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郭京飛飾演的余歡水,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工作不如意,被上司鄙視、被徒弟看不起,在公司里活得一點尊嚴都沒有。家庭要解體,老婆給他戴“綠帽子”,被岳父全家瞧不起,在兒子面前也沒個當爹的樣子。 父母沒溫情,媽死了,二婚爹總惦記從他這兒敲筆錢貼給繼子作彩禮。朋友坑拐騙,當他“二傻子”,欠了錢不還,耍得他團團轉。 中年人的窩囊,只有中年人才懂。 很多人都在余歡水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面對領導、妻子、同事虛偽的嘴臉,不得不忍氣吞聲消化這一切。連在雨中哭泣,都無法放聲。 不過網友說,你我皆是余歡水,頭兩集的余歡水。因為隨著結局的到來,余歡水逆襲了。 在得知患了絕癥后,他向死而生,不再窩囊下去。陰差陽錯,他成了見義勇為的英雄,人生到達巔峰。 這或許是該劇所要傳達的真正意義:人到中年,要有重活一次的勇氣。 雖然危機和挑戰接踵而至,但我們依舊可以找到尊嚴與幸福。在眾多逆襲的“余歡水”身上,我看到了中年人這4種優秀品質。 中年突圍 在于內心信念是否堅定 古語云: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意思是說,貧窮不足以令你感覺羞恥,讓你覺得羞恥的應該是既貧窮又沒志氣。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講述了人到中年、人窮志不窮的克里斯·加德納奮斗的故事。 影片開頭,各種倒霉的事,一件接一件降臨到克里斯頭上。 作為一名推銷員,業績不佳以致生活每況愈下,妻子最終無法忍受這種艱難生活,離開他和兒子去了紐約。 為了改變生活,他決定去證券交易所應聘“實習生”,6個月里沒有一點薪水。 最難的時候,沒了住處,他和兒子躲在公共廁所內,門外響起急促的敲門聲,克里斯緊緊摟著驚恐的兒子,無聲啜泣。可他一直咬牙堅持著。 影片最后,歷盡艱辛,他終于獲得了這份正式工作。走在人群里的他,眼淚濕了眼眶,情不自禁為自己鼓掌。 有人說,影片看到這里,很治愈、很勵志。但如果你仔細推敲每個細節,這就是人到中年群像的一個側寫。 當克里斯在辦公室打電話時,你可曾觀察他身旁那些同樣拿著電話未曾懈怠的同事; 當他第一次面試時,你可曾注意到偌大的辦公室里邊每個人都行色匆匆、手忙腳亂; 當他在地鐵里,你可曾留意那些行人又是怎樣的神色疲憊、滿臉倦?。?/span> 中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更不能輕言放棄。有如克里斯一樣,大家肩上扛著艱難與責任,更有一個個無人可以企及又不得不一次次面對的未知明天。 這部電影的主角原型,是全美知名的投資家里克斯·加納,他在回憶起那段往事時說: “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經歷了人們可以想象到的各種艱難、黑暗、恐懼的時刻,不過我從來都沒有放棄。”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希望是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好東西是不會死的。” 好好活下去,你的信念與樂觀,總有一天會得到上天的獎賞。 也許,人到中年,并不是最壞的結束,只是最好的開始。最大不同,在與內心信念堅定與否。 思維變了,一切都變了 有的鳥畢竟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翼太過光輝,當他們飛走時,你會由衷地祝賀他們獲享自由;然而無奈的是:你得繼續在這無聊之地茍且偷生。 這句《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臺詞擊中了無數人。 獄中,老布和瑞德早早放棄了希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已忘記自由為何物,這也是我們多數人的固定型思維習慣。 現實中,很多體制里的中年人也是這樣的狀態。 40歲的姐夫在面臨倒閉的國企公司,拿著月薪4000元的基本工資,職場生活一眼能看到頭,可是他從沒想著去改變,更沒有勇氣去辭職。 慣性是個可怕的東西,他已被體制環境同化,成了溫水里的青蛙。 都說一個人的心智模式決定了他的命運。而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心智模式有兩種思維: 一是固定型思維,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不愿意探索世界,不愿去面對必要的難題。 而成長性思維則能夠不斷發現自己的能力,且積極挑戰解決新的問題,有目標,正性循環。 影片中的安迪是一個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人,當瑞德說要想挖通地道得需要600年時,安迪并沒有因此退卻; 依然默默地按著自己的節奏行事,一次次地做成別人不敢想象的事,最終用19年的時間獲得自由。