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卓越的成就,在世界美術之林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名家傳世佳作歷盡滄桑保留到今日,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他們分別是:《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五牛圖》、《百駿圖》、《漢宮春曉圖》、《韓熙載夜宴圖》、《唐宮仕女圖》、《步輦圖》、《洛神賦圖》。 (以下圖片請橫屏觀看) 一、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后,歷代莫及。 《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該畫于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畫的后段(長段)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二、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一幅精品之作。 《清明上河圖》畫卷,北宋風俗畫作品。傳世名作、一級國寶?!肚迕魃虾訄D》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藝術水平高超,而且圍繞著它還流傳下來許多有趣的故事。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通過這幅畫,我們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肚迕魃虾訄D》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三、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 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后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后即創作了《千里江山圖》,是一位天才畫家。 《千里江山圖》全面繼承了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突出石青石綠的厚重,蒼翠效果,使畫面爽朗富麗。水、天、樹、石間,用摻粉加赭的色澤渲染。用勾勒畫輪廓,也間以沒骨法畫樹干,用皴點畫山坡,豐富了青綠山水的表現力。人物活動栩栩如生。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四、唐·韓滉《五牛圖》 《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這幅《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5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 《五牛圖》,其用筆之細,描寫之傳神,牛態之可掬,幾可呼之欲出。它的珍貴還在于,中國古代留存今世的多為花鳥人物,以牛入畫,且如此生動者,《五牛圖》堪稱孤品。 五、清·郎世寧《百駿圖》 《百駿圖》,紙本,縱102厘米、橫813厘米?,F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意大利人郎世寧1715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于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栋衮E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百駿圖》是其平生百余幅馬作品中的杰作。此圖描繪了姿態各異的駿馬百匹放牧游息的場面。全卷色彩濃麗,構圖復雜,風格獨特,別具意趣。 六、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于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嬪妃生活。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稱為'明四家' ,亦稱'天門四杰'。《漢宮春曉圖》是仇英重彩仕女畫的杰出代表。此圖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不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七、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絹本,縱28.7厘米,橫335厘米。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八、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唐 張萱 絹本設色 縱52厘米 橫14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搗練圖》唐 張萱 絹本設色 縱37厘米 橫147厘米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簪花仕女圖》唐 周昉,絹本設色 縱46厘米 橫180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揮扇仕女圖》唐 周昉 絹本設色 縱46厘米 橫180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短茖m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過于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它們所表現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征。 張萱、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畫大家,馳譽丹青。張萱在盛唐時畫貴族人物最負時譽,不僅能夠表現上層社會婦女的姿容情態,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畫出'金井梧桐葉落黃'這種宮女被冷落的凄涼情調。周昉出身顯貴,多畫宮廷婦女,其風格為優游閑逸,容貌豐肥,衣榴勁簡,色彩柔麗,獨樹一幟。 九、唐·閻立本《步輦圖》 《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步輦圖》以641年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松贊干布聯婚的事件為背景,選擇了唐太宗在眾侍女的簇擁下端坐在步輦車上,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迎親使者的場面加以繪畫,記錄下了這個歷史性的情節。畫家依靠神情舉止、容貌服飾,生動地刻畫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氣質。唐太宗的威嚴和睦,吐蕃使者的敬畏恭謙、禮儀官的肅穆、宮女們的顧盼,氣氛親切融洽,卻又嚴肅莊重。是一幅成功地描寫古代吐蕃民族地區與中原地區友好交往的歷史畫卷。 十、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 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里的錦繡河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