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孩子們擁有了漫長的假期,但每次網課,學生不會全員參加。 參加學習的孩子幾乎全部由家長陪伴或者由專人在旁邊監督,對于那些沒有家長陪伴,又缺少自覺性的學生,老師鞭長莫及。 好的辦法就是家長能夠做出犧牲,多花一些時間在孩子身上,幫助孩子上好每一堂網課, 否則,開學以后的差距就會非常明顯,這冊知識的掌握可想而知。 孩子的自律能力是有差異的 每次網課,我會用十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背誦古詩詞報名打卡,然后開始直播。看到大家紛紛報名,我心里感到很欣慰。 可是,直播授課開始,直播間顯示的學生人數,卻只有五分之二。 我在群里艾特或者給家長打電話,有的家長直接把報名截屏發過來,確信孩子已經參加學習; 有的只是“哦”一聲,回復“在外地”;有的根本就不接電話,不做任何回復。 有一名學生,在學校時各方面表現還不錯,連續幾天沒見他堅持學完一節網課,我給家長打去電話,家長說:“我在外地干活呢,我問問吧!” 原來這個學生跟爺爺奶奶在家,爸爸媽媽在天津打工,沒有爸媽管教的孩子,就像一匹沒有籠頭的小野馬,不在身邊的老師,也只有干著急,師道尊嚴已經失去威力。 后來才知道,是他的媽媽回來了,決定陪孩子過完這個假期。 復工之后,有不少家長外出打工了,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或者姥娘姥爺,老人幫忙照管,除了溺愛疼惜孫輩外,缺少父母的那種嚴厲管教,甚至有糊涂的老人會幫忙作假,代替玩耍的孫輩打卡,共同欺騙老師和家長。 一位家長說得很好:“我寧可少掙點錢,也不能讓他落后扯‘牛尾巴’!” 在課堂觀察中我發現,能夠做到自覺學習的孩子畢竟少之又少,自覺自律的孩子一定是家長管出來的。 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缺位的家長”,我覺得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你們家長是不是也覺得有道理? 家長慣一尺,孩子就會懶一丈 我們班有個同學,一開始學習網課,家長經常給我打電話或者發語音,交流孩子的學習狀況, 有時還發來孩子耍賴皮的視頻——噘著嘴、淌著淚、低著頭,坐在沙發上,旁邊是說盡好話、磨破嘴皮的奶奶。 有時他會以要聽到老師的聲音,或者看到老師的視頻,才去寫作業,不然就“要挾”家長不學了。現在家里,有爺爺奶奶護衛,根本不把爸爸媽媽放到眼里。
他的媽媽留言說:“以前對孩子認識確實不夠,通過這次疫情,漫長的假期,在家也算是對孩子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 孩子在學校,都是老師們天天為孩子著急,作為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有些方面確實沒有老師付出的多,現在就算是對孩子的補償吧! 有了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機會,作為家長也需要與孩子共同學習。” 或許你會覺得帶自己家的熊孩子很累,但是仔細一想,Ta還能完完全全屬于你幾年呢? 時光一閃而過,你用不用心,孩子都會長大離開你,但是收成卻不一樣。 疫情期間,家長如果對孩子撒手不管,那么自己的孩子就真的沒人管了,孩子就會完全釋放天性。 每一個自律的學生身后 都能找到一雙關注的眼睛 我班有幾個同學,一直在認真上網課,用心聽講,甚至還能指出老師出現錯誤的地方。 雖然老師出了丑,但是我挺感激學生的,知道屏幕后面有很多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老師心里明白,雖然是網課,備課、講課時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讓孩子明白知識的重要性,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沒有什么好辦法,唯一就是與她死磕到底,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每天陪她一起上課,一起完成作業,讓她從小懂得只有知識才能改變一切。” 本以為那個聽課認真的學生是自律比較強,自覺學習的孩子,原來是學生家長就在身邊呀!
作為家長,以身作則比什么都好,別奢望孩子有什么自覺性,就看你關鍵時刻陪伴孩子到不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