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藍字關(guān)注趙老師 點擊右上●●●可在看 每早8:30與你道早安 還有轉(zhuǎn)發(fā)和星標?? 近期韓國正式施行了一項關(guān)于禁止欺凌的修正案,而一講到欺凌,我們可能會下意識的想到學校,想到近期看到網(wǎng)絡(luò)上的大大小小的欺凌案件,但是,這則法律針對的是職場欺凌,原名為《禁止職場欺凌法》。 《禁止職場欺凌法》:除了在辦公室和工作地點之外,在SNS、出差地點、聚餐場所以及私下見面時出現(xiàn)類似的行為,也將被認定為欺凌。受欺凌者或者目擊者可以對欺凌者的不當行為進行申報和起訴,公司方面若對申報者和受害者采取解雇等不利于受害者的處分,將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17.4萬人民幣)以下罰金。 當曾經(jīng)那個對你叫囂打罵的小霸王如今長大成人,可怕的是他和你還在同一個公司…… 什么是職場欺凌? 簡要說來就是個人在公司中被他人(上司或同級)欺負,包括被孤立、侮辱、針對、忽視職責等,由此造成了身體、精神或情緒上的痛苦,這類行為均屬于職場欺凌。 職場欺凌其實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在國內(nèi)甚至是亞洲,超過50%的人都選擇不將這類事情公布和上報,一是怕有損自己在公司的人際圈和名譽;二是將欺凌誤認為是領(lǐng)導對自己的“關(guān)注”;三是不知如何解決這些事情……所以國內(nèi)即使欺凌事件頻繁發(fā)生,卻一直沒有受到公眾的重視。國外遭遇職場霸凌的的數(shù)量同樣很多,歐洲有83%的人聲稱在職場上曾在精神和肉體上受到欺負,這個比例要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但投訴與公開表達的比例也最高。 頻頻發(fā)生的欺凌行為,會不會勾起你小時候被“胖虎”支配的恐懼?上學放學被圍追堵截,身上的零花錢永遠是還沒拿熱就被搶走,書本永遠是破破爛爛的,父母以為你是勤于學習,只有你自己才明白它們經(jīng)歷了什么。隨著年齡慢慢變大,那些支配你的惡霸也漸漸走遠,你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可定睛一看,這才發(fā)現(xiàn)公司里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熱心同事”,ta們熱于聽你的八卦,你的故事,美名曰關(guān)心體貼,一旦事有變故,第一個轉(zhuǎn)頭跑走的就是ta們,冷不丁地還要在后面幸災樂禍,嘲諷你的天真無知。 我怎么知道這是不是欺凌? 很多新人初來乍到,會誤把“玩笑”當玩笑,就像一些陰陽怪氣的嘲笑諷刺,如 “等你做完這些事,那估計我們公司都倒閉了”,或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以及使用羞辱性的話語等。 你以為這只是公司同事打招呼的方式,于是就沒有計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人在和你重復這些“玩笑”,之后還散播你的謠言,甚至無緣無故的指責你,讓你背黑鍋或者轉(zhuǎn)移你的工作成果等等。待你發(fā)覺事有不對之際,已是惡意彌漫之時。 更多的時候,欺凌者并不會展示強烈的敵意,ta做出的也許只是一個白眼、輕蔑的一瞥、或一聲不屑的“切”,這些細小的、不清晰的言行舉止,常常意味著欺凌的開始,但正是因為欺凌的表現(xiàn)太瑣碎,很多人意識不到它的存在,換言之,是意識不到它的嚴重性。 我們常常分不清“職場欺凌”和“強有力的管理風格”之間的區(qū)別,尤其是當你的上級是欺凌的實施者時,Ta的斥責、辱罵、強硬的工作態(tài)度,都可能被合理化,受害者可能會認為“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對?”,然后陷于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huán),可一旦欺凌被解釋為“做錯事后的合理懲罰”,它就很難再被反抗了。 說個身邊的例子,A是我高中要好的朋友,她性格非常活潑,直率,在班里也是交際花,樂于和別人打交道,有很多朋友。上班十年之久,2016年我偶遇她,發(fā)現(xiàn)她變得悲觀憂郁了,眼神交匯時都是小心翼翼的,說什么話都要停頓一下,仿佛思考了很久才敢說出來。飯后小酌,興起,她這才流著淚告訴我她這十幾年在職場上吃的苦。 研究生畢業(yè)后的A入了一家有名的外企,因為項目做得不錯,在公司里也小有名氣,領(lǐng)導也很喜歡她,只是偏偏大她一級的女上司是個笑面虎,人前稱好,人后針對,想盡辦法捉弄A,先是敗壞了她的名聲,后又中止A的項目,甚至直接把某一重要合作項目的失利怪在A的頭上,久而久之A也無力反抗了,只能順著女上司的意思走,過的很卑微,按她的話說,每次上班都像是上刑,上班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墳墓。 