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耳聾都是聽覺異常的癥狀,耳鳴以自覺耳內鳴響,如蜂鳴,蟬噪,放氣等為主癥,耳聾以聽力衰退或聽覺喪失為主癥,臨床上以神經性耳鳴,耳聾為多見,針灸有一定效果,對于各種器質性病變所致者,難以取效; 治法一 取穴: 下都,于手環指,小指掌骨小頭高點之間取穴; 操作: 用毫針刺下都穴治療耳鳴,針順掌骨間隙刺入穴位0.5-1寸,左右捻轉10余次,一般先刺患側即效,10分鐘后不效加刺對側,留針30-60分鐘,中間每10分鐘運針1刺,出針后壓迫針孔; 來源: 黑龍江中醫藥,(3):37, 1989; ![]() 治法二 取穴: 完骨,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取穴; 操作: 用此法治療藥物中毒性神經性耳聾,取完骨穴,針刺方向為同側眼球,平補平瀉,不留針,每日1次; 來源: 新中醫,(6):30, 1985; ![]() 治法三 取穴: 風池,在項后,與風府穴相平,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操作: 此法治療神經性耳鳴,耳聾,囑患者伏俯坐位,風池穴皮膚常規消毒后,術者持針對準健側風池穴透向對側風池穴(或從病變一側進針),押手夾持針尖固定穴位,雙手配合快速進針至皮下,待得氣后,采取平補平刺手法,緩慢徐徐進針,將針推至對側皮下,深度為2.5-3.5寸左右,手法以捻轉,刮針相結合,使針感迅速向側頭部及前額部放散為佳, 再繼續捻針1分鐘,術畢留針15-30分鐘,中間行針1次; 來源: 中國針灸,(增刊):234, 199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