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任何人,包括學生都被各種復雜的負面消息所包圍,傾聽一次具有思辨和理想主義色彩的演講,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在即將到來的中小學畢業季,作為校長,我們到底應該給與這一屆有史以來“最難”的孩子們怎樣的祝福與期望?以下精選了11個關鍵詞,供您參考: 聊聊成長 來源丨巴蜀小學 作者丨馬宏(巴蜀小學校長 ) 畢業,是新的起飛。進入中學階段,面對學習環境、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等變化,需要我們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要想讓理想成為現實,讓目標化為成果,也特別需要自我管理。 每個人的未來是由無數個今天組成,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當下的自我管理。 做好情緒的自我管理,學會心存感恩、樂觀積極,開啟新的歷程。 做好目標的自我管理,學會指向明確,不懈努力,砥礪前行。 做好時間的自我管理,學會把握進度、提升效率。 做好行動的自我管理,學會規劃、樂于實踐,持續優化生活養成習慣。 自我管理,需要曠日持久地堅持,在堅持中成就更好的自己,在持之以恒的堅守中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這就是成長的密碼。 聊聊囑托 來源丨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作者丨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又到一年畢業季,從教育學意義上講,母校就是母親。面對即將遠行的兒女,在今天這個充滿溫暖、不舍和祝福的時刻,就讓我來代表母校傳遞這份殷殷的囑托。
我們處在知識日新月異更新的時代,任何學習上的懈怠與單一,都會讓你在急速改變的世界中困惑重重。怎么辦? 始終保持好奇與渴望去多“知”成“智”,既要讀有字之書,也要讀無字之書,汲取書本的和生活的常識,培養智識,進而形成遇事能斷的選擇智慧。
有仁愛之心的人,不會有憂愁,他會用愛化解帶來憂愁的人和事。內心平正安穩,沒有煩惱,問心無愧,自然就無憂無慮了。 學會微笑感謝與贊美,懂得你的未來不只關乎你,也有他人、社會、甚至世界和宇宙,你才會更安然,才會感同身受,這也許才是君子坦蕩蕩的一種氣象。
意志是架在痛苦和力量之間的橋梁。一個人若是意志力薄弱,即便有智慧,有高尚的情操,也無法持久于一項事業。 意志怎么才會堅強呢?第一須心地光明;第二須有意識地磨礪意志。堅定自己應做的事,不遲疑,“雖千萬人,吾往矣”! 聊聊童年 來源丨張家港實驗小學 作者丨劉慧(張家港實驗小學校長) 我們的校園有個比喻,叫“小徑分岔的花園”,就是希望你們從不同的角度走進它,去遇見,去驚奇,去動情,去熱愛,去思考。大自然每天都不重復,所以這個花園每天都是新的。
有一種高貴的氣質,叫“書卷氣”。讀書,是生命最美好的姿勢。讀書,是人一生的事業。只有讀書,我們才能讀懂世界,讀懂人生,讀懂自己。
作家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救不了”。人生最幸運的事,就是同美打交道,發現美,識別美,親近美并成為美的一部分。審美包括哪些呢?我的理解是:自然審美、情感審美、藝術審美、人格審美。
每個人的生命清晨,都發生過一次美麗而感人的問答,那就是老師問:長大了你想做什么?這是個偉大的儀式,孩子們,請不要遺失了它,請認真地待它,永遠不要嘲笑它。這是目前為止,你們給生命送出的最貴重的禮物。
在這個園子里,最生動的風景是你們,是童年的你。如果有一天,你不慎忘了自己的童年,忘了你的天真,忘了你的頑皮,忘了你哭和笑的樣子……請回來詢問我們,問你們的老師和這座園子。你們的母校,始終在這里,守候你們的歸來。 聊聊信念 來源 | 海教思維 作者 | 鄭瑞芳(人大附小校長)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古人云:兒行千里母擔憂。你們是我永遠的牽掛! 在你們整裝待發的這一刻,答應校長一定要永遠銘記那鐫刻于心的十二字校訓,相信它會一直蕩氣回腸地縈繞在你們的心中:成仁才,至大道,得富學,重小事。 當我們迷惘、躊躇不前的時候,尤其需要行進的路標,如果你能想到校訓,你會發現:
我們要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點滴中不斷踐行,才能獲得其中的精髓與價值;以重小事為則,以得富學為任,以至大道為善,以成仁才為始,所以才有條條大路通羅馬,內心葆有這信念的力量,陽光、自信、了不起的附小人終會與想象中的那個“坐標”——成功,不期而遇。這就是信念追求。 聊聊期待 來源丨 謝家灣小學 作者丨 劉希婭(謝家灣小學校長) 六年只是一個階段,今天的畢業又是一個新的起航。為此,我的心里對你們充滿了期待:
要熱愛自己,熱愛學習,熱愛自己的團隊,熱愛家庭,熱愛大自然,也同樣要接納坎坷與挑戰。不管生活賦予我們怎樣的境地,都要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積極進取,實現自我。
擁有規則意識的人總是特別受人尊敬,特別融入社會。當然,不是所有的規則都值得我們去遵從。我們要努力學習,爭取能夠做一個制定規則的人,因為制定規則的人是擁有主動權的人,能夠創造社會新美好的人,能夠推動社會發展的人,也就是做改良世界的中國人。
我們要真正地去奮斗,要克服自己有時候要偷懶,有時候總想給自己找借口,總是被小毛病拖后腿的壞習慣。靠奮斗贏得我們想要的自尊,靠奮斗贏得別人對我們的尊敬,靠奮斗贏得別人對我們由內而外欣賞的體驗感。
有夢的人,特別可愛;有夢的群體,特別有活力;有夢的人生,特別的浪漫。我們不僅要有自己的夢,有我們家庭的夢想、團隊的夢想,我們還要有中國夢,讓這些夢想融合在一起,我們的夢想就會更加的深厚、更加的強勁,也更加的廣闊。 聊聊終生學習 來源丨蒲公英泉源學校 作者丨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庫總裁 ) 一個有生命價值追求的人,該如何終生學習?
