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經(jīng)常遇到因多汗前來就診,有的是白天汗出增多,有的是晚上汗出增多,有的是白天晚上都汗出,有的是半身汗出,有的但頭汗出,有的是中年女士,更年期綜合癥,脾氣躁,烘然汗出。各種汗出很是不適,又不想天天喝中藥,問有無代茶飲方子,使用也方便,在此為大家分享一張止汗小驗方。 一、現(xiàn)為大家先講解一下多汗的常見的病名與辨證分型。 在門診經(jīng)常遇到的汗出過多是自汗與盜汗。 1、自汗:不因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白晝時時汗出,活動益甚者,稱為自汗,也就是白天汗出是自汗。自汗病機多為氣虛,肺氣不足,表虛失固,營衛(wèi)不和,汗液外泄。 2、盜汗: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稱為盜汗,亦稱為寢汗。也就是晚上汗出,盜汗病機多為陰虛火旺,虛火內(nèi)灼,逼津外泄為汗。 白天汗出。晚上汗出朋友是自汗與盜汗兼有,中醫(yī)病機是氣陰兩虛證,需要補氣滋陰,氣陰雙補。 3、自汗與盜汗的辨證分型為: (1)、肺衛(wèi)不固:汗出惡風,稍勞汗出尤甚,或表現(xiàn)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體倦乏力,周身酸楚,面白少華,舌苔薄白,脈細弱。 (2)心血不足:自汗或盜汗,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脈細。 (3)陰虛火旺:夜寐盜汗,或有自汗,五心煩熱,或兼午后潮熱,兩顴色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4)邪熱郁蒸: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象弦數(shù)。 二、在此給大家分享一張適合任何證型的小驗方,不需要具體辨證。 1、小驗方的名稱為:五蠣麥止汗湯 2、組成:五味子6g、 煅牡蠣30g、 浮小麥30g 3、功效:益氣滋陰、斂陰止汗 4、主治:更年期綜合癥、體質(zhì)素虛、久病體虛、肝郁化火,嗜食辛辣,濕熱內(nèi)生等引起的自汗與盜汗,中風偏癱半身汗出,肺結核盜汗等。 5、方義: (1)、五味子: 功效: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主治:自汗、盜汗,五味子味酸,斂汗之力強,既能益氣固表,斂肺止汗,又能滋陰生津,斂汗止汗。 (2)、牡蠣: 功效:重鎮(zhèn)安神、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 主治:用于自汗、盜汗、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等。 (3)、浮小麥: 功效:斂汗、益氣、除熱 主治:自汗、盜汗,浮小麥甘涼輕浮,氣味具薄,入心經(jīng)能益心氣,斂心液,善于走表實腠理,固皮毛,為養(yǎng)陰斂汗,固表實衛(wèi)之佳品。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以上三味中藥共奏益氣滋陰,斂陰止汗,氣陰恢復,汗出自止。 三、汗出小貼士: 1、對于肺衛(wèi)不固證氣虛的朋友,要注意別受寒,以免風寒從皮毛入里,引起風寒感冒、頸肩腰腿痛等。 2、對于心血不足、陰虛火旺、邪熱郁蒸這3個證型,有陰血虛,或有里熱的朋友,少食辛辣油炸之品,上火灼傷陰液,逼津外泄,汗出加重。 3、對于中年女士,要注意情志調(diào)節(jié),少生氣,少有工作及生活壓力,以免肝郁化火,逼津外泄,汗出增加。 4、積極鍛煉身體,特別是肺氣不固的朋友,鍛煉身體能增強自身抵抗力,肺衛(wèi)功能會改善,汗出減少。 5、對于陰虛火旺、邪熱郁蒸證的朋友切記勿妄用補藥,如人參、黃芪、肉桂等,甚至補氣補陽的中成藥,如右歸丸、龜鹿補腎丸、桂附地黃丸等,中醫(yī)講氣有余便是火,本身就有火,會增加病情。 以上關于汗出增多,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若有好的治療建議以及有關汗出的問題,可以留言,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們! (文中方藥僅供學習交流,自行抓藥責任自負) |
|
來自: 懷寧都是好樣的 > 《自汗、盜汗、汗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