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邱健行(右一),生于1940年,首屆全國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主任中醫師,研究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全國中醫內科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瘀血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夏至后,萬物至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盡管外面的氣候依舊火熱,陰寒之氣卻已開始悄然萌動。 這一時節脾胃病患者增多,尤見于嶺南地區,且一般伴隨舌苔厚、白或黃膩的癥候。這與珠三角的人喜歡喝涼茶,喝多了卻容易脾虛有關。潮濕悶熱的高溫天氣,影響食欲,胃納差,久而久之形成嶺南特有的脾胃病。 張景岳有言,“長夏應脾而變化”。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固陽除濕健脾胃。 1 夏季健脾胃該怎么吃? 適當吃點酸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出汗過多而易丟失津液,多食用酸味食物可使皮膚腠理適當收縮,防止出汗過多。日常飲食中,適當多吃些西紅柿、葡萄、烏梅、山楂、檸檬、草莓等酸味食物,既能斂汗、止瀉、祛濕,又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讓你的脾胃安適一夏。 適當吃點苦 盛夏季節,炎熱又粘膩的感覺往往讓很多人食之無味或食欲不振,但是對于苦瓜、茶葉、杏仁、巧克力、咖啡等苦味食物卻是“津津有味”。這些苦味食物具有一定的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血管舒張等作用,天氣炎熱時適當吃一些苦味食物,不但能夠祛濕除燥、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開脾健胃,還能夠提神醒腦,調節體內酸堿平衡,是夏季清涼解暑祛濕的佳品。 謹慎選擇寒涼食物 夏季是陽氣旺盛的季節,天氣熱時,適當吃些雪糕、冰淇淋等涼食或喝些冷飲,會讓人感覺身心舒爽,但也不可過量食用,以免損傷陽氣,傷及脾胃,甚至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多清淡少油膩 夏季天氣炎熱,暑濕當道,易使人脾胃失調、運化呆滯,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弱,因此,夏季應少吃油膩、醇厚、辛辣食物,以免傷害脾胃,影響營養消化與吸收。而清淡食物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夏季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宜,少煎炸,少油鹽,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稀食為宜 夏季消暑飲食宜增加稀食,如在早晨及晚餐時多喝粥, 在午餐時多添加一碗湯,就可以很好地達到防暑降溫的功效。另外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可以多吃些新鮮蔬果。 2 夏季調養脾胃該怎么做? 調節室內氣候 室內氣候包括溫度、濕度、日照和通風等,適宜的室內氣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環節。以調節溫度為主,室內溫度以25~28°C、 室內外溫差不超過10°C為宜,可利用空調機的除濕功能,將室內相對濕度調到 40%~60%,這樣的居室環境,人體會感到非常舒適,精神狀態良好。 避免過度吹空調 夏季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易侵犯脾胃,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因此,在夏季時我們要避免過度吹空調。使用空調時必須注意通風,應定時打開窗戶,關閉空調,增氣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宜每兩周清洗空調機一次。當我們要從空調環境外出時,應當先在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等身體適應后再到太陽光下活動。長期在空調室內者,應該到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 適度運動 體內濕氣越重的人,越該運動,否則體內瘀積的濕氣就會越多。運動出汗是很好的祛濕方法,應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梢試L試跑步、健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于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泡腳祛濕防暑 夏天泡腳,有助于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促進睡眠。夏天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此時用溫水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特別是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當脾胃功能正常時,就不容易被濕氣侵犯,夏天因濕氣過重所出現的食欲不振、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癥狀就會得到緩解。 艾灸拔罐祛濕 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雨季養生。經常艾灸可以祛除體內濕氣,預防各種疾病。濕氣較重的人可以選灸中脘穴、豐隆穴、曲池穴等利水祛濕穴位。拔罐對祛除體內濕氣也有一定的作用。拔罐時可根據需要選取脾俞穴、中脘穴、陰陵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通過拔罐疏通胃經和脾經,才能運化水濕,祛除體內濕邪。 3 夏季調養脾胃食譜 黃花菜百合茶 本品能解暑祛煩、疏肝理氣、養心安神,適合亞健康人群,如心煩、失眠患者食用。 01 材料: 黃花菜30克,百合3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黃花菜、百合洗凈,剪去根蒂。 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加入黃花菜、百合。 3、用中火將黃花菜、百合煮至熟后,加入適量冰糖,攪拌至融化。盛出即可以湯代茶飲用。 02 肉末苦瓜條 本品具有解暑祛煩、疏肝明目、補腎健脾的功效,適用于心悸、心慌、血脂紊亂、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 貳 假裝是一個標題 假裝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副標題 材料: 苦瓜200克,紅椒15克,肉末90克,蔥段、姜片、蒜末各少許,鹽、雞粉各2克,食粉、料酒、生抽、水淀粉、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沸水鍋中放入少許食粉,倒入切好的苦瓜,煮2分鐘至斷生后撈出備用。 2、用油起鍋,倒入所有食材拌炒均勻。 3、加入鹽、雞粉、炒勻調味,倒入適量水淀粉勾芡,將炒好的菜肴盛出即可。 松仁絲瓜 絲瓜通經絡、涼血解毒;松仁滋陰養液、補益氣血、潤燥滑腸。這道菜較寒涼,適合濕熱、痰濕體質者食用。 03 材料: 松仁20克,絲瓜90克,胡蘿卜片30克,蒜末、姜末各適量,鹽3克,雞粉2克,水淀粉10毫升,食用油5毫升。 做法: 1、沸水鍋中加入適量食用油,分別倒入胡蘿卜片和絲瓜,焯至斷生后撈出。 2、松仁入油鍋翻炒幾下,然后撈出。 3、鍋底留油,將蒜末、姜末爆香,再將胡蘿卜、絲瓜倒入,翻炒后加入鹽、雞粉調味,加入水淀粉,收汁即可。 04 竹葉蘆根茶 蘆根水能解暑清熱除煩,淡竹葉能清毒熱,二者合用適合濕熱體質或痰濕體質、胃熱口渴、胃脹而消化不良、小便色黃者。 貳 假裝是一個標題 假裝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副標題 材料: 鮮蘆根5克,淡竹葉3克。 做法: 1、將鮮蘆根與淡竹葉分別用清水浸泡洗凈。 2、將洗凈后的鮮蘆根與淡竹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煎煮。 3、當煎煮至藥材析出有效成分后,即可關火盛出,以藥液代茶飲。 夏季是脾胃容易受損的時節, 也是調養脾胃的好時節。 讓我們一起順時調養, 給脾胃更好的滋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