作為員工/老板,你會怎么應對? 如今我自己作為公司的管理層,經(jīng)常會留意公司里面大大小小的人際關(guān)系,在平時接觸學員時也會了解到一部分人是因為公司氛圍不好所以想通過考MBA提升學歷來跳槽的,于是我通常會順著這個話題提出一個問題: 你會怎么應對職場欺凌這種事情? 這類有點敏感的話題不常出現(xiàn)在院校的面試之中,但是也確實有學員被問及過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曾經(jīng)他在自己出彩的申請材料中提及過自己的遭遇,簡要來說是職場新人被打壓之后強大起來反敗為勝的故事,最后他順利拿到了清華的提面優(yōu)秀并被錄取。 而如今,無論是個面還是組面,院校的出題方向越來越偏向個人的經(jīng)歷和主觀想法,例如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近年的申請短文: 2020年短文真題 1、分享一件兒時最讓你或家長自豪得意的事情。為什么? 2、現(xiàn)階段讓你最恐慌的事情是什么?為什么? 3、你以后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2019年短文真題 1、你曾經(jīng)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么? 2、你對你的現(xiàn)狀滿意嗎?為什么? 3、如果中獎1000萬,你要怎么花? 所以趙老師今天就“職場欺凌”這個話題展開,提出幾個思考的點,可作為面試時的思考素材: # 作為員工 # 1.端正自己的意識 承認被欺凌并不容易,尤其是對于男性來說,好像這是示弱的表現(xiàn),受害者普遍會產(chǎn)生自責和恥辱感。但你要認真地告訴自己:我已經(jīng)盡到了自己的職責,我值得被尊重和對待,如果我遭遇了這類事情,我就是正在被欺凌! 2.不要表現(xiàn)的太與眾不同,也不要太不合群。 3.與有欺凌傾向和喜歡聽八卦的人保持距離,盡量少參一些是非話題中,也不要把自己的私人生活過多的透露給這些人。 4.工作之后需要找到能夠傾訴的對象,是你可以信賴的人,以此宣泄你心中的憤懣或者給你提意見。 5.記錄下你認為對方欺凌的行為,最好能留下證據(jù)。 …… # 作為管理層 # 1. 意識到職場欺凌的危害性,要隨時提高警惕,在欺凌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能夠識別出來。 2. 及時制止。如果欺凌正在上演,一定要阻止。堅定地和受害者站在一起,指出并制止施害者的言語和行動的不合理之處。 3. 建立反饋渠道。給受害者創(chuàng)造安全的環(huán)境,讓他們通過匿名或者面對面的方式,反映他們遭遇到的一切。鼓勵他們進行心理建設(shè)。 4. 逐步建立平等友好的企業(yè)文化。趙老師認為這個是尤為關(guān)鍵的,日常監(jiān)督防范這類事情的發(fā)生,不如一開始就杜絕欺凌,提前給員工們打好防疫針或者營造一個好的氛圍,這點比任何你后期的中止方法都要直接有效。 …… 上個月,趙老師去北京與A見了一面,這一次發(fā)現(xiàn)A又變得不一樣了,過去的喪氣和憂郁都消失了,精致的著裝打扮和優(yōu)雅的舉止談吐滿滿的都是自信,短短幾年時間仿佛重生了一般。A還打趣地說到自己過去就像一只小白鼠,任人擺布,也不懂反抗。 如今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拿下了很多大項目,得到公司重器,今年剛從北大MBA畢業(yè),下半年就要派往德國分公司學習,在學MBA期間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又有涵養(yǎng)的人,開闊了自己的眼界。雖然沒有跳槽,但是A現(xiàn)在在公司已經(jīng)可以獨當一面并反過來管理當年那個女上司了。再按A的話說,你不能想象以前在你面前趾高氣昂的她,現(xiàn)在對你俯首帖耳的樣子有多么諷刺和戲劇,好像生怕我明天就讓她下崗了。 最后,A從容的一笑,說了一句我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可我不是她,我不會選擇讓這個惡一直循環(huán),就算我某天開除她,也是因為她無法給公司帶來任何價值了。” 從她風輕云淡的描述之中,我看到了作為成功人士的大度和理性,更是進一步領(lǐng)悟了自律、自省和自學的深刻含義,如果我們無法改變目前這個環(huán)境,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走向另一個更好的地方,所以不要再問趙老師考MBA有什么用,目光短淺的人總是看在當下,唯有遠見之人才會舍得給自己的未來投資。 欺凌者必然可惡,卻不及你自暴自棄來的可憐。 UCLASS “投資”MBA,投資你的未來 |
|
來自: 昵稱6704498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