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也被俗稱為絕癥,很多癌癥晚期的患者都沒有等到奇跡降臨,留給家人的僅是無盡的思念和債務,所以每個人都“談癌色變”。 即便是近些年醫療技術有增長,但癌癥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這主要是因為癌癥早期難以發現,特別是肝癌察覺更難! 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面臨了“診斷即晚期”的局面。這和肝臟本身的特殊結構有關,因為其不僅沒有痛覺神經分布,同時肝臟本身的功能也較為強大,在肝細胞受損嚴重的情況下,肝臟都能完成基本的工作,所以肝病早期很難被患者發現。 不過,根據多年的臨床研究來看,從健康的肝臟發展至癌變,慢性肝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特別是病毒性肝炎患者,后期癌變的幾率較大。從慢性肝炎發展至肝癌,僅僅只有四步之遙:乙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如果慢性肝病患者突然出現以下幾個癥狀,就可能是肝癌發出的邀請函: 1、異常的手掌發紅 在正常情況下,健康者的手掌應該是紅潤、顏色一致的狀態,如果近期突然發現大小魚際、手指肚部位有異常的片狀充血,或者是出現了紅色斑點、斑塊等,在施壓時斑點消失,壓力解除后又恢復原狀,這就可能是臨床所說的“肝掌”; 之所以會如此,就要提到人體內一種特殊的激素“雌激素”,除了女性卵巢會生產雌激素以外,腎上腺也在不斷的產出雌激素。這些雌激素和雄激素一直在體內處于平衡狀態,當激素隨著血液游走全身之后,最終就會在肝臟內分解完成滅活; 然而,當肝臟癌變之后,肝臟本身的功能就會有所下降,出現不同程度的雌激素代謝障礙,大量雌激素在體內不斷堆積,就會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最終形成了肝掌。 2、鞏膜和皮膚發黃 鞏膜和皮膚異常泛黃,都是典型的黃疸表現。成年人突發黃疸,往往就是肝臟受損的信號。這里要提到一種名為“膽紅素”的物質,人體內的膽紅素有80%~85%都來自于衰老的紅細胞。這些物質會進入肝臟內,并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結合膽紅素,成為膽汁的主要色素; 一旦肝臟受損之后,膽紅素就無法正常代謝,積蓄在體內的膽紅素會引發黃疸表現。患者最初多以鞏膜發黃為主,隨后黃染會遍布全身皮膚。同時,由于膽汁酸鹽不斷在皮下累積,還會刺激末梢神經,產生強烈的瘙癢感。 3、面部發黑 健康者的面色是紅潤有光澤的狀態,但肝受損之后則不相同。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肝臟參與到了機體內分泌平衡,它是完成雌激素滅活的器官,當肝臟受損嚴重后,雌激素不僅無法滅活,同時患者還可能伴隨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導致體內黑色素量增多,大量黑色素不斷在面部沉積,就會造成面色黯淡、干燥無光澤、黑眼圈等問題出現,在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呈現出古銅色面容。 如果慢性肝病患者突然出現以上幾個表現,即便是肝臟沒有發生癌變,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號!實際上,從科學角度來看,慢性肝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應重視復查工作,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檢查,如此才能觀察病情的恢復情況,并及時調整用藥,以此來降低癌變的可能性。 |
|
來自: 閑云野鶴qpab3u > 《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