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 - 卡雷拉將軍湖,南美第二大淡水湖。米羅頓洞穴,大理石巖洞,又名布宜諾斯艾利斯湖。該湖是巴塔哥尼亞的一個湖泊,由阿根廷和智利兩國共享,在兩國分別使用上述的兩個名稱,兩個名稱都得到國際的承認。該湖為冰川造成的冰磧湖,被安第斯山脈的高山環抱,向西通過貝克河注入太平洋。該湖被稱為鱒魚和鮭魚釣魚的目的地,在湖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大理石主教座堂。 加拿大 - 阿爾伯塔荒蕪之地。位于阿爾伯塔省東南部,紅鹿河(Red Deer River)流經了平坦的平原和農田后,在這里經過一系列的沖擊、打磨,形成了深谷等顯著的地貌。在布魯克斯不遠處是省立恐龍公園(Dinosaur Provincial Park)里,陳列著該荒原的地理特征模型,沙漠植物群落,以及恐龍時代遺留下來的殘余剩物。 納米比亞的風之教堂。 南非波克 - 幸運壺穴。這些坑洞都是流水“挖”出來的,它們的形成過程,有點像蛀牙—河床的巖層如果有個小凹坑,水流到這里就會打個漩,形成渦流,渦流把坑不斷打磨擴大,而坑的開口面積越大,就會有更多的河水進來參與打磨過程。直到有一天,巖層承受不住自己的重量,垮塌破碎。巖層上的洞,像個茶壺,人們給這些坑洞取了個好聽的名—幸運壺穴,“壺”指的是洞的形狀,“幸運”是傳說在這些天然的大坑邊走一走,可以帶來好運。 巴西-魔井。巴西馬托格羅索國家公園魔井不是井,是巴西馬托格羅索國家公園中的一個塌陷湖,深37米。湖水清澈,能夠十分清楚看到湖底的石頭以及古老的樹干,當太陽透過縫隙投射到湖面時,湖面上會顯現出一片美得動人心魄的藍,如此純粹。但同樣由于水底自然生態系統的脆弱,想要接近池水具有很大的限制。 加拿大 - 阿爾伯達省賈斯珀國家公園天使冰河。 美國猶他州東南--拉普利嶺,它位于美國猶他州東南,是一個狹長的折疊的背斜,形成約7000萬至5000萬年前。 英國康沃爾郡 - 斷裂控制的利澤岡環,也叫尿滴環,一種周期性沉淀現象酸性物長期滴落并差異化腐蝕巖石形成的凹陷。 蘇格蘭赫布里底群島 - 芬戈爾洞。該洞周圍水域變化莫測,世界上那些最為出色的船長航行至此,也未敢掉以輕心——所處洋面氣象萬千:一天之內,如絲如幻般綿延的藍色紋波便可化身為青色浪巨浪,洶涌而來。數千年來,人類仿佛不曾屬于這片土地,時至今日,赫布里底群島上居住者也寥寥無幾,它就像在世界盡頭矗立著的冷酷仙境。 冰島中北部地區 - 神之瀑布。它是一座非常壯觀迷人的弧形的自然瀑布,也被稱作“眾神瀑布”,地處冰島中北部地區,高12米寬30米。傳說公元999或者1000年的時候,冰島皈依基督教時,北歐眾神雕像被遺棄在這里,故而得名。夏季這里長滿苔蘚,綠草茵茵,冬季則一片冰封,唯有瀑布依舊川流不息。 玻利維亞 - 科羅拉達湖??屏_拉達湖在距離智利邊界不遠的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在抵達這個紅湖之前一路上有很多美麗的湖泊,但是它絕對會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個。紅湖的最美在于色,由于湖水含有紅色礦物質并有大量紅色藻類,再加上由于湖水中富含鈉、鎂、硼砂、和石膏等物質,一些浮游生物得到了很好的生長,所以使得整個湖面被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蘇格蘭 - Hosta海灘巖層。 納米比亞 - 納米布國家公園。有5萬4千平方公里,非常廣闊的沙漠景觀被人稱為世界最美麗的紅沙丘。 馬達加斯加 - 欽基德貝馬拉哈自然公園??λ固氐孛簿坝^。 意大利 - 西西里島,雷阿爾蒙特鹽礦床。 冰島蘭德曼納勞卡地區 - 彩色流紋巖山脈。流紋巖是一種火山的酸性噴出巖石,色彩多變,有灰色、粉紅色或磚紅色等,還有斑狀和流紋狀結構。在蘭德曼納勞卡地區,由彩色流紋巖石構成的山脈,就像是上天不小心打翻了一個五彩的顏料盒,將繽紛的色彩潑灑在了這里連綿起伏的山脈上。 