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校長在學校對老師公開表示,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愿意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這說明了什么?我認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出于安全第一的考量。成績固然重要,但安全更重要。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當然要棄成績而取安全。 在一個學校里,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老師體罰學生出了事,老師受處理,校長也要受處理,此外學校聲譽也受影響。 成績不好雖然也會受處理,但遠沒有安全出問題被處理得厲害。成績不好,不過批評幾句,再重點就是不給評優評先,但安全出問題,嚴重的可能要記過、撤職、開除。 所以實際上,校長這樣做,也是在保護老師,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6我們老師也應當學會保護自己。現在與過去大不同了。過去家長支持老師體罰,現在家長反對老師體罰。而且現在是網絡世界,信息流通快,輿論會迅速發酵,社會影響很大,教育局與學校都承受不了。 所以當發生安全問題時,即使老師目的再好,即使老師錯誤可能并不大,教育局也必然會從重處理老師“以泄民憤”,以保己安。 ![]() 所以,建議老師們不要再體罰學生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雖然老師們體罰學生都是出于負責、出于好意,但現在的家長大多不能理解和接受,何況現在社會上彌漫著對老師不利的易燃情緒,一個小火星子都可能引發爆炸。 但這并不是說,對于某些學生就直接放棄,作為一名老師,還是應當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盡職免責,盡義務求得心安。對于不愛學習的學生,對于成績很差的孩學生,對于踢皮搗蛋的學生,不厭其煩地堅持說教,一直堅持到送出手。 如果老師能進一步負責任,采取體罰之外的必要懲戒教育,或許還可以拯救一些學生。這里提供幾種做法供參考: 1.圍繞勞動的懲罰。就是用增加適當的勞動量這樣的手段來懲罰,讓學生在體力勞動中反省。當然這種勞動應該適合學生做,比如除草、澆花、打掃衛生等。 2.關于參加活動和娛樂方面的懲罰。例如:禁止他們參加班級集體活動,不許他們去玩。 3.圍繞集體展開的懲罰。在班上批評,或在學校全體大會上批評;用學校命令警告等。 這些懲罰不一定就能起到作用,但試一試也不壞。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其實任何一種懲罰,都應該建立在對學生的了解基礎上,了解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了解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解他的家長態度。 如果做到這些,懲罰基本萬無一失。比如,了解到家長通情達理,對他的孩子學生適當體罰也不會出問題,家長還會感謝呢。 相反,一無所知,上去就罰學生跑一千米,結果學生有病,猝死,你不負責任誰負責任?學生很內向、臉皮薄,你在班里劈頭蓋臉訓斥,學生跳樓,你不負責任誰負責任? 懲罰學生,也是個細活!所以說教育是一門藝術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