終身學習,第一就是要學會深度學習,學會迭代學習,學會“翻山越嶺”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學習……你才會最終走向觀察與認識世界的高處。
一個人的終生成就,在我看來,最根本取決于他的思維方式。高階思維與低階思維最大的分野,來源于兩件事:第一你如何對待自己;第二你如何對待已知。 具備高階思維就決定了我們對待生命成長的態度,是要去不斷超越自己,超越已知的,而不是停留在舒適的已知世界里。
當你離開高中校園,接下來,就是怎么在人生中展開行動。 行動力是我們一生走向真正能夠為這個時代,為公共社會,包括為家庭做出貢獻的最核心的能力。只有在行動當中,你才能夠不停地糾正自己,不停地完善和優化,抵達和實現。
人生要有穩定的根基;人生不要自我的設限。換句話說,就是既要有奮斗的目標,又要懂得自我保護。 我希望大家都理解這樣一個道理:平庸是每個具體日子最真實的狀態。你每天在重復一樣的事情,顯得很平庸,但是它是最真實的狀態,是最容易存在的狀態。在你的人生當中,要懂得“平庸與創新的平衡”,找到不停重復很多事情,以及總要追求創新目標,這兩個矛盾體的平衡。 ![]() 聊聊新時代的勞動者 來源丨人民教育 作者丨 陳永平(上海復興高級中學校長) 現在,你們即將離開母校復興高級中學。在你們長大成人,要選擇人生行走的道路和方式之際,作為你們的老師,我希望你們能成為有以下特質的新時代的“勞動者”:
新時代的“勞動者”是“出海人”,一定要敢闖、敢拼,一定要有無畏風浪、不怕失敗的勇氣。希望你們青春的字典里永遠沒有放棄、沒有妥協、沒有認輸。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勞動者,我們要記住,任何時候,苦干實干都不過時,勤勉的態度和堅韌的作風才是事業成功的“捷徑”。新時代的“出?!比?,惟奮斗者進,惟奮斗者強,惟奮斗者勝。
同學們,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浸透著勞動者的辛勤汗水,更凝聚著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我希望你們有勇敢、勤勉的奮斗底色,更希望你們能在“出?!钡恼魍旧希勉@勁和巧勁來智慧地掌握導航系統、動力系統、保障系統等技術力量,并巧妙地利用洋流、季風等天時地利因素, 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所以我們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打破自己的學習邊界,走出自己經驗的舒適區,不斷汲取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中的一切先進的要素,成為懂技術、會創造的新一代出海人和新時代勞動者! 聊聊韌性 來源丨京城教育圈 作者丨牟成梅(陳經綸中學高中部校長 ) 今天是你們的成人禮,也是你們的畢業典禮。其實,跟你們一起畢業的還有你們的父母。所以,我提議,在祝賀你們畢業之前,我們也用熱烈的掌聲祝賀我們的父母以“考生家長”的身份畢業了! 我想,我們還有38個人會非常羨慕這掌聲,因為他們距離畢業還有好遠,他們還要經歷很多次高考才能畢業,那就是你們的老師!想想師生們的堅持,想想這一年來每一個晚自習的瞬間……今天,我想跟大家說說“韌性”。 中國人的韌性是什么?中國人的韌性就是不怕輸,更不服輸。 從小我們都會聽很多的神話故事,有我們東方的,也會有西方的。一個民族的“神話故事”實際上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寄托。 在我們的神話里,無論是精衛填海還是后羿射日,無不是在描述我們人與自然的抗爭,絕不是聽從神的旨意。 我們的祖先從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蒼天的眷顧。所以,勇于抗爭,不怕輸,更不服輸,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們的信仰。 在你們成人之時、畢業之際除了跟你們說民族的韌性,我也還要跟你們說說一個成年人的韌性。 我以我這四十八年的人生經歷告訴你們,真正的成人不是因為我們變得足夠強大,而是我們學會了不動聲色地安慰自己,也學會了悄無聲息地跟生活握手言和。 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在此,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一個成年人的韌性,是他學會了自我療愈和自我勉勵,是他學會了讓那些艱難時刻成為自己的成人禮。 聊聊什么是優秀 來源丨語文學習 作者丨李培明(浙江春暉中學校長) 從第一次識字數數,從第一天入學,在座的每一個高三同學已經歷了十多年的學習生涯,有的同學可能會想,我為什么沒有變得更優秀?這里應該有三個問題:
