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于唐代,興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 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很多藏友喜歡、再次發布此文希望對元青花玩家和藏友有所幫助!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古董圈很多人那是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并不代表真的就是!更不代表~就是真的! 鑒識元青花,我們不能教條和迂腐地運用“盲人摸象”辦法,一定要用全面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綜合考量,防止被錯誤的認識主導了收藏實踐。
目前發現的畫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瓷器,全世界僅有九件。另外,用青花畫人物故事,最 好的材料莫過于蘇麻離青,而自元代之后,這種顏料漸漸失傳,因而后世青花再無元青花般古拙。 元青花確實珍貴。在土耳其皇宮的元青花器,實在精美無比,它比中國任何一個朝代的青花器更大氣、更生動、更明麗、更亮麗。這是一個無拘無束、姿態妄為、中外交流、民族互動的特殊時代生產的藝術精品。它的生產靈感來源于本土,有來源于中、西亞文化,它的生產材料,既有本土,又有進口,甚至它的工匠中,也有“外來的和尚”(波斯人)。這與明清兩代根據皇上的審美情趣生產形成鮮明對照。清代雖然也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但清皇 室的漢文化和與中原文化的同化恰恰與元人對漢文化的鄙視形成兩極。所以,元代是一個中國陶瓷史,擴而言之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是多民族互相競爭互相激蕩的時代。它所生產的陶瓷器,風格特殊,是有歷史原因的。
據介紹,海瓷元青花以碗、杯、罐、瓶類日常生活用器為主,大者端莊厚重,小者精巧別致,特征鮮明。海瓷元青花的色澤多明艷,線條充暢飄逸,紋樣內容豐富,主要有蓮池鴛鴦紋、把蓮紋、纏枝菊紋、折枝菊紋、蓮瓣紋、卷草紋、火焰紋、“壽”字紋等。經專家初步研究,海瓷元青花應為元代晚期景德鎮采用進口鈷料燒造而成,大部分是銷往東南亞或更遠地區的產品。 在按照元青花基本特征(胎釉、造型、紋飾)進行觀察后,并不存在疑問的前提下再進一步觀察其老化程度,如果是“生坑”出土物應該有牢固的土斑和土腥味,如果是“熟坑”的傳世物則風化、氧化、磨痕、染舊等自然老化明顯,而不是堿咬或人工打磨。幾百年前的東西和現代新品之間的比較應該好判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