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都知道,在駕校里面學到的開車知識大多比較死板,雖說有些是開車的理論,但教練教給考生們的駕駛技巧,肯定是應付考試的干貨。不過,自己買車后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在老司機的生涯中,開車上路的突發情況非常多,知識是死的,開車的技巧才是活的。所以,拿證后的話,有些開車知識就需要還給教練了,本文要說的就是:駕校學的這9個知識點,拿證后趕緊這樣糾正過來,不然后果很嚴重。 1、教練說停車先踩離合,再踩剎車,實際上,在日常開車中,我們應該先踩剎車后踩離合。很多人應該還記得,在練習科目三時,教練會要求大家先踩離合,再踩剎車,降擋后即可再次松抬離合起步,這樣能有效減少熄火的概率。不過,先踩離合的話,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傳動雖然處于分離狀態,但發動機會處于怠速的情況,真空助力器的阻力效果也會下降,這樣會導致剎車距離變長,買車后這樣操作,很容易發生追尾事故。 2、教練說打方向盤要快,要猛,應該大家還記得“壓餅”和“倒車入庫”的時候,教練吐沫橫飛說“快點打”,這個目的當然是為了讓學員適應考試的制度,須不知,買車后這樣操作的話,阻力系統極易受損,如果轉彎的時候這樣操作,很容易發生甩尾甚至翻車的嚴重后果。所以,這樣的陋習必須要還給教練,讓他去“禍害”別人。 3、教練經常要我們把座椅調到最前面,恨不得讓我們咬著方向盤開車,這樣的目的當然是方便大家觀察引擎蓋的那條線,還有就是方便過單邊橋,實際上,我們買車后座椅靠背過直或坐墊太靠前都不利于駕駛者的安全,一旦發生車禍,極易容易造成二次損傷,同時也很不利于駕駛過程中的連續操作,很容易讓方向盤卡滯,從而引發安全事故,正確的姿勢應該是調節到坐姿舒適的狀態,同時左右扭腰方便利索。 4、方向盤打死,轉向機和其液壓系統容易發生報廢情況,經常有教練雙手叉腰大聲喊“向左打死、向右打死”,原則上能讓學員機械化應對考試規則,但如今的汽車多采用液力或電子阻力轉向器,經常打死方向盤更加容易損壞轉向系統,而且時間一長,方向盤會有異響,卡滯的現象,影響指向的精準性,也不利于行車安全。 5、低轉速加擋 ,很多教練會說“車一動就換二檔,盡量早加擋”。甚至很多老司機也會這樣認為,“低轉可以省油,對發動機也好”,實際上,如今的發動機技術不需要進行低轉速來保護,如果發動機長時間在非正常的低轉工作狀態下工作,內部機件的負荷和磨損自然增加,極易造成更為嚴重的積碳現象,改為在2000rpm至3000rpm時加擋較為合理。 6、停車就用力踩剎車,在倒車入庫的時候,教練會要求大家使用倒擋,為了教學方便,他就會要求大家用力踩剎車,踩爛都沒關系,但是,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比如說后車追尾,車主自身翻車。雖然有防抱死制動系統,有點的時候能獲得最大的制動力及更短的制動距離,但這屬于非常緊急的情況才能一腳踩到底,不然的話,需要剎車也只能點剎,提前減速行駛等。 7、抓緊方向盤,到了路考的時候,教練會說出很多啼笑皆非的小故事,“某某某本是老司機,各方面駕駛技術都好,一只手抓著方向盤熟練開車沒過,美女學員雙手死死地抓方向盤,生怕壓到螞蟻反而過了”。所以,教練為了防止學員“自以為是”,都要求學員抓緊方向盤,實際上,在通過一些非常顛簸或者易滑路段,老司機會左右稍微來回調整一下方向盤,目的就是增加車輪的抓地力,不易翻車。 8、對于起步的話,教練一般會說:打著火之后,踩下離合,掛一擋,然后慢慢松離合,直到感覺車子抖動后(即達到半聯動狀態)穩住離合,然后松手剎,等車子慢慢走起來之后,慢松離合,再加油門。實際上,我們應該這樣做才對:在起步時可以適當的給點油,讓轉速高一點再慢松離合,不用非等離合松完了才能加油。很多駕校的教練車是和我們平常的家用車的怠速調教是不一樣的。家用車如果起步不踩油門很容易熄火,而且起步很肉,所以起步階段,油門和離合器需要配合使用,不然容易溜車,嚴重的話會發生刮擦現象。 9、別看車內后視鏡,現實:難以觀察車后情況,無論是駕校學車還是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機后,都很少會關注車內后視鏡,僅僅只重視車外后視鏡,甚至在后擋風玻璃處塞滿各種物品。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后方視野,車內后視鏡絕對是個好東西,還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學車也誤人!拿證后,快把9個駕駛技巧還給教練,不然后果很嚴重。 結束語:總的來說,教練只是幫助大家拿證的老師而已,真正使用的駕駛技巧和心得,來源于自己日積月累的體會和總結,不知道大家還有哪些補充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曝光”那些年教練教給我們的錯誤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