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醫學研究證實,很多疾病通常會在早晨醒來時出現明顯癥狀,及時察覺到這些癥狀,能夠發現體內潛在的某些疾病,有利于早發現,早治療。下面51養生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典型癥狀。 癥狀一:早醒 有些人早上四五點鐘就從睡夢中醒來,醒后疲乏無力,很難再睡著,而且醒后心情不愉快,反而低落抑郁。這種表現在臨床上稱為“早醒性失眠”。 臨床數據表明,抑郁癥以及精神心理障礙患者會出現早醒性失眠,抑郁癥患者最為多見。 有一些老年人出現心理障礙的第一個癥狀就是早醒失眠,而且伴隨煩躁不安,嚴重者會出現輕度精神障礙,老年性癡呆也與其有關。 癥狀二:頭暈 如果晨起后頭暈、頭腦昏沉,患者可能患頸椎骨質增生,導致頸椎動脈受壓迫,大腦供血不足。 另外,人在血黏度升高時血流速度降低,血氧量下降,大腦就得不到及時的營養供給。而血黏度的高峰一般都在早晨出現。 所以早晨頭暈、頭昏者有可能患有頸椎病或高黏血癥。 癥狀三:浮腫 一般人在早晨醒后也會出現輕度浮腫,但活動一段時間后,浮腫會慢慢消失。 若清醒后頭面部浮腫仍明顯,尤其是眼瞼浮腫,就暗示你可能患有腎病或心臟病,癥狀長期出現最好到醫院排查有關疾病。 癥狀四:饑餓 有的人在凌晨四五點鐘醒來后會感到饑餓難忍,心慌,疲憊,如果吃一點東西后癥狀有所緩解,但還是感覺口干舌燥,想喝水,這些癥狀又在吃早餐后慢慢消失,這就提示糖尿病了。 如果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凌晨出現以上癥狀,說明服藥方法和用藥劑量出了問題。 癥狀五:晨僵 晨僵是指清晨醒后,感覺全身關節、肌肉僵硬,活動受限。 通常來說,中老年人如果出現明顯晨僵,而且全身關節活動不便,就提示可能患風濕、類風濕、骨質增生等疾病。 一些患過敏疾病的人,如皮肌炎、多形紅斑等,也會出現晨僵。 早晨養生三步走 早晨容易察覺疾病征兆,同時也是養生最佳時機。清晨養生需要三步走: 1、起床時間要“穩” 一般來說,每晚最佳睡眠時長為7~8小時。 中醫強調睡好子午覺的重要性,因此大家最好在11點前進入睡眠狀態,到隔天6點半起床比較適宜。 同時,要改掉賴床的壞習慣。 2、起床速度要“慢” 起床時要給身體一些反應的時間,切忌“突然”二字。 醒來時,人體從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緩沖時間,如果匆匆忙忙,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因此起床時最好慢一點兒,有利于寧心降壓、調理情志。 3、起床心情要“好” 精神狀態好,這樣一天的工作再多也能輕松應對。 早起不妨坐在床上冥想一會兒,有助于減輕壓力,提高注意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