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空間擁塞的問題 “快速診斷,快速處方,快速見效”是醫書沒有教的,也是大家亟需學習的。個人向來就不主張死背書本上的知識,20多年前,便提出“去除病名”的理論觀點,先“尋找病因”,再來解決疾病。時至今日,仍堅守此一信念。病名,將會框住醫者的思維,醫療的方法也將受局限,即便確診為肝癌、肺癌,但也沒法治。如何尋找治療的方法,才是關鍵。當然,癌癥不易治愈,尤其中晚期的癌癥,零期到中期治愈幾率還大有希望,康復理療院也治了上百例的癌癥,病歷尚保存著。許多痊愈的患者活了十五年以上,目前仍在觀察中。因此,不要被病名局限住我們的思想,病名是人體得病的結果,醫者應該尋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結果,再將各個組合的因素擊破,問題就解決了。通過臨床認識到癥狀是關鍵,不同的疾病,但有些癥狀是相同的,這些也是我們著眼的地方。例如,許多疾病都出現腰酸背沉、頭痛、心慌、納差胃痛,大便發生異常,絕大部分的病都具備這些癥狀,因此我們要研究發現“人體空間”壅塞的問題。 去除病名尋找病因 研究探討舌苔時,特別是出現鏡面舌的病不好治。當病重時,絕大部分出現鏡面舌,都出現紫紅色、紅色鏡面舌,舌上無苔。傳統醫學講營衛氣血時,尚未認識到細胞內外,當逐漸認識到傳統醫學之營衛氣血就是胞內胞外,及確定將細胞作為中西醫共同特點時,許多疑問便獲得解決了。突破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鴻溝,融合一起了;尋找疾病解決病癥過程中,發現中西醫理論并無矛盾之處,皆是建立于細胞基礎上。如此一來,鏡面舌就好解決了,舌質光滑無苔是細胞不開合,如果細胞開合了,胞內東西分泌出來了就有了舌苔了,便有解了。 傳統中醫講的衛氣與營氣,西醫理解不了。細胞內為營,細胞外為衛。西醫以細胞為理論基點,講細胞開合吞吐。中醫沒講細胞,講消化吸收。實質上,消化吸收和吞吐一樣,消化在胞內運作,吸收在胞外運作;胞內出去了,胞外進來了,也就是說,吞吐與消化吸收的功能是相同的。所以,去掉病名尋找病因,從細胞開合、消化吸收入手,什么都解決了,就這么簡單。此外,傳統醫學尚提出了“升清濁降”之觀點,就是細胞在開合吞吐后,在空間的物質之升與降問題解決了,人體的疾病就解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