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隨快樂牛媽,健康快樂育娃! 大家好,我是妙手蓮華@快樂牛媽,一位受益于中醫育兒理念和正宗小兒推拿的普通媽媽,我深深的了解媽媽們的不易和艱辛,因此,我內心一直有一個心愿,希望通過媽媽們的共同努力,能夠讓中醫育兒的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能夠讓正宗的小兒推拿技藝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還沒有過年,群里已經有好多嘔吐咨詢,可以預知,春節臨近,家庭聚餐肯定多,全家在一起團聚都很高興,也就對孩子的飲食管理放松了,飲食不節制,各種零食都給孩子吃,三餐也不能按時吃、食物忽熱忽冷、暴飲暴食,此病必然高發,今天提前來和大家聊聊吃出來的嘔吐,如何判斷,怎么應對。 為什么說孩子的嘔吐多數是吃出來的? 其實嘔吐和發燒、咳嗽一樣,通常也屬于人體的自動防衛行為,可將有害物質從胃排出人體從而起保護作用,也常出現在疾病狀態下。中醫認為嘔吐是胃氣上逆的表現,胃氣以下行為順,當脾胃功能出現異常時,胃氣就會不走尋常路,出現嘔吐。 對于孩子的嘔吐癥狀來說,多是飲食不當引起的。另外,由于孩子的生理特點是脾胃的功能不夠強健,吃多吃雜或者生冷刺激,孩子都容易出現嘔吐。工作室見得最多的就是這類嘔吐。 比如新生兒期喂奶過多,奶的配方不當,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嬰兒及幼兒一次進食量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現在很多家長總擔心孩子沒營養,過量的肉蛋奶,大量的水果,還有各種零食,總覺得孩子沒吃飽,強迫、利誘孩子多吃飯,這都是損傷孩子脾胃,引起孩子嘔吐的病根。 怎么判斷孩子的嘔吐是吃出來的? 首先,孩子在嘔吐之前有過度喂養的經歷,從上面媽媽們的交流分享可以看到,嘔吐前通常是吃了如下食物:油炸的(油條)、甜膩的(吃了蛋糕)、滋補的(過多的肉蛋奶)、生冷的(水果、冰激凌)等。來工作室推拿的孩子,嘔吐發燒的,很多都是參加家庭聚會、生日party等吃多吃雜導致的,也有平時喂養過度導致頻繁嘔吐。 其次,過度喂養的孩子不僅會有嘔吐的癥狀,還可能會伴有如下癥狀: 1)舌苔變厚 舌苔是胃中之“氣”上呈的結果。主要反應人體內邪氣的類型與胃氣的盛衰。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干濕適中,不滑不燥,舌苔厚,通常表明孩子積食了或者體內濕氣重。 2)口臭,嘴里有味 乳食積滯于胃脘,往往先發生口臭,特別是晨起口臭口酸,臨床稱此為高位停食。有這種現象時,可減食或暫停進食,以利于腸胃功能的恢復。 3)肚子鼓鼓的 飲食停滯腸胃后,肚子就鼓鼓的,這種腹脹就是吃出來的,吃的太多或是吃的難以消化。 4)手心熱、肚子熱 吃的過多過雜或孩子脾胃功能弱的時候,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造成飲食停滯、積久化熱,從而出現手足心熱、腹部發熱的現象。 5)可能還伴有發燒、咳嗽、扁桃體腫大、嗓子紅腫、腹瀉等其他癥狀。 吃出來的嘔吐怎么應對? ![]() 既然是吃出來的嘔吐,飲食的調整更顯得重中之重,有些積食嘔吐的孩子通常還伴有厭食,家長不用過度擔心,那是孩子脾胃功能的自保機制。 生病期間,停止肉蛋奶水果等難以消化的食物攝取,中醫講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其實忌口就是對脾胃的養護,通過忌口杜絕了對脾胃的傷害,脾胃負擔小了,運化能力增強我們吃簡單的食物、少量的食物就可以轉化出身體所需的所有營養。 嘔吐是需要短暫禁食,然后清淡飲食,往往父母因看到小孩嘔吐,慌了手腳,覺得小孩可憐,所以當嘔吐完畢后,又急著喂他吃東西,結果又引起第二波的嘔吐(可能吐的比吃進去的還多!)。其實,對于嘔吐最好的處理是暫時先禁食四至六小時,包括開水、牛奶都不喝,等待嘔吐反應過去。 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的效果看似簡易,實則要求嚴格,學員可以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傷食吐、或消食導滯或積食發燒(積食嘔吐伴有發燒)、或清熱利濕(濕熱重的時候)等穴方推拿。非學員可采用以下體穴輔助應對。 嘔吐的體穴即使單用,效果也非常好。 推胸降氣 順摸腹 刮天柱骨 推背 董氏特效穴 土水穴 土胃穴 四花穴 除了嘔吐穴位的應用,平時要健脾推拿。強化脾胃的運化功能。我們學員中有一個孩子就是連續嘔吐一個月,幾乎每周都嘔吐,通過忌口加上健脾推拿就恢復了。 注意:以下情況請及時就醫 當然,嘔吐的原因很多,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腸道梗阻等也能引起嘔吐。需要注意的是,腦部疾病引發的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并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志異常、劇烈頭痛、頭暈;膽汁常提示十二指腸壺腹以下腸腔有梗阻時嘔吐物常呈黃綠色;如果吐出的是鮮血就是上消化道的動脈出血;如果是紫褐色的血,則是靜脈出血;如是咖啡色吐物,說明胃內有陳舊性出血。遇到以上情況請及時就醫。 編輯排版|@蓮華媽媽 作者:快樂牛媽(妙手蓮華發起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