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不認老,不認輸,從不自我打擊說“我不是那塊料”,他們相信當下就是最好的開始時刻。 2009年,彭于晏與前經紀公司鬧起合約糾紛,事業陷入低谷,沒有收入,還欠下了五千萬臺幣。 就在彭于晏最艱難的時候,他接到了一部戲。為了籌備這部戲,他開始了每天12小時堪比運動員的高強度訓練,就這樣一訓練就堅持了8個月。 單杠、吊環、鞍馬……這些體操員必會的體操項目都學會了。 這部劇就是《翻滾吧阿信》,劇中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如果你人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人到中年,依舊可以逆風翻盤。有時就是一瞬間,思維變了,一切都變了。 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 卻是最好的出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有淵博的知識,看待世界,才會有足夠的思考和判斷力,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拍過很多版本,但要說影視化改編最成功的,還是當屬98年陳小春版。 其中小寶和小玄子之間的兄弟情,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而在《鹿鼎記》之后,“小玄子”演員馬浚偉生活意外陷入了“低谷”。 正值馬浚偉事業攀升之際,母親的病情突然惡化,因并發癥突然離世,而他沒來得及見到最后一面。 之后馬浚偉陷入了長久的自責和內疚之中。抑郁癥、驚恐癥就這樣纏上了他,很難在影視圈看到他的作品。 2018年3月,馬浚偉在社交網站上意外曬出了自己北大的錄取通知書。 除此之外,他不僅考取咖啡師執照,推出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同名電影,甚至還計劃攻讀中醫基礎課程。 有人笑他這是發了神經,老了老了還把自己搞這么累。 他說,有的人可能拿一百萬去買名車買名表,我自己不想花錢買這些,我這兩年所學的知識是有價值的。也是知識,幫他度過了最難捱的歲月。 無獨有偶,在肖申克監獄中,安迪利用自己的數學才華,獲得了待遇上的提升,遠離了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同性戀的騷擾暴打。 后來,獄警們都紛紛慕名找到安迪幫忙,關于理財金融知識,孩子的教育基金等問題,這就是知識帶來的力量,也是一種價值交換。 知識的力量加之自身的優秀,共同構成了中年人在殘酷歲月里的精神源泉,抵御絕望的歲月。 做任何事情 有勇氣就成功了一半 勇氣,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珍貴品質。 做任何事情,有勇氣就成功了一半。 對于李寧來說,到目前為止,他做過的最有勇氣的事不是在世界大賽上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而是離開運動隊,重新開始,到一個小縣城艱難創業。 起初,面對運動休閑商品稀缺的市場,李寧很快便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隨著其他競爭對手相繼入場,公司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阻力。 2012年,李寧公司甚至一度遭遇經營危機。為了度過難關,李寧開始擔任公司CEO,帶領企業走出低谷。 有人將此次低谷和他當年在漢城奧運會上接連失誤遭國人批評做對比,問他哪個更需要勇氣面對? 李寧坦言:“作為運動員,個人的挑戰會大一點,成功也是你,失敗也是你。作為一個企業大股東,一個有決策權的人,是否能平衡好最終往哪走,需要勇氣?!?/span> 正如他在《朗讀者》中所說的:在這個時代,戰士是最需要的。 這樣的戰士并不一定要持槍上戰場,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槍彈,他的武器還可以是知識、信仰和堅強的意志。 人到中年,我們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最壞的結局也不過大器晚成。 人們常說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正是因為有那一二,我們才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有了在黑暗中也要追光的勇氣。 人到中年,生活實苦;你要相信,心之所向,千山萬水,終會抵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