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大秦帝國歷代皇帝簡介及畫像(陜西人不能不知道的歷史)

     大秦之歌 2020-06-24


    文/大秦之歌

    秦朝(前221~前207)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zhàn)國后期一個諸侯王國發(fā)展起來的統(tǒng)一大國,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

    秦始皇繼任秦王之后,加快了吞并諸侯的步伐,完成了統(tǒng)一六國的事業(yè),結(jié)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jù)的局面,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封建國家。

    他實現(xiàn)了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zhuǎn)變,所建立的中央專制主義集權(quán)制度,及所采取的旨在鞏固統(tǒng)一的某些措施,為后世帝王所取法。

    大秦帝國的創(chuàng)立,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的新紀元,迄今影響深遠。秦人由西陲游牧族群經(jīng)過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斷向東發(fā)展,最終統(tǒng)一六國,實現(xiàn)華夏民族的再次統(tǒng)一,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中華文明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一代又一代秦王是如何在弱肉強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呢?今天,大秦君為大家精心編輯整理出大秦歷代君王的簡介及畫像,通過一代代秦王的事跡,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那個年代的一些事情。

    1、秦非子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趙氏 ,名非子,號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惡來五世孫,周朝諸侯國秦國開國君主,約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養(yǎng)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號稱秦嬴。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繼任君位。


    秦非子

    2、秦侯

    秦侯,嬴姓趙氏,其名失傳,秦非子之子,秦國第二位國君,前857年―前848年在位。

    3、秦公伯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西周時期秦國君主。秦侯之子。僅在位三年,史書上很少關(guān)于秦公伯的記載,大略知道他是秦侯與秦非子之后,其子為秦仲


    秦公伯

    4、秦仲

    秦仲(前845年—前822)嬴姓,趙氏,名不詳,秦公伯之子,西周時期諸侯國秦國國君,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在位。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令其率軍進攻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與西戎交戰(zhàn)中,戰(zhàn)敗陣亡。秦仲死后,由其長子秦莊公即位。

    5、秦莊公

    秦莊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嬴姓,趙氏,名其(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其),秦仲長子,西周時期諸侯國秦國國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殺,太子其即位,是為秦莊公。

    6、秦襄公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嬴姓,趙氏,名開,秦莊公次子,是春秋時期秦國被正式列為諸侯的第一任國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

    公元前778年,秦莊公去世,秦襄公即位。當時秦國力弱,狄戎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將其妹繆嬴嫁給戎人豐王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遷都汧邑(今陜西隴縣),向東進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聯(lián)合犬戎進攻鎬京,襲殺周幽王驪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出兵護送,以功封諸侯。東遷后,周平王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賜予秦國,自此秦國開始成為西周的諸侯國,為日后秦國強大打下基礎(chǔ)。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戰(zhàn)爭中陣亡,葬于故地西垂(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 ,其子秦文公繼位。

    7、秦文公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嬴姓,趙氏,名不詳,秦襄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

    秦文公在位時期,設(shè)史官以紀事;擊敗西戎,收編周朝遺民,擴地至岐(今陜西省寶雞市東)以西;制定罪誅三族的刑法。當時秦人已完全定居、從事農(nóng)業(yè)。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謚號文公,葬于西山(在今陜西省寶雞市)。秦文公死后,其孫秦寧公秦憲公)繼位。

    8、秦靖公

    秦靖公(?―公元前718年),又稱秦靜公史記·秦本紀》作秦竫公嬴姓秦氏,名已失傳。春秋時期秦國太子。秦文公之子,未繼位便去世。

    9、秦憲公

    秦憲公(公元前724年—公元前704年),《史記·秦本紀》誤作秦寧公,嬴姓,趙氏,名立,秦文公之孫,秦靜公(一作秦竫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在位。

    秦憲公因其父秦靜公早逝,故被其祖父秦文公立為繼承人。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憲公繼位,居于西新邑,后遷居平陽。公元前713年,派兵奪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蕩社(一作湯杜)。公元前708年,俘虜芮國國君芮伯萬。

    公元前704年,派兵消滅西戎小國蕩氏。同年,秦憲公去世,終年二十一歲,葬于西山大麓(今陜西省寶雞市北陵園)。 

    10、秦出子

    秦出子(前708年―前698年),嬴姓,秦氏。春秋時期秦國君主秦憲公幼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共在位6年。

    11、秦德公

    秦德公(前710年-前676年),春秋時期秦國君主。秦憲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在位2年。


    秦德公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陽(今陜西省岐山縣西南),未能繼位,其弟秦德公繼位。

    前677年,秦德公將秦國首都遷至雍城(今陜西省鳳翔縣),并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適宜。占卜的結(jié)果是:后代子孫將在黃河邊飲馬。