如果每天你在學習,每天在接受新的知識,每天在思考,每天有新的體會與收獲,這本身就很優秀,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去堅持這種優秀。
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在不太漫長的人生中,選擇無處不在,但選擇又何其困難,良師益友的提點固然重要,但內心深處的愿景、夢想、情懷、意志一定是你前行的燈塔——定位正確、目標清晰、方法得當。
“人性”中一定會有其“弱點”,這些弱點恰恰是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但如果不把這只“攔路虎”打趴下,你要取得進步,哪怕是一丁點可憐的進步,都會舉步維艱。 人要有清醒的大腦與獨立的靈魂,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知識的事實判斷,更是為了人生的價值判斷。比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么良知才是方向,唯有方向正確,才有美好的彼岸! 在奔涌的時代浪潮中,雖然通往未來的道路充滿著許多的不確定性,但我們依然相信未來的中國必將更加強大,未來的世界必將更加美好,我們要做的準備是:思想的律動與時代合拍、身體的強壯與靈魂匹配,行動的落實與思維一致,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知行合一”者,格物致知,“心里有夢,眼里有光”,上下求索,不懈追求。 聊聊鄰舍與世界 來源丨耶魯北京中心 作者丨 蘇必德(耶魯大學校長) 過去幾個月里,面對一場范圍驚人的全球大流行病,我們不得不放慢腳步,把自己的生活和期望都加以調整。在努力防控新冠肺炎傳播時,我們不得不考慮那些既非常真實又非常抽象的鄰舍。我們被迫重新想象誰是我們的鄰舍,以及他們在哪里。 等這場危機結束后,這個教訓希望我們把它記在心里:在行動中,我們必須對我們認識和不認識的鄰舍抱著一份迫切的關懷和同情,他們既包括你的街坊,也包括地球另一面的人。 今天,鄰舍和英雄遍布我們的世界。在城市和地區,無數的人正在引導我們度過這場危機。 而諸位2020屆的畢業生們:在這一史無前例的情境中,你們也表現出對鄰舍的關懷,無論遠近;你們為保護他人作出了巨大的個人犧牲。 你們放棄了音樂會、演出和大型賽事等重大的時刻;你們錯過了面對面的課堂和年終儀式;你們也錯過了許多靜謐的時刻——一起用餐和對話,與朋友漫步在老校園和教堂街。 然而,在失望和困難面前,你們能不忘學業,堅持發明、想象和創造;你們與朋友和家人緊密相連;你們拒絕孤立、擁抱社區。 2020屆全體成員:請記得感謝每一位助你們走到今天的人。往前走,心懷感恩,濟世利物,準備領導和服務這個世界,它需要你們的才能、天賦和關懷精神,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迫切。 聊聊時代與“后浪” 來源丨小e英語 作者丨米歇爾·奧巴馬 如何在這個動蕩的時代繼續前行,我有一些經驗教訓,想和你們分享。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在許多年之后,甚至數十年之后才有機會學到的東西,但是你們現在就在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畢業生們,我希望你們現在所經歷的事情,能給你們敲響警鐘,推動你們行動起來,而不僅僅是去思考你們想要構建什么樣的職業,也要去思考你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在一個不穩定的世界,時間將會檢驗一切,像誠實、像正直、像同理心、像憐憫心,這些是生命中真正的有價值的東西,正確地對待人生永遠都不會讓你失望。 誠實地工作,堅持為你的社區服務,活力來自一種多樣化的思想和境界。總之不要迷失了你自己,要用你的優勢和聲音為真正重要的東西作出決定。
對于那些覺得自己無足輕重的人:請記住你自己的故事很重要,你的想法很重要,你的經歷很重要,你對我們的世界期望和愿景至關重要。 所以,永遠不要讓自己被看見卻無法被人傾聽,當你或者你認識的人沒有被聽到的時候,要由你自己大聲說出一切。 畢業生們,你們正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人,也是未來幾十年里所需的才俊。你們學到了太多的東西,而且學得很快。我知道,你們不僅可以比前人做得更好。你們也會比前人做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