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與問題分析? 一、背景?當我們在關注農民工問題,關注“80后”成長歷程,關注社會發展、城市變遷時,我們的目光是否錯過了他們?他們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雙親,是失去老伴獨留空房的老人。他們是數目不斷增長的龐大群體,他們在城區各處靜靜地生活,數著日子盼兒女回家,守著電話等兒女的問候。?因為孤單,面臨著很多問題:生活無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時妥善治療、抑郁煩悶的情緒無法排遣。他們被稱作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已成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的生存現狀已成為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城市中空巢老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是怎么樣?有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本文研究主要內容。本文主要利用文件綜述法,采訪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進行論文編寫。由于家中有親戚在社區居委會工作,以下采訪資料均來自于此。?二、課題研究主要內容:?花苑社區位于桂城南邊,東至寶翠南路,南至桂城中心村交界處,西至天佑六路,面積約1.5平方公里。社區有舊的小區花苑廣場、桂興住宅區。新的有鹿璟村、御景城市花園,還有一個商住結合的桂南名都小區。居民住宅樓178幢,住戶約有6000多戶,總人口約13000多人,其中60歲的老人有1350多人,老齡人口占社區總數11%?9月24日起,圍繞著老年人在生活物質、情感、身體和醫療狀況等問題,分別對南海桂城花苑社區居委會的10戶老年人進行采訪上門調查。以下就列舉其中的幾個案例:?1.具體采訪對象:?案例1?鹿璟村小區的關德全?關伯今年65歲,有一兒一女,是一個國企退休的老職工,現在和老伴劉姨一起居住在鹿璟村的一廳兩室的商品房里,兒女則分別在怡翠花園和保利星座那里買了房子。通過交談了解到關伯對自己的生活現狀還是很滿意的,每個月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而且兒女逢年過節也給了不少的錢。平時關伯的主要活動是每天早上和以前的舊同事去喝喝早茶,跟著和老伴一起到市場買菜,下午就到小區的公園里下棋、聊天,然后就到花苑幼兒園去接小孫子。晚上吃完飯后,就跟老伴劉姨去散步。關伯還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是很喜受下廚煮飯的,所以兒子和兒媳每天晚上還是回來吃飯的,至于女兒就是每個周末有時間的話就一起聚聚吃飯。最后,關伯說,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醫療問題,雖說現在有醫療保險,但醫院的普遍報銷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并沒有做到五成報銷,而且門診還要定點,我覺得每一個醫院都有自己比較好的優勢,如果跟禪城一樣,取消定點門診,對于我們老人來說,那絕對是一件好事。? ?案例2?花苑廣場新區的許秀蓮?許奶奶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太太,獨自居住在一套商品房,她丈夫原在臺灣,現已去世,她的子女都在外工作。大約是調養得當的關系,老人身體還是很健康的。老人的生活比較殷實,不愁吃穿;家里十分整潔,因為她很愛干凈。當我們問起她是否滿意現狀時,她很無奈地笑笑,說:“我哪里圖什么富貴?只要和孩子們平安快樂在一起啊,人老了,只求能享享兒孫福。”老人表示她非常想念在外頭的兒孫們,她向我展示了她孫子的照片,臉上滿是笑容,可轉眼又有一種愁緒籠罩眼睛,她說他們已經好久沒來了。?????這位老人享受著充實的物質生活,卻感到心靈的空虛。只因為親情的距離太遠了。對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而言,看看自己的兒孫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這就不得不讓我們反省,作為小輩,我們連這點愿望也不能讓他們滿足嗎????空巢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老人希望用一切換來珍貴的親情。老人們通常喜歡小孩子,他們愿意把小孩子當作自己的親人,也許只有年幼單純的孩子肯傾聽他們的訴說,這也正反映出我們人心的悲哀。??2.存在的問題?(1)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獨感。?步人養老階段,老年人交流的對象多是一些老相識,孤單時更多是與他們交流、向他們傾訴,子女多忙于工作。反映了老年人生活的寂寞,與年輕人缺乏交流。??(2)老年人生活單調。?走訪中發現,由于西部老年人文化素質不高,經濟水平低下,以致缺少豐富的娛樂活動。只有少數人選擇打牌下棋、聽戲、看電視等娛樂項目,同時大部分養老院等福利機構的娛樂設施也不完備。大多數老人表示,只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會參加體育鍛煉。隨著老年人社會責任及家庭責任的相對弱化,使得他們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和多余精力,而相比較于他們單調的娛樂活動,這就使得他們更缺乏集體歸屬感。???(3)缺乏照顧、經濟問題重和看病難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負擔。?對于身體健康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由于身體機能不斷減弱,離不開家人的關心、照顧。更何況患有疾病的老人就更加需要有人在身邊照顧。這不僅給老人帶來極大的精神痛苦、心理負擔,還帶來了極其沉重的經濟負擔。???(4)老年疾患令人擔憂。?老年階段是疾病的高發期,有些疾病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如腦動脈硬化,使腦組織供血不足,使腦功能減退,促使記憶力減退加重,晚期甚至會發生老年性癡呆等。