    同年,兩國國君前來朝見。前676年,初次設(shè)立伏祭,在城邑四門殺狗祭祀,祛除傳播疾病的暑氣。

    秦德公有三個兒子,長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陽,長子秦宣公繼位

    12、秦宣公

    秦宣公(?—前664年),秦國國君,秦德公之長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長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陽墓區(qū)(陜西省寶雞縣東陽平鎮(zhèn))。有子九人,未立,傳位于其弟秦成公。

    13、秦成公

    秦成公(?―前660年),嬴姓,名載。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前663年― 前660年在位,《史記》載成公元年,梁、芮國兩個西周舊國的王來朝見。在位三年而卒。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任好繼位,是為秦穆公

    14、秦穆公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還是繆氏先祖。被史家之絕唱—《史記》認定其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

    秦穆公繼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nèi)獲以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等人為良將;還曾協(xié)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以實現(xiàn)秦晉之好

    晉文公死后,聯(lián)盟瓦解,秦晉對抗;秦穆公本欲東進,到中原完成霸業(yè)。后分別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zhàn)(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戰(zhàn)(今陜西白水東北)中兩次被晉軍擊敗,三將被俘,秦軍全軍覆沒,秦東進的路自此被晉牢牢地扼住。

    15、秦康公

    秦康公(?-前609年),名春秋時期秦國君主。秦穆公之子,母穆姬晉文公的姐妹。秦康公在位期間,秦國與晉國多次發(fā)生戰(zhàn)爭,而秦國也從秦穆公時期的西戎霸主逐漸走向衰落。


    秦康公

    秦康公送晉公子重耳回國,送到渭陽,作詩:“我送舅氏,曰到渭陽”,后人以渭陽喻甥舅關(guān)系。

    16、秦共公

    秦共公(?—前605年),華夏族,嬴姓趙氏,《史記索隱》記載名貑,《左傳》名稻,秦康公之子,前608年即位,在位四年(《史記》誤作五年),前605年卒。《呂氏春秋》中所謂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16、秦桓公

    秦桓公(?—-公元前577年),漢族,嬴姓,名榮,秦共公之子。據(jù)《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魏武子魏犨有一嬖妾無子,武子剛病時,命其子魏顆將嬖妾嫁之。武子病危時又命魏顆將嬖妾殉葬。

    武子死后,魏顆嫁掉嬖妾,并說:“這是從父親頭腦清醒時的吩咐。”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晉,兩軍在晉地輔氏(今陜西大荔縣)惡戰(zhàn)。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交手,突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穩(wěn),摔倒在地,當場被俘,魏顆大勝。

    17、秦景公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趙氏,秦桓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

    秦景公治理秦國長達39年,將秦國勢力不斷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號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儀,面積達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陜西鳳翔縣指揮村被發(fā)現(xiàn),是迄今為止中國發(fā)掘的最大古墓

    18、秦哀公

    秦哀公,嬴姓,趙氏,名籍,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 505年,吳國攻陷楚國國都,申包胥向秦國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國宮門外賴著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動容道:“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 于是發(fā)兵救楚,擊敗了吳軍吳王闔閭收兵回國。

    19、秦夷公

    秦夷公,中國春秋時代秦國人,秦哀公之子,嬴姓,名不詳,被立為秦公爵位繼承人,未及即位就死了。《史記》稱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為惠公。”也就是說他未曾成為秦國的正式君主。

    20、秦惠公

    秦惠公,秦夷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秦夷公早死,故秦哀公以夷公子惠公繼位。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這個時期,孔子魯國擔任要職。

    21、秦悼公

    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時期秦國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記·秦本紀》和《十二諸侯年表》誤作為14年。前477年,秦悼公去世,葬于丘里景公西。

    秦悼公在位期間在雍城(今陜西省鳳翔縣南)筑城,死后其子秦厲共公繼位。

    22、秦厲共公

    秦厲共公(?—前443年),嬴姓趙氏。名剌,《史記·秦本紀》作秦剌龔公,《史記正義》作秦利龔公,秦悼公之子。前476年-前443年在位。

    前476年派兵攻魏城。秦厲共公十年(周貞定王二年,前467年),天空出現(xiàn)哈雷彗星,明亮易見。前461年沿黃河修筑防御濠溝,以兵2萬伐西戎大荔(今陜西大荔朝邑


    秦歷

    23、秦躁公

    秦躁公(前499年—前429年),秦厲共公之子。公元前442年即位為秦公,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民族義渠向秦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進攻,直至渭水蒿域,被秦軍擊退。次年,躁公卒,其弟從晉歸來即位,是為懷公。

    24、秦懷公

    秦懷公(前499年—前425年),嬴姓,趙氏,名封,秦厲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前428年—前425年在位。秦躁公卒,其弟由庶長晉國迎入,是為懷公。

    當時國政被舊貴族所操縱,秦懷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長鼌聯(lián)合其它貴族逼秦懷公自殺。由于昭太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懷公之孫為君,是為秦靈公

