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四望亭,位于江都縣學街的東首,汶河路的西側,關于其始筑年代,一種說是在南宋的嘉定年間,一種說是在明代的嘉靖年間。 關于第一種說法,據《萬歷江都縣志》一書引宋代的《寶佑志》上記載:“四望亭在州治南,寧宗嘉定年間,特授直寶謨閣、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崔與之建?!?,說的便是這座“四望亭”的修建背景。 關于第二種說法,據《乾隆江都縣志》記載,該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并且在清康熙、雍正年間均曾進行修葺,該亭原名“文奎樓”,后更名為“魁星閣”,是當時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 而關于現今這座“四望亭”,是在清咸豐三年,即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軍攻占了揚州,將領林鳳翔、李開芳率軍北伐,曾立昌則留守揚州,于是便“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稱四望亭。 該亭為磚木結構,八面三層,攢尖式瓦頂,底層四面皆有拱門與十字街道相通,故也有“過街亭”之稱。 該亭的第二、三層圍以古樸的窗欄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區附近景色可一覽無余。 亭的每層亭檐都有八個飛角,三層共24個,每個飛角都掛有風鈴,風吹鈴響,聲調悠揚。 關于“四望亭”,民間還流傳一首“四望亭,三層閣,讓在亭上探馬腳,馬腳到,吹角號,打得清軍往回跑。揚州城有紅頭軍,嚇得清兵不敢到?!钡母柚{,而且四望亭也是中國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美中國古建筑之“中國古代名亭”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筑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