還有些疾病,如腦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產生悲觀、孤獨等心理狀態;患有老年抑郁癥的老年人,生命都受到極大的威脅。???三、解決城市空巢老人養老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空巢老人的日漸增多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引起了蘇州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老城區已經采取了不少措施主動應對這一狀況,但依然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針對城市空巢老人養老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特提出如???下對策建議,供政府及相關部門決策時參考,希望能夠對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生 活質量有所幫助。???1.不斷完善城市的養老保障制度??在基本養老保險這一塊,要切實保證老年人口的養老金增長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夠共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尤其要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在配偶遺屬補貼、社會老人補貼等方面,也要?適時不斷提高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這些收入來源生活的老人能夠維持起碼的基本生活。?2.重視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及醫療服務??老年人口的身體狀況決定了他們對醫療社會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如年輕人)?,而與此同時,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又使得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這就導致了老年人口的醫療需求日益增大。如以藥物的消費來看,老年人口消費了市場總藥物的25%。就中國目前的情況而言,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尚未定型的背景下,設立專門的老年醫療保險制度顯然并不可行,但提高老年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此外,目前中國應繼續大力推進城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部分醫療衛生資源向社區的轉移,從而增加社區老年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能力;而社區對老年人口提供的醫療服務應是全方位的,它不僅應包括疾病的治療,還應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務,如醫療咨詢、對疾病防治的大力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護理知識等。?3.加快社區照料服務的發展??政府應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能夠享受到社區提供照料服務,政府買單的老年家庭數量極少。因此,政府應考慮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狀況,放寬實施免費服務的條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獲益,比如可以考慮將夫妻一方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空巢家庭納入其中。政府也可以考慮適當增加免費服務的數量,以使社區免費照料服務確實有助于提升老年家庭的生活品質。???4.關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藉方面履行贍養義務,常回家看看,多關心老人。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和社會公眾(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鄰居)?加入到為空巢老人服務的志愿者行列中來,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加強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及場所的建設。要想方設法增加社區的文體設施及場所的建設(尤其老城區更要這樣),要動用政府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力量。社區現有設施和場所也要充分利用,不能成為擺設。轄區內各單位的老年服務設施也應面向社會,提高利用率,盡可能地向所有老年人開放。?再次,社區要經常組織開展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活動形式要盡可能豐富,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較多老人的需求,將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區中來,社區也才能夠取代單位成為空巢老人新的精神支柱。?最后,社區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充分發揮主動性,了解社區空巢老人的基本情況,多多關心和探望他們,尤其要經常探望那些因種種原因不常出門活動的空巢老人,了解他們的需求并盡可能予以幫助。要特別關心獨居空巢老人。 |
|
來自: 昵稱27822060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