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失敗的交易者都會因為交易理念的混亂,不懂得交易盈利的哲學原理,致使他們不能接受系統中出現的虧損,從而也就享受不到大幅盈利所帶來的震撼。在交易中,虧損只是我們為了獲得最終勝利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它就像人類的呼吸一樣自然。 然而很多投資者在經歷了幾次連續的虧損后,往往會因為對未來不可預見的恐懼感,從而放棄了一套優秀的交易系統。一個成功的期貨交易者必須要培養起正確對待虧損的認識和心態。只有你恰如其分地認識到了虧損在整個交易系統中的意義,才能在一種無壓力的心態中進行當下的操作。除非你能夠從交易理念上坦然接受虧損,否則你永遠不會成為一名盈利的交易者。為了追求全局的盈利,就必須接受暫時的虧損。 在交易中我們如何對自己的交易系統形成堅定的信念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熟悉系統、理解系統、融合系統。交易技術和交易哲學是相為一體的,是交易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只有這樣的技術才能根深蒂固,應用起來才能行云流水,而不會障礙重重。 投資者只有將操盤技能訓練成一種交易習慣,訓練到極其熟練以至于不經過思考的境界,才能真正抵制住盤面這種迷人的誘惑,才能完全達到按系統信號操作而不變形的能力。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場百米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比賽中,看的不是誰跑的最快,而是看到底誰跑的最穩。 我們通常只是長期的專注于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品種,這樣我們就能很快的熟悉這個品種并和這個品種形成某種程度的默契。使自己的心率能夠和市場的波動相匹配,才能在交易中達到一種舒適、自然的境界。 投資是一種游戲,輕松、簡單和按部就班才能在競爭中達到盈利。如果你在每天的交易中都感到焦慮和恐慌,心神不定,那么肯定是你的交易方法和你的心率沒有和這個品種形成共振,達到一種默契的境界,這樣你就很難達到投資獲利的目的。 人生何其短 要笑的格外甜 堅決按照系統操作,看著可以輕而易舉能夠賺到的錢卻不去操作,這有悖于人性的貪婪。交易就是這樣,在不斷的和自己的人性作斗爭中逐漸成長。只有你將原本不舒服的交易變得逐漸的自然流暢,你才能夠成為一名成功的操盤手。 交易是一場局,看清局內人 在這場局里,隨機游蕩的k線和無序的漲跌,很容易把自己變成人性弱點的俘虜,即使開局之前再明確的交易規則在恐懼和貪婪面前也變得一文不值,沒有了一致性的交易規則還怎么談一致性的獲利,如果獲利變成了僥幸,虧損變成了必然,那么對交易者來說這注定了是一場敗局。 每一朵能力之花實際上都是磨礪在心靈上留下的傷疤 其實,對于市場行為的分析,沒有必要分析的那么深奧,因為大部分的市場參與者盡管擁有豐厚的知識,但是在開盤的時候所有的知識和技巧都會被丟到九霄云外去,憑借的幾乎都是人的本能,交易經驗的累加,并不是單純交易技術的突進,尤其在交易幾年之后,對于技術和理論的理解幾乎都處于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但是交易行為的自我約束和精進則是沒有上限的,這種由交易行為上的謹慎傳導的交易心態的謹慎和穩定,則會是交易者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所有優秀的交易者在別的地方也會體現出不一樣的優秀。 甚至,站在周期性的角度來看,所有交易者的觀點都是對的,行情終歸會上漲,行情也終歸會上漲,但是這個前提是周期,所有的分析都必須放在某個市場大勢的某個小的時間節點上來說才有意義,但交易者不是分析師,不是簡單的說上漲或是下跌就可以,而是必須找到時間與空間的統一才會有賺錢的機會,否則說的再多也沒有意義,時間點就是機會。 