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第51期 又是一年春節(jié)時,因為老家有種說法,新房第一年不能空著,所以今年春節(jié)我獨自一人堅守崗位,看著電視中煽情的回家團圓廣告,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思緒不禁飄蕩起來。 年,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特別的情懷。對于家庭來說,無論工作多忙,無論有錢沒錢,春節(jié)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jié)日,不論多晚都要回家過年,帶著妻子,領著孩子,提著禮物,和爸爸聊聊工作,和媽媽嘮嘮家常,貼春聯(lián)、掛燈籠、蒸饅頭、包水餃、走親戚等等,最為盛大的節(jié)日,曾經(jīng),劉德華的一首《回家》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對于親朋好友來說,春節(jié)是一個難得的相聚機會,大家聚在一起,噓寒問暖,交流見聞,天南海北,暢所欲言。對于故鄉(xiāng)來說,春節(jié)是一個游子回家的期盼,哪怕山高路遠,哪怕一票難求,游子都要回家,因為故鄉(xiāng)承載了太多的記憶、牽掛。記得看過一首微詩:故鄉(xiāng)很小,小得只能容下兩個字。這首微詩一直在我心頭留存,簡單一句話,但韻味悠遠,寄托著游子對故鄉(xiāng)所有的感情。 都說現(xiàn)在過年越來越?jīng)]有年味了,以前是真過年,滿心歡喜;現(xiàn)在是被年過,身心疲憊。最值得回憶品味的還是小時候的年。 在老家農(nóng)村,一進臘月年味就漸漸濃了起來,大人們開始準備年貨,孩子們熱切盼望期末考試,因為寒假可是他們的天地。盼望著,盼望著,寒假終于來臨了,手里高舉著獎狀一路飛奔回家,大人們看到孩子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自然很欣慰。放假了,大街上滿是小伙伴的身影,男孩最喜歡的自然是鞭炮,奶奶早就給我倆準備好了,我和堂弟拆開包裝,逐個清點起來,總共多少個,每天可以放幾個,現(xiàn)在想來,這是不是計劃經(jīng)濟的遺留?我倆調(diào)皮得很,放鞭專挑晚上,躲在路口的柴火垛里,見有人過來點燃扔到人家腳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逃離犯罪現(xiàn)場,結(jié)果還是被人家追上扭送找家長。 過年農(nóng)村大集別有一番滋味,最喜歡和弟弟纏著奶奶去趕集,我倆左右攙扶,哦,不,是綁架奶奶帶我們?nèi)ネ?。孩子嘛,就是喜歡熱鬧,大集上,賣煙酒糖茶的、耍雜技的、寫春聯(lián)的、菜販子的吆喝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摩肩擦踵的人群,好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這時,可樂了我和弟弟,在人群中鉆來鉆去捉迷藏,急得奶奶到處找。記憶最深的就是賣鞭炮的小販競賽放鞭,嘴里還大喊:不響不要錢!當時恨不得將集上所有鞭炮都據(jù)為己有,一直到現(xiàn)在,鞭炮情節(jié)尚留心底,每逢春節(jié),總拿外甥作掩護,過一把放鞭炮的癮,哈哈! 我們是村里第一家族,人丁興旺。爺爺是個老八路,另外幾個爺爺以前也都在公社里任職。父親這一代有十七個叔兄弟,受特定時代影響,除四叔在部隊做了團長、三叔在教育局任職外,大都以外出打工為生。到了我們這一代,說來也巧,平均每年都會考取兩個公務員、事業(yè)編,目前為止,有四個記者、一個連長、九個事業(yè)編,村里人都羨慕說:“大學生都出在你們家族了,祖墳冒青煙呀!”每逢春節(jié)聚會,這也是父輩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年三十,一大早起來,姐姐和我?guī)蛬寢尯兔妗汉?、炸魚、準備上供的物品。傍晚,兩代人三十余人由爸爸帶領,端著貢品、紙錢、好酒,都會去祖墳祭拜,來跟先人們匯報、祈福,除夕傍晚這次在老家稱為“請先人”,意思是請先人們回家過年,大年初一傍晚,一行人再為先人們送行。 年夜飯每年都是在我家吃,二叔三叔全家悉數(shù)在場。晚宴豐盛自然不必說,最讓我期待的是另外兩件事:每年除夕,家宴上都會有一個固定的版塊:文藝表演,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爸爸拉二胡,二叔吹口琴,三叔說快板,姐姐妹妹跳舞,我和弟弟表演相聲,來拜年的人們都會說:“這活生生一個文藝世家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給長輩們敬完酒后,我們做晚輩的都迫不及待地給長輩們磕頭,當然是為盼了一年的壓歲錢啦!領完打賞,趕緊壓在枕頭底下,那時候天真地想:“真不想長大呀,那樣每年都會這么無憂無慮呢!” 不過還好,父輩們現(xiàn)在還保留著給我們晚輩壓歲錢的傳統(tǒng)。吃完飯,女士們喝茶聊天,男士們拉開桌子打撲克,守歲嘛! 大年初一,全體出動,兵分兩路,去給村里長者拜年。那時候,我和堂弟很功利的,誰家給鞭炮就去誰家,預測誰給壓歲錢進門就磕頭(為此還鬧過笑話,人家沒準備,我倆硬是給磕頭,害得人家破費,罪過罪過),一進大門口我倆先去撿拾地上沒響的鞭炮,回家掰開把火藥連成一排,點燃看火龍,在煙霧彌漫中,我倆笑得前俯后仰。從初二開始就開始走親戚了,好吃的、好玩的,無盡的回味! 長大后,離開了生活十幾年的小鄉(xiāng)村,求學、工作,一直在外地,但每年春節(jié)都會在老家和家人一起度過,今年在外地我也有了自己的家,除夕我雖身不能到,但我相信:千里之外的牽掛和祝福就是我回家的心路!
賈緒康,職業(yè)教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煙臺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中國幼教雜志》、《中國教育報》、《煙臺日報》、《教學研究》、《今日萊州》、《膠東文學》、《煙臺散文》、《大眾休閑文化》等刊物發(fā)表文章90余篇;2016年3月,參與編寫的《幼兒園的問題小孩》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自媒體平臺“人民網(wǎng)”、“大眾網(wǎng)”、“中幼網(wǎng)”、“山東省教師教育網(wǎng)”、“山東學前教育網(wǎng)”、“科學啟智”、“好老師”、“膠東文化圈”、“膠東文藝”、“煙臺散文”、“煙臺漫步”、“今日頭條”等微信公眾號發(fā)表文章140余篇。崇尚向日葵、狼,讀寫是一種非常享受的生活與生命狀態(tài)?!百Z緒康”微信公眾號每天發(fā)布一篇個人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廣大朋友閱讀拍磚,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小賈在此感恩您助力我的成長與進步!祝您工作順利、事業(yè)有成、感情甜蜜、家庭美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