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腸炎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常見病,絕大部分人并不陌生,幾乎所有的人都曾經患過此病,主要是由于進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進食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胃腸道黏膜急性炎癥性改變。比如在夏天就有很多人喜歡吃路邊的小攤上的東西,從而導致飲食不干凈、不衛生,還有人常常喜歡暴飲暴食,甚至還有些人吃了一些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物。這樣就很容易引發急性腸胃炎,常常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癥狀,急性腸胃炎常常在夏季處于高峰期,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其中沙門氏菌屬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菌。這種疾病在現在生活中,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和痛苦。那么萬一不慎得了急性腸胃炎該怎么辦呢? 在臨床上急性胃腸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在先,然后出現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在治療上首先大家可以采取一般治療。急性腸胃炎患者要盡可能臥床休息,患者朋友們可以口服葡萄糖來補充丟失的液體。建議大家可以吃一些清淡流質或著半流質的食物,避免脫水或著治療輕微的脫水。還要多喝白開水,補充足夠的水分。 另外根據病情還要應用藥物治療:如口服解痙藥:如顛茄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對于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0.3g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當然對于那些腹瀉或者嘔吐嚴重的患者們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去進行輸液治療,需靜脈補充葡萄糖鹽水和其他相關電解質,以及抗菌對癥治療了。 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癥狀選用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人參健脾丸等以改善癥狀。 另外在急性胃腸炎急性癥狀消失初愈后,并不意味著消化道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這時的飲食治療是相當重要的,在急性炎癥后,由于胃腸道充血、水腫并未完全消退,分泌及消化道功能沒有完全恢復,所以這時候如進食油膩或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胃腸道消化能力不能適應,則會出現一系列的消化道癥狀,上腹飽脹、不適、厭食等。 一般在急性胃腸炎后5至7天內,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襲:不吸煙、不飲酒、不喝濃茶和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等。另外每頓飯吃的不可過飽,以免增加腸胃的負擔。一般先進食比較清淡的流質、半流質,如米湯、粥、新鮮果汁,逐漸增加一些蛋白質食物,但忌油膩、油炸食品,并且剛開始進食時宜少量,等胃腸道功能恢復后,才開始正常飲食,并注意休息。 我們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得了急性腸胃炎該怎么辦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所以說大家平時一定要飲食均衡、要注意食品衛生,不要經常吃一些不干凈的食物,并且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習慣,經常鍛煉身體,增強自己的體質,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預防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