離開了時間點,談論任何漲跌都沒有意義 這個等待機會出現的能力,并不是刻意靠模擬多少次就可以學會的,而是每一個身處場內的交易者在經歷過多少次懊悔,甚至惱怒而又不甘心放棄之后凝結出來的,每一朵能力之花實際上都是磨礪在心靈上留下的傷疤。 行情每時每刻都在漲跌,但是屬于自己的機會并不多,這是交易者應該學會的第一課,更不要想什么可以每次都能從低點抓到高點,這樣的市場永遠都不會存在,因為作為你的對手,也就是“別人”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等待機會,也就是等待你和別人誰先犯錯 所以,等待就成了交易者必須要學會的能力,等待機會,也就是等待你和別人誰先犯錯,也就是你和別人誰先跟自己的人性弱點變成了敵人,所以盈利的程度并不取決于你,而是取決于你對手的犯錯程度,每次開倉之前,先問自己兩個最簡單的問題,在這個地方來倉,一是,我和我的對手誰在犯錯?而是自己是否已經被人性的弱點俘虜了? 最后 等待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等的是一個交易信號,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交易系統這是前提,等待是抽象的,但是盈利和虧損都是真實的,這個交易信號也不會絕對的盈利,可能你隱忍著等來的卻是一次虧損,放掉的卻是一次盈利,雖然感覺會很懊惱,但這確實是交易的一種常態。 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信任自己的交易系統,堅守自己的交易信念,決然沒有必要給自己設定一個非生即死絕對的目標,只要我們控制住自己的人性,仔細打磨進出場規則和資金管理規則,剩下的就看自己和對手誰先犯錯,對錯之間往往就是那么棋差一招,這才是高手過招應有的態度。
集合競價是指在股票每個交易日上午9:15-9:25,由投資者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心理價格自由地進行買賣申請,集合競價所有交易在9點25分以同一價格成交,且為開盤價。也就是說,盤前集合競價是確定當天開盤價的一個過程。雖然盤前集合競價只有短短的10分鐘時間,但這十分鐘也分為下邊幾種情況: 9:15-9:20可以掛單也可以撤單 9:20-9:25只能掛單,不能撤單 9:25-9:30不能掛單也不能撤單 9:25-9:30不能掛單也不能撤單,指的是交易所對證券公司,在這5分鐘里,股民可以正常下單,但只是暫存在券商的系統里,9:30才提交到交易所、 路徑是這樣的:股民(9:25-9:30下單)——證券公司(暫存)——交易所(9:30接收) 集合競價的產生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NO!是“最大成交量”優先。 也就是說開盤前買賣雙方都在掛單,掛10元買和賣的人有100個,掛9.9元買和賣的人有1000個,那么,咣!開盤價就是9.9元。此時,高于9.9元買入委托全部成交,低于9.9元賣出委托全部成交。 如果掛10元買的人100個,掛10元賣的人10000個呢? 那成交價還是9.9元。因為在10元這個價格還是只能撮合100個成交,而9.9元有1000個。與成交價相同的買賣雙方中有一方委托全部滿足。 如果9.9元、10元、10.1元能成交的數量都一樣呢? 滬市取這幾個價格的中間價格為成交價,深市則取離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最近的價格為成交價格。 多空首戰 集合競價是當日交易多空搏殺的第一個回合,也是當日行情的預演。集合競價成交就是個股的當日開盤價,主要有高開、平開和低開三種方式。其技術要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集合競價多空力量的對比的常態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高開集合競價 (1)買量較大,賣量較小顯示了當日多頭強勢。 (2)買量較小 賣量較大極可能高開低走。 