狀肌放松下來,才能查出真正的屈光度。 誤區四:不愿意孩子戴眼鏡,認為戴上眼鏡就再也摘不下來了。 首先孩子近視后,度數是會持續增長的,基本到20歲之后才會穩定下來,期間只不過是漲的快慢的問題。因為近視就是眼軸變長,它除了受用眼環境的影響,還受到身體發育的影響。所以你戴不戴鏡,近視度數都會漲,只不過戴眼鏡漲得慢一些罷了。 至于眼鏡摘不掉,那只是一種視覺誤區,長時間戴眼鏡,看得很清晰,突然摘掉,當然會不適應,不習慣的。一個是度數一直在增長,一個是因為習慣適應的問題,這兩點就造成了大家所認為的戴上眼鏡就摘不掉的說法。 及時地為孩子配戴眼鏡是控制近視最基本的方法,也避免了孩子因為近視看不清而引發斜弱視等癥狀。 誤區五:不遵醫囑,認為戴了眼鏡后就萬事大吉了。 一般給孩子配完眼鏡后,要定期的復查視力,監控孩子的視力,及時的更換與孩子度數相匹配的眼鏡。要讓孩子的視力一直保持清晰,也是控制近視的方法之一。有些家長認為等孩子長大后,做個激光手術就可以了,這里不討論近視應不應該做激光手術的問題,但有一點家長要明白,度數越低,激光手術的危害越低,就算準備做激光手術,也要控制好孩子的度數,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而且激光手術,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高度近視是不建議去做激光手術的。 講完這些最基本的誤區之后,我們家長也該了解一下,預防近視的發生,控制近視的增長,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 強化孩子的自我健康意識。 讓孩子擁有“每個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對于自身視覺的任何問題,都應及時地向老師與家長反饋,避免事情出現不可挽回的狀況,早發現,早干預。 2. 減輕課外負擔,多做戶外運動。 家長們不要盲目跟風,為孩子報一些不必要的培訓班,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童年。同時多做戶外陽光運動,讓沒有近視的孩子遠離近視,已經近視的孩子控制近視的增長。 3. 建立良好的用眼習慣。 近視都是因為超負荷的近距離用眼,眼睛得不到休息,為了適應這種環境,而形成的進化。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處于學齡前兒童的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引導孩子不在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光線暗弱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監督并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 良好的用眼習慣及間歇性用眼是完全可以避免近視的發生的。 4. 保障孩子的睡眠與營養。 保障并監督孩子的睡眠時間,確保睡眠時間的充足,讓孩子多吃水果蔬菜等對視覺有益的膳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孩子的眼睛更是重中之重,希望家長們重視孩子們的視覺問題,給他們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