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區,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使得我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是世界上季風現象最為顯著的區域。我國的東部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典型的區域,從南到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每年夏季時,我國東部地區盛行來自海洋的夏季風,給我國帶來豐富的降水,我國東部地區進入雨季。從降水的類型來看,在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和氣旋雨中,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主要類型是鋒面雨。 從鋒面類型來看,可以分為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三大類,冬半年多以冷鋒天氣為主,而夏半年多以暖鋒天氣為主,而在冬夏季節轉換的春秋季節,就有可能由于冷暖氣團勢力相當,從而產生“準靜止鋒”。比如,位于我國東部地區的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地區,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都會迎來將近1個月時間的陰雨天氣,我們稱為“梅雨”季節,其產生原因就是冷暖氣團勢力相當,在這一地區拉鋸,鋒面雨帶長時間停留造成的。 對于生活在我國江淮地區的小伙伴們來說,一年中最不舒服的時候就是“梅雨”季節了,梅雨時節這種潮濕悶熱的感覺,就像是長時間呆在桑拿房里面,讓人不停的出汗,而且由于空氣濕度大,汗水長時間都不會干。所以,我想現在江淮地區的小伙伴們肯定希望梅雨季節能夠快點過去,這里主要涉及的省市包括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和浙江等地,那么,目前盤踞在江淮地區的梅雨帶怎么樣了呢? 根據最新的全國降水量預報圖來看,6月17日20時至6月18日20時,降水雨帶的位置相對偏北,雨帶呈西南東北走向,降水中心區域分布在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和江蘇等省市。在梅雨主雨帶分布的地區,多會迎來強降水,部分地區的降水量甚至高達50毫米以上,局部地區甚至高達100毫米以上。在短時間內的強降水,會給丘陵山地地區帶來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而對于地勢相對低平的平原地區,會帶來暴雨洪澇災害,目前許多地區已經發生了洪澇災情。 隨著梅雨雨帶的位置相對偏北,使得位于梅雨帶以南的江南地區,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等省份,以及緯度更低的福建和廣東等地,這些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好,出現高溫天氣,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在35℃以上,出現干熱天氣,要注意防暑降溫。那么,隨著梅雨帶的北移,接下來梅雨帶會不會繼續往北移動,從而離開江淮地區呢?雖然今天梅雨帶位置偏北,但是梅雨是“準靜止鋒”,也就是說并不是絕對靜止的,梅雨帶是在江淮地區之間來回移動的。 所以,到了6月19日之后,梅雨降水帶的位置又會往南移動,分布到長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區,也就是說江南地區又會迎來新一輪的降水天氣,大家還要繼續忍耐桑拿天氣。不過,今年入梅的時間對比往年是相對偏早的,今年我國入梅的時間大約是5月底,比往年大約早半個月左右,隨著副熱帶高氣壓帶勢力的增強,今年也有很大概率會提早出梅。如果按照往年梅雨季節大概持續1個月左右的時間來推算,到了6月底很有可能出梅。如果,今年提早出梅,那么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時間會比正常年份長,有可能迎來“伏旱”天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