二、低開集合競價 (1)賣量較大,買量較小顯示了當日空頭強勢。 (2)賣量較小 買量較大極可能低開高走。 二、平開集合競價 (1)表明了多空力量的均衡狀態。 (2)買量較大,賣量較小顯示了當日多頭強勢。 (3)買量較小,賣量較大顯示了當日多頭強勢。 對集合競價的量價狀態的分析必須與市場行情、個股歷史走勢相結合,否則這集合競價的常態表現對于當日看盤的技術意義不大。 當集合競價與市場行情、個股的趨勢狀態相一致時,才會顯示集合競價的預期價值,否則集合競價對盤中走勢預期無法發揮實戰價值。因為,個股大多數的市場表現往往與集合競價顯示的狀態相悖。 集合競價選漲停的操作條件:1、股票波段漲幅小于25%。 2、早盤集合競價必須高開,一般要求高開在2%以上為宜,即股價至少要符合強勢高開標準。 3、符合巨量的八個標準 (詳見漲停板戰法第六篇) 4、開盤一小時股價處于強勢中,回調不破開盤價、均價線或前日收盤價 5、個股均線系統多頭排列最佳,僅生命線、決策線、趨勢線多頭排列次之,僅攻擊線和操盤線金叉最次,均線完全空頭排列慎用。 6、大盤處于牛市或波段上漲行情中最佳,大盤處于牛市小級別調整行情或平衡市中次之,大盤處于熊市或牛市大級別二浪調整中慎用。 開盤有主力想直接把價格頂高做引導 ,這時候很多昨天買入的人 故意也去往上面加單去拉高 做引導, 所以說前五分鐘的單子很多都是假的,到了九點十九分,不出意外的撤單了。 真的競價水平就是圖中橫著的那一段. 在之后從九點21分的時候,不斷的有資金進場去搶籌,直到24分的時候, 資金要直接去堵漲停板的盤口了, 很多人也就直接掛漲停的單子去搶籌了. 然后集合競價漲停開盤, 前幾筆交易都是大單在前面堵著的. 隨后全天硬板 沒打開. 明天高開個2% 不難吧..... 看下面成交量在一分鐘內急劇放大了三倍 價格上去的同時 量能一定要有效放大才好用。 開盤后的大單搶籌堵單: 短線堅決60分鐘K線“五不碰”:短線堅決60分鐘K線“五不碰”: 1、60分平頂形態不碰 股價運行至高位,上攻受阻,拋壓逐漸加重。隨后連續兩個60分鐘K線有相同或極為相近的最高價,這兩根K線稱之為“平頂”形態。 該K線形態形成后,意味著短期上攻受阻,行情摸高見頂,股價即將反轉。不過平頂形態的反轉力度較小,通常以陰跌為主。 2、60分鐘K線高位出現上影線絕不碰 個股在上升趨勢中運行,突然某個60分鐘內快速拉升,隨后拋盤不斷涌出,導致股價回落至上一個60分鐘K線收盤價附近,留下一根長長的上影線。 此K線形態意味著多頭積極追高,但高位拋壓較重,股價系那個上攀越艱難,行情很可能調頭向下。 3、60分鐘K線“空方炮”絕不碰 所謂的空方炮就是指兩陰夾一陽的K線形態,它由兩根較長的陰線和一根較短的陽線組成,三根K線呈下跌趨勢,陽線夾在陰線之中,陰線的頂部盡量低,陽線的實體盡量短。 當股價在高位區域出現空方炮時,表示空方取得支配地位,多方雖有反抗,但力量微弱,明顯不敵空方,后市看跌。 4、60分鐘K線呈倒V型反轉絕不碰 股價在上漲趨勢中,由于市場看好的氣氛使得買盤強勁增多,股價上漲的速度越來越快,多頭得到極度宣泄之后,便出現了危機,短線客見股價上漲乏力便會反手做空,這種現象越演越烈,股價觸頂后便一路下跌,這樣就產生了倒V形走勢。 此K線形成后,多方短期內難以再組織有效反攻,通常股價進一步下跌。 5、60分鐘K線高位出現吊頸線絕不碰 個股運行至高位,突然某個60分鐘內拋盤不斷涌出,導致股價快速回落,隨后買盤涌入,股價逐步回升至上一個60分鐘K線收盤價附近,形成一根吊頸線。 此K線是較為明顯的看空形態,當吊首線出現的次日向下跳空缺口越大,表示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股票有三不走: 1.三軍會師,看好后市。 所謂“三軍會師”,就是5日,10日,30日(也可以是20日)三條移動平均線,從高位向下運動到低位后,抬頭向上,而且回合在一起。 三線走到一起,意味下降行情的結束,新一輪上升行情的開始,此時進場,是難得的賺錢機會。 5日,10日,30日三條移動平均線在低位會合時表明短中長線投資者的持股成本漸趨一致,除短線有微薄的利潤外,中長線均無獲利盤,上檔拋壓不重,股價容易上升。 2.雙管齊下,持股不怕。 “雙管齊下”,是由兩條并列的長下影小實體的圖線組成的圖形。 