葡萄牙阿爾加維-貝納吉爾海灘洞穴。它位于葡萄牙南部阿爾加維大區,被稱為全球50大美景之一,世界上10大最美海灘之一! 約旦瓦地倫 - 月球之谷。瓦地倫又名月亮之谷,是約旦西南部的一處山谷。其名阿拉伯語意為“酒紅色山谷”,因其紅色砂地在日落時顯示出如紅酒般顏色而得名。瓦地倫歷史上曾是納巴泰王國等古文化的領地,留下了許多巖畫和廟宇。 英國南部多塞特島 - 老亨利巖,系白堊系地層構造。地質歷史時期,古老的海洋生物紅藻死亡,沉積在海洋低洼的地方形成紅藻化石,紅藻化石化成碳酸鈣后,成為石灰巖的主要構成物質,這些富含紅藻化石的石灰巖原本應該在海面以下的海水中甚至海底,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由于地殼抬升或者海水下降等原因露出海面。裸露的白色石灰巖,長年累月遭受海浪的侵蝕作用,形成陡峭的海蝕崖,和海上獨自屹立的海蝕柱等海浪侵蝕地貌。 亞利桑那州 - 藍峽谷。藍峽谷(BlueCanyon)位于亞利桑那州Tubacity鎮東側,是由印第安土著管理的一片土地。這一地區雖然稱之為藍峽谷,但是幾乎看不到藍色的石頭,倒是紅白相間的造型奇特的石林隨處可見,藍峽谷因其少有和特別的地質地貌,知名度在不斷提高,受到越來越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委內瑞拉 - 奧揚峰,天使瀑布。天使瀑布位于委內瑞拉東南部的奧揚峰(Mountain Anyan)上,它沿陡壁直瀉而下,幾乎未觸及懸崖,直接落差大807米,總落差達979米。它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已知瀑布的落差都要高出300米以上。1949年美國探險隊來到這里對天使瀑布進行了拍照和詳細的測量。 納米比亞 - 方鈉石巖層。 美國新墨西哥州 - 船巖。船巖納瓦霍語的意思為“有翼的巖石”,是一個矗立在新墨西哥州平地中間的一大塊火山頸。這個火山的核心最初形成于約3000萬年前的地下,然后由于周圍巖石的侵蝕而露出地面。船巖的主要部分的高度為600米、直徑為500米,從中心頸部放射狀流出的熔巖巖脈縱橫交錯。 加拿大 - 亞伯拉罕湖。亞伯拉罕湖位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北薩斯喀徹溫河,是一座人工湖,建成于1972年。這座湖每年冬天都會出現一種奇觀——湖面下聚集著大量的冰凍氣泡。這種現象是亞伯拉罕湖湖床植物釋放的沼氣和湖面低溫所致。沼氣不停地涌向湖面,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時,湖面開始結冰,并將這些氣泡形成的空腔一起保留下來。隨著氣溫的降低,這些冰凍氣泡就會不斷地堆積起來,最后變成我們看到的樣子。 挪威 - Engabreen 冰川的邊緣。 英國康沃爾郡 - Sandymouth海灘。 希臘米洛斯島 - 莎拉基尼可洞穴。 納米比亞 - 納米布沙漠。八千萬年,本格拉寒流創造出納米布沙漠,雕塑出神秘而壯美的蘇絲斯黎沙丘。每天日出日落,陽光賦予這片神奇土地猶如絲綢般的優美曲線、令人詫異的奇妙光影、極具沖擊力的多彩暖色。在這片看似蒼涼毫無生機的沙漠中,卻有著不同于眾的植物、野生動物以及人類,頑強的展現出激情的生命力,仿佛就是守護這片古老沙丘的精靈。 法國東南部 - Chartreuse山脈。超奇特巖石形似大海浪或者海嘯翻騰。 格陵蘭島 - 約瑟夫峽灣的沉積層。一個海底大陸的島嶼,由地殼運動碰撞形成。 馬達加斯加的諾西貝 - 紅色鯨脊。 埃及西奈 - 彩色峽谷中的石眼。 澳大利亞國家公園 。很早以前,澳大利亞就以人工建造的公園及其自然風景保護區而聞明于世。1836年塔斯馬尼亞被宣布為自然風景保護區。1866年,在新南威爾士的杰諾倫溶洞周圍的20,235平方公里的地方也被宣布為風景保護區。