    25、秦靈公

    秦靈公(?—前415年),又稱秦肅靈公[1]  ,嬴姓,趙氏,未知其名,一說名肅。前424年—前415年在位,秦懷公之孫。秦靈公逝世時,嫡子師隰(即其后的秦獻公)年幼,只有五歲。

    靈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奪位自立為國君,即秦簡公。師隰被放逐到隴西河谷。中國歷史上在黃帝陵軒轅黃帝的公祭起于春秋時期,秦靈公時代第一次把軒轅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

    其后歷朝歷代對黃帝陵的公祭活動,基本上都保持了較高規(guī)格。

    26、秦簡公

    秦簡公(?─前400年),名悼子,在位15年。秦懷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靈公叔父。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簡公出師攻魏,敗于鄭(今陜西華縣西南)。


    秦簡公

    前409年,簡公令官吏帶劍以防身。這是秦國革新禮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許百姓帶劍。同年,魏伐秦,盡占河西地,筑洛陰、 縣兩城,秦退守洛水(今陜西境內(nèi)洛水),為加強防御,保障國內(nèi)改革,簡公組織軍民在東境修筑長城。這是戰(zhàn)國時期最早的長城,又稱秦東長城。

    長城南起今陜西華陰縣東南小張村附近,由此趨向東北越過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經(jīng)大荔蒲城白水等縣,北止于白水縣黃龍山南麓。今華陰縣城東、蒲城縣東南,尚有秦長城遺址。

    27、秦出公

    秦出公(前388年—前385年),戰(zhàn)國初期秦國君主。秦惠公之子。《世本》作秦少主,《呂氏春秋》作秦小主,嬴姓趙氏。在位2年。


    秦出公

    史上又名出子,前387年,惠公死,出公即位,時方二歲,由母親主持朝政,重用宦官與外戚,“群賢不說自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長嬴改發(fā)動政變,殺出子及其母,迎靈公太子公子贏連回國。

    自秦厲共公(前477—前443年在位)之后,到秦出公在位時,大臣專權(quán),數(shù)易君主,國政不穩(wěn),秦國日衰。

    28、秦獻公

    秦獻公(前424年-前362年),《世本》作秦元獻公,《越絕書》作秦元王。《史記索隱》記載名師隰,《呂氏春秋》記載名[注 1],戰(zhàn)國時期秦國君主。


    秦獻公

    秦靈公之子,在位23年。秦獻公早年流亡魏國,回國繼位后在秦國國內(nèi)進行改革,其中包括廢止人殉、遷都、擴大商業(yè)活動、編制戶籍和推廣縣制,并且數(shù)次發(fā)動收復河西(今山西陜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qū))失地的戰(zhàn)爭。

    秦獻公的時期的改革雖然不徹底,但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chǔ)。

    29、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絕書》作秦平王,嬴姓趙氏。《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戰(zhàn)國時秦國國君,秦獻公之子,在位24年,謚號為孝。


    秦孝公影視形象

    秦孝公重用衛(wèi)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zhàn),并遷都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同時,不斷增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lián)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chǔ)。

    30、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影視形象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wèi)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并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chǔ)。

    31、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名蕩,秦惠文王之子,又稱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影視形象

    秦武王重武好戰(zhàn),在位期間,平蜀亂,設(shè)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橋。

    秦武王身高體壯,天生有神力,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jié)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32、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稱秦昭王嬴姓,秦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zhì)。


    秦昭王畫像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在位時,秦國繼續(xù)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zhàn),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fā)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當權(quán) ,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后戰(zhàn)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quán),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

    公元前256年攻陷東周王都洛邑,滅亡了周朝西周國,俘虜周赧王,遷九鼎于咸陽,(秦昭襄王駕崩一年后,東周國也被其孫秦莊襄王消滅),奠定了秦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勝利基礎(chǔ)。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昭襄王去世,終年有74歲。

    33、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嬴姓,趙氏,名柱,亦稱安國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戰(zhàn)國時期秦國君主。正式在位僅3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優(yōu)待宗族親屬,拆除王家園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秦顓頊歷十月行改元繼位之禮,三日后為其父除喪期間去世,葬于壽陵(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東北),其子秦莊襄王繼位。

    34、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后改名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戰(zhàn)國末期秦國國君。

    子楚早年曾在趙國邯鄲質(zhì)子,后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莊襄王為太上皇

    35、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  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tǒng)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quán)國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gòu)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創(chuàng)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tǒng)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度開創(chuàng)新局面。

    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chǎn)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36、胡亥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稱二世皇帝,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


    胡亥畫像

    胡亥少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fā)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趙高掌實權(quán),實行殘暴的統(tǒng)治,終于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于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37、子嬰

    子嬰(?―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嬰或嬰,秦朝最后一位統(tǒng)治者,在位46天。初稱皇帝,后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


    子嬰影視形