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父母含辛茹苦的將孩子養大成人,很大一部分情況就是為了自己老的時候,能夠被孩子所尊敬和孝順。 當然,孝順父母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作為一個孩子應盡的責任。 但是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孩子在長大后,都會用心去報答父母的,而其中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不過我覺得最普遍的原因,還是由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01案例 曾看到一個老太太辱罵自己孩子的視頻流傳到了網上,視頻中老太太說到自己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但是如今兒子卻不認自己,不養自己。 老太太還說:“從前孩子要什么就給他什么,到了如今卻遭到這樣的待遇”。實在是氣不過,所以,才會有發現在這一樁事情。 后來也有專門的人去對這位老奶奶和她的兒子進行了采訪,不采訪不知道,采訪之后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因為這位老太太從小就非常的溺愛孩子,即便是自己的家庭環境不好,但是只要孩子要錢,父母都會無條件的給。 如今孩子長大了,要求的生活費也越來越高,老人再也無法滿足他的兒子,所以,她的兒子受不了這樣的委屈就開始破口大罵,現在也不管兩老人了。 雖然老人的兒子的做法確實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但是孩子之所以變成如今這樣,其實和這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關系的,甚至可以說今天的孩子是老人一手所造就的。 每個孩子都會由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不同,而成長為不同的人,我們通過統計發現,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父母,都有這些特征,吃苦受罪都是自找的,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父母,都有這些特征,吃苦受罪都是自找的 過度溺愛孩子的父母 前面提到的那個老太太一樣,由于從小就開始溺愛孩子,無論孩子提多么無理的要求,父母總是是滿足。 這樣培養的孩子會讓他們不知道金錢來的有多不容易,他們沒有辦法體會到勞動的意義,會變得更加的傲慢自私,習慣了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當他們的這種習慣養成之后,如果父母出現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責備父母的無能,最終成為了世人所吐槽的“白眼狼”。 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 如果想要孩子長大之后,變得孝順有愛心,首先父母得以身作則。因為孩子從小所學到的東西都是通過模仿而得來的,而模仿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自己的父母從小就經常打罵自己,認為孩子不打不聽話,那么這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對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這種說法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 孩子大多數都需要“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所以,家長也應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點,別總是打孩子。 重男輕女的父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一部電視劇名叫《都挺好》。其實《都挺好》里面的女主人公蘇明玉的家里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 家里面的男孩子不管需要再多的錢,父母都會非常爽口的答應他們,但是就連蘇明玉想要買一本輔導冊的錢,父母都不愿意給她。 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其實是給孩子一種無形大的壓力,他們從小就沒有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和溫暖,長大之后自然也不懂得孝順父母。 所以說,重男輕女的父母在孩子長大以后,非常容易受到孩子的冷落,這也不能完全怪孩子。 3想要培育出一個孝順的孩子,父母應該怎么做? 相信每一個父母其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聽話孝順,也希望彼此間的親子關系可以非常的和睦,在自己老了以后可以照顧自己。 但是如果父母想要完成這些愿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培養出一個孝順聽話的孩子,那么父母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1)學會陪伴孩子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陪伴,因為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孩子屬于什么樣的人,應該如何去教導孩子。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能夠體會到家長對于自己的關心和愛意,這種想法一旦在孩子的心里根深蒂固,長大以后,孩子自然會有同樣的方法來回報自己的父母。 2)學會一視同仁 這個方法最主要是適用于家里面有二胎的,或者是有男女孩子的家庭當中。如果家里面有兩個孩子,其實父母是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 但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不受到冷落父母一定要學會多和孩子進行溝通,絕對不能故意忽略某一個孩子。 因為這對她們的內心是非常大的打擊和傷害,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父母也不要怪孩子不孝順自己。 3)幫孩子養成合適的價值觀 孩子之所以不孝順父母,其實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里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他們不懂得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也是由于父母從小就沒有對他們進行指導。 所以說,如果想要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會孝順父母,懂得為社會做貢獻的人,那么從小時候開始就應該教會他們什么是正確的行為方式。只有從小就讓孩子養成習慣,他們長大后才懂得要孝順自己的父母。 04結語 其實不管是什么類型的父母,他們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也希望各位父母能夠認清自己的行為,不要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于孩子。 因為如今孩子的樣子,可能是你一手所造就出來的。父母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什么叫做正確的價值觀,什么叫做孝順,只有這樣他們長大之后,才會真正的懂得尊重父母,愛戴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