早在舉世聞名的美國黃石公園風景保護區宣布建立后的6年,即1879年,世界上第一個由人工建造的國家公園悉尼南部宣布建立了,1954年以后改稱皇家國家公園。1892年又宣布在悉尼北部建立庫令芥蔡斯國家公園。 埃及,法拉法拉地區 - 白沙漠。白沙漠位于埃及西部法拉法拉綠洲,沙漠位于法拉法拉以北45公里處。這里的沙子呈奶油一樣的雪白色,和周圍的黃色沙漠形成鮮明的對比。高聳的白堊巖層屹立在埃及白沙漠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它其實由數千年沙暴“雕刻”而成。 新疆-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新疆羅布泊地區的一種特殊的地貌形態,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把诺ぁ边@一專業名詞自斯文赫定(Sven Hed in)自1903年正式提出,并為地學工作者逐漸接受,進行研究以來,迄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雅丹地貌現泛指干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江蘇 - 六合石林。六棱形、五棱形等不同形態的“柱狀節理'火山爆發時玄武巖漿噴到地面冷卻后形成。 內蒙古阿拉善沙漠 - 流動的沙丘。流動沙丘是根據沙丘移動性劃分的沙丘類型之一,也是分布最廣的沙丘,是指位置容易變化的沙丘。流動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態典型,在風力作用下, 容易順風向移動。它對交通、工農業建設威脅大。流動沙丘移動速度與沙丘的高度、風速及其變率、下墊面的狀況等有關。主要分布在我國新疆,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一帶。 寧夏 - 西吉火石寨。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質地貌群。 山東 - 桃花峪。桃花峪因溪清潭深,僻遠幽絕,水質尚未污染,含氧最高、礦物質少、硬度低,成為泰山赤鱗魚的繁衍盛地,金、銀、鐵、草等四個不同品種的赤鱗魚均在此生息。這里綠樹成蔭,清溪曲橋,環境沉寂,是休閑憩息佳處。杏黃旗、紅燈籠、好漢曲,讓你仿佛置身于武俠文化世界。 陜西 - 紅沙峁。丹霞地貌景觀。 臺灣野柳 - 地質公園。長1700公尺,由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形成的海蝕洞溝、燭狀石、蜂窩石、豆腐石蕈狀巖、溶蝕盤、壺穴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五老峰。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跡,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巖群地層剖面,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征的歷史記錄。 新疆 沙灣縣安集海鎮 - 安集海大峽谷。 浙江象山 的花岙石林。相當罕見的海蝕熔結凝灰巖。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 - 西法克斯山脈。佛蒙特溪的條紋巖層。 美國俄勒岡州 - 彩繪山。彩繪山全稱為:約翰戴伊化石床彩繪山(John Day Fossil Beds Painted Hills Unit),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的約翰戴伊化石床國家遺址區域內。這個遺址公園大約有5700萬平方米,由彩繪山,羊巖,克拉諾這三個獨立的景點合并組成。 明尼蘇達達州蘇丹 - 地下礦山國家中的礦物露頭,它是世界上最容易看到的露頭。 