股價下跌到低位后,如果連續出現條長下影,小實體,且下影線的最低點較為接近時,就稱為“雙管齊下”。 該形態的出現,表明股價已進入了底部,或者離底部不遠,中長線投資者可以開始建倉,短線也可介入。 “雙管齊下”,是下檔承接有力的跡象,股價跌到某一低點后,就能迅速被多頭托起,說明做多的力量強大。 同時也表明,在這一價位,拋壓不重,后市能輕松地脫離底部,形成上升通道。 3.五陽上陣,股價彈升。 “五陽上陣”,是指股價跌到低位后連續出現的五條小陽線的走勢形態。 五條陽線在低位出現是,表明底部多做多的力量較強,連續五天都是多方取得勝利。 “空頭”已被打的無立身之地,后市股價就會趁機上升。 炒股不用太忙炒股其實不用太忙乎,也千萬不要太貪心而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在市場方向不明朗的時候,適當休息、勞逸結合或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說,會休息的人,才更會炒股。也許,在有些時候,投資者不能過于“勤勞”。 股市投資重在對市場的深層次理解和感悟,以及由此作出的具體操作,至于買和賣的交易次數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投資決策正確,一年只做一筆交易也能獲利不菲;如果投資思路不正確,一年上百筆的交易也未必能獲取超過銀行利率的收益,甚至還可能出現反復的虧損。 其實,炒股最忌滿時,一年四季,都始終不停地操作。炒股最重要的是要判斷行情的具體趨勢。當趨勢向上時,要積極做多;大勢轉弱時,要學會空倉休息。但是,很多的投資者卻不是這樣做,他們不管股市冷暖,都不停地操作,像勤勞的蜜蜂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而忙忙碌碌。他們這樣做,不僅會勞而無功,而且還會因此遭遇到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在股市中,要學會審時度勢,根據趨勢變化,適時休息,這樣才能在股市中準確地把握應該參與的機會。會休息,才會賺錢,否則到手的利潤也會最終交出去。 在一個上漲的趨勢中,長時間“懶惰”并且持有主流品種個股的投資者,其所獲取的收益往往多于頻繁短線進出的投資者;在一輪下跌的行情中, “懶惰”的持幣觀望者比反復抄底搶反彈的人回避了更多的市場風險。 女人在日落時分在碼頭上行走 頻繁操作者在行情反復或見頂時容易成為套牢者。在行情比較好的情況下,頻繁操作固然能夠賺錢,但問題是,行情不會一直漲上去。一旦行情出現大幅調整甚至見頂了,對于普通股民來說,就應該少安毋躁,落袋為安,然后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如果此時還非要在市場中頻繁操作,那么最后的結果要么就是不斷追逐下跣的股票,要么就被套在高高的山頂上,利潤不斷縮水,甚至最后導致虧損。因此,該出手時就出手,該休息時就休息,這才是股市的制勝法則。 股市賺錢依靠的并不是頻繁操作,努力賺取短差,相反應該是保持冷靜,精選個股。頻繁操作的壞處很多,太累、時間長了,身體也不行了,精神也疲憊了,也容易沖動,導致失誤操作。那么多股票,質地可是千差萬別,稍不留意可能就踩上地雷。而且在股市中賺錢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是很美好的,不應該因為股市而失去生活的滋味。 賺了錢而舍不得離開市場的人,終究會將自己手頭的利潤全部吐回去,糟糕的操作甚至會虧掉老本。只要市場開盤就一直都有股票的人,是最不會做股票的人。我們應該明白,休息也是投資策略的一種,做交易肯定也是要待時而動的。而且在持續弱市中,休息恰是最好的投資策略。適時地遠離股票市場,充分地放松和休息,往往能更理性,更會抓住賺錢的機會。 交易,不是越勤勞,就能獲得越多的。當你學會了如何看待市場行情,知道了資金管理,明白了心態也能夠決定投資策略的時候,你也會懂得,交易,也是需要休息等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