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為了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一千六百多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去,到邊疆去,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今,50年快過去了,這段如歌歲月,早已成為知青們特有的記憶。當回看這組珍貴的老照片,會有哪些情感,在你的心中泛起? 《我們這一輩》這是一首非常傷感的經典歌曲,讓人震撼。歌聲帶著呼喊,那是真情實感的宣泄,難忘的是酸甜苦辣滋味,是一首好歌。 聽著唱著,我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代,猶如聞到了那泥土的芬芳,勾起了那段歷史的回憶,清晰的記起了那艱難困苦的蹉跎歲月。 《我們這一輩》是我們這一輩的真實寫照。文革期間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有著復雜的社會背景和政治原因。作為歷史,它已經成為過去。然而,歷史瞬間的一頁它畢竟是整整一代知青譜寫的。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懷著對祖國的熱愛,滿腔熱血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把最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廣闊天地。 我們這一輩,人生坎坷,經歷的苦難太多。為生存,下崗,失業,獨生子女教育種種難題而煩惱。生活雖苦,但活得很充實。吃苦受累那是皮肉之苦,強筋健骨算是受益終生。六年的鍛煉,磨練了意志,學會了堅強。 我們這一輩,年輕時吃了不少苦。還好,現在有幸趕上了信息時代,能和青年人一樣用手機和朋友交流,上網游覽世界,寫博客,寫微博。手機視頻。信息不想寫了,就發微信,這樣的好日子讓我們也趕上了,也就沒啥好抱怨,因為我們這一輩正像歌詞說的那樣'學會了忍耐,理解了后悔'! 凡是有過知青經歷的人們只要看到這些看似遙遠、可又感覺十分熟悉的畫面,就會勾起好多人對當年那段知青生活的回憶。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一組系列知青宣傳畫,再次回顧、了解那個年代青年人。 '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四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人們的心里,一生都難以忘懷。下面的幾幅油畫,給人們留下了真實的歷史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