美國加州 - 死亡谷 扇形沖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 “冰蓮花”。 阿曼蘇丹國、阿拉伯半島海岸 - 沙漠巖石結構。 貢嘎山 - 紅石灘。在貢嘎山周邊,尤以燕子溝為主的地區,散落在山間尤其是溪水流經之處的大理石,因其上附著一層紅色的藻類(喬利橘色藻,因富含胡蘿卜素,故在陽光照耀下呈鮮紅色),故被稱為紅石。紅石是花崗巖石面附生某種紅色生命體形成的神奇的生命現象。在不同的季節會乃至不同的天氣狀況下,紅石會幻化不同的色彩,呈現朝紅夕褚的奇異景觀。 壺穴。河流上游由于雨水令河水流量增加,帶動上游的石塊向下游流動。當石塊遇上河床上的巖石凹處無法前進,被水流帶動而打轉,經歷長時間后將障礙磨穿形成的圓形孔洞。 澳大利亞胡克 - 昆士蘭州大堡礁海洋公園。 南非國家公園 - 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巖峽谷之一。 南蘇丹 - 荒地國家公園(山羊山臺地地貌)。 美國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 - 瀑布。 內華達州 - 黑巖沙漠。間歇性的噴出礦物質水柱。 新澤西州 - 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大西洋附近的沿海沉積模式。 亞利桑那州 - 颶風崖。 云南 - 黑石林。中國最大的黑色喀斯特地質遺跡(有石柱、石芽、石墻、石塔)。 智利 - 阿卡塔馬沙漠(鹽磐)。 羅馬尼亞 - 膠結砂巖。一種有生命的石頭,每次下雨休眠的石頭就會活過來并會神秘地開始生長,還會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 菲律賓保和島中部 - 巧克力山。它由1268個圓錐形小山丘組成,全為石灰巖,高度介于40到120公尺之間。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 - 移動的石頭。石頭會自已移動,并在地面上留下平行滑行痕跡。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北 - 巨人堤道。北愛爾蘭約80公里處大西洋海岸,由總計約4萬根六角形石柱組成的8公里的海岸,推測成因是6000萬年前火山噴發后,熔巖冷卻凝固形成,1986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新西蘭南島東海岸 - 摩拉基大圓石。當海水退潮會有50多個巨型圓石露出海面。這些石頭大概形成于四百萬年前,經過長年風化,有的內部是空的,有的已經裂開或者是非常堅硬的網狀結構。 冰島西北部 - 希特塞庫。一座15米高的玄武巖堆。 美國西部懷俄明州東北部 -魔鬼塔。早期是一座火山,后來周遭的山壁被侵蝕掉了,只留下堅硬的玄武巖火山頸。 美國猶他州東部 - 拱門國家公園。保留了2000多個天然的砂巖拱門,有多種獨特的地質資源和地質特征。 澳大利亞 - 尖峰石陣。高達5公尺的石灰巖柱奇觀。 美國 - 波浪谷。層疊狀結構的砂巖地貌。 澳大利亞袋鼠島 - 神奇巖石。瀕海而立的巨大花崗巖上,坐落著許多嶙峋兀立的巨巖,名副其實的天然巖石奇觀。 挪威西海岸 - 卡奈斯石。 俄羅斯黑海海岸 - 帆巖。 美國納瓦霍 - 雙子巖。平行的兩個垂直砂巖巖層。 美國 - 草垛巖。遠古時期火山噴發的巖漿遇到太平洋冰冷的海水冷卻后的火山石。 澳大利亞 - 管風琴國家公園。熔巖冷卻和開裂所形成的一組玄武巖柱。 美國新澤西州 - 奧格登斯堡和富蘭克林(熒光礦)。兩個相鄰的城鎮共享世界上的熒光礦之都的美譽。那里的兩個鋅礦已經產生了九十多種稀有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在紫外線照射下可以發出熒光。 秘魯 - 彩虹山(丹霞地貌造就的彩虹奇景)。 阿拉斯加 - 萬煙谷。