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13 期 〓 文|馮國庭 編輯|王成海 本平臺“老事舊人”為原創文學平臺,所發作品均為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謝絕任何媒體在不經過本平臺同意的情況下轉載和盜用本平臺文章,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我想離開保衛科的想法,從去保衛科任職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今天尚書記突然找我談話,讓我正式離開保衛科,這本應高興,但沒有高興起來。為什么?這還得從前方生產說起。 化肥廠有幾大化工車間,共設有十幾個生產工段,生產工藝決定了各車間、工段必須嚴謹配合,才能形成一環扣一環有序的流水生產,最后一個工段才能正式產出化肥,一旦某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連帶全廠各個生產環節都得被迫停頓,中斷生產。 最近幾個月以來,各車間的機器設備經常出現故障,工藝操作事故頻繁發生,中斷生產成了家常便飯,造成生產上不去,任務指標完不成,職工拿不上獎金,低落的思想情緒自然又反應到生產中,形成了惡性循環。這個月已經進入下旬,2500噸的化肥產量任務竟然還沒過半,距離任務指標相差甚遠,完不成任務又成定局。生產成本反而居高不下,直線上升,生產形勢處于有史以來最低潮,在全自治區同行業生產標示圖上,已連續數月顯示為最低,廠領導召開多次各種大小會議,找原因查問題,但始終不見成效。
其實,設立大車間這種管理體制在七、八年前的第二屆領導就實施過,但僅僅維持了八天,就命歸西天,那次失敗的原因,究竟是改變體制的問題?還是人選問題?議論各有其詞,最終也說不清楚弄不明白。 這次能不能成功?與會者心中沒譜,不過有些人極力表示贊成,那都是出于拍馬屁,真要叫他去干,比泥鰍都溜得快。 會議結束后的第二天,尚書記把我叫到辦公室,開門見山說:“經黨委會研究決定,你正式離任保衛科。”我終于要離開保衛科,臉上剛要顯露喜悅表情,尚書記緊接著說:“任你為新成立的化工大車間書記,明天就上任。”當時我就驚呆了,緩過神后說:“我可干不了!真的干不了,這可不是勉強的。” 我完全是拒絕的態度,沒有絲毫余地。尚書記說:“昨天在中層干部會上你和張副廠長不是說過要干嗎?”我說:“昨天開會時張副廠長和我緊挨一起坐著,他和我開玩笑說的一句話,我也順著他的玩笑話回復了一句,都是開玩笑,那能當真?”尚書記又說:“就算是玩笑,但在黨委會上張副廠長把你提名到會上時,大家都認為你合適。”我說:“不合適,不合適,這擔子對我來說,那是千斤重擔,我那有這么大的能力和本事,絕對干不了。”尙書記說:“你在供銷科、保衛科干得都很不錯,同時大家都說你原來在合成車間就干的很好,對化工生產比較熟悉,相信你去化工大車間一定能勝任。”我說:“整個前方化工生產歷來都是廠級領導親自管,我那能勝任?”尙書記說:“這是廠黨委經過慎重充分討論決定的,是對你的信任,再說黨委會已經做出決定,不可能改變。” 談話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但我始終沒有表示同意。 因為我很清楚前方化工生產歷年的管理情況,開始那幾年一直是書記、廠長親自直接管理,后來轉變為由兩名分管生產技術的副廠長專門管理。現在生產情況盡管很不好,那也不能以我為主去全權管理,這不合適,所以我堅決不去。 整正一周時間,書記催了我幾次,其他廠級正副領導們也說服動員。鬧得我真是哭笑不得。但也有個好處,所有領導都清楚我不愿意干的想法。 不過最終被“強拉硬拽”上任了,但上任之前我提出三個條件:一,對車間的工作黨委和廠部要給予寬松的環境條件和大力支持的力度。二,在我的工作職責范圍內,廠級領導們不要干預具體性工作。三,整個車間內部的人事調整和干部任用由大車間自行決定,報廠部備案即可。對這三個條件,尚書記明確表示,全部同意。 我很清楚擔子的重量、責任的重大和任務的艱巨。能不能扭轉局面把生產搞上去,人們都在議論,說什么的都有,但這個時候,我不在乎別人說什么,只認為:這和上戰場打仗一樣,既然已經沖到火線上,那就根本沒有退路,更不能敷衍塞責,必須拿出拼搏精神,下功夫扭轉局面。只有把生產搞上去,拿出干貨來才是最真實的,否則就是一敗涂地。 我和我的整個班子究竟能否勝任?能否每月完成2500噸的生產任務?人們都在觀望和等待。 請看下集《在生產一線上》 平臺其它文章鏈接點開即看: 【作者介紹】馮國庭,1949年底出生,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人,1968年入伍,邊防兵,1973年轉業,在前旗化肥廠工作,2004年退休。之后到北京打工養家,后個人開辦一小型企業,現在身份仍是北漂。平生喜歡閱讀,閑暇之余也偶爾寫寫文章。 |
|
來自: 新用戶0686839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