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標志著煤礦智能化建設上升為一項國家層面的重點工作。 已形成國家和地方多層面同步推進格局 河南省2019年9月以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形式印發《河南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這是首個省級政府層面推進煤礦智能化的政策文件。 今年5月,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山西煤監局等8家單位聯合印發《山西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意見》,提出以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引領,以智能裝備和大數據為手段,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以產業政策支持為保障,以效率變革和生產方式變革為目標,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 此外,山東要求,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大型礦井、沖擊地壓礦井等必須率先實現智能化。 先進與落后煤礦間的差距不斷拉大 近年來,各大型煤炭企業對智能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已形成合力。 國家能源集團已在神東和寧煤等礦區實施11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并計劃在今明兩年建成5個智能礦山示范工程和20個一流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中煤集團規劃,2020年和2021年分別各建12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陜煤集團今年計劃建設20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新建21套快速掘進系統。 山東能源集團去年以來累計投入“智慧礦山”建設資金48.6億元,建成自動化、智能化工作面70個,減少采掘一線用工6967人,原煤全員勞動效率提高9.6%。 兗礦集團已編制智能礦山三年建設規劃,計劃投資40億元高標準建成20個智能采煤和15個智能掘進工作面。 最終實現智能化的路徑各不相同 來源:中國煤炭報 編輯:董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