在2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數萬個天然蒸汽和熱水的噴孔。噴出的熱水和蒸汽最低97℃,最高蒸汽達645℃。每秒噴出2300萬公升的熱水和蒸汽,每年從地球內部帶往地面的熱能相當于600萬噸標準煤。 約旦南部馬安省 - 時光隧道。 夏威夷島 - 哈里莫莫。世界上最大的巖漿湖,基拉韋厄火山目前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整個基拉韋厄火山的90%部分是被年齡不到1000年的巖漿所覆蓋。 加拉帕戈斯群島 - 狀熔巖。該群島是由四五百萬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在一百多萬年前浮出海面。 蘇格蘭鄧肯斯比 - 大西洋海岸的巖石群。 典型的石香腸構造,不同力學性質互層的巖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巖層的擠壓而形成。 希臘 - 邁泰奧拉石林。地殼運動和海水的沖擊形成。 加利福尼亞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半穹頂。它是一個呈半穹頂形的花崗巖巖體,是遠古巖體的殘留物千萬年前由于山脈隆起而形成。 阿根廷伊沙瓜拉斯托省立公園。園內這種有趣的球狀地質構造被成為“Ball Court”。 津巴布韋境 - 平衡巖石。 土耳其安納多利亞東部 - 卡帕多奇亞。火山巖漿冷卻凝固成一層厚厚的凝灰巖,經長年風化形成了一片片的“巖石森林”。 美國亞利桑納州 - 羚羊峽谷。該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 美國 - 紀念碑谷。紀念碑谷是科羅拉多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500m—1800m。谷底大多是含粉沙巖的卡特勒層(Cutler Formation)地層或是從河流切穿峽谷形成的沙沉積。從風化的砂巖中暴露出來的鐵氧化物呈現紅色,藍灰色的巖石主要成分則是氧化錳。 丹麥 - 法羅群島。由是兩個巨型海蝕柱是法羅群島中的兩個小島。 廣西陽朔 - 月亮山。山頭上有一個天然的大石拱,兩面貫通,遠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掛。從不同的角度變換觀看,此洞形狀也不斷變化。如果是開著車賞月山,那個石拱的形狀會從彎彎的上弦月,逐漸變成半月、圓月 ,繼而又變成下弦月,十分奇妙。 希臘眾多修道院 - 米特奧拉。米特奧拉是位于希臘特里卡拉州色薩利區眾多修道院的總稱。這些修道院雄踞于一座座巨大的山巖的頂點。這些巨大的山巖從廣闊的塞薩里亞平原拔地而起,有的超過400米,它們形狀各異,色彩不一。在希臘語中是“懸在空中”的意思,這也正是邁泰奧拉眾多修道院的與眾不同之處,幾百萬年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后來地殼運動和海水的沖擊使之變成一片石林。 挪威托格哈特山。有獨具特色洞穴、天然隧道的花崗巖山體。 美國奇里卡瓦 - 國家紀念碑。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羅灣 - 莫羅巖(火山頸)。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西部阿巴拉契亞山脈 - 鏡子巖。因其花崗巖面可以反射陽光而得名。 意大利斯特龍博利島- 巨型海蝕柱。目前島上火山仍在活動,熔巖不斷從火山口流到海里。從火山口直至海中均分布有噴出巖,最近一次大噴發在1921年?,F火山活動處于平靜期。夜晚火山口發出火光,成為地中海的天然燈塔。島上栽有油橄欖與多種水果。壯觀的火山、宜人的氣候與海濱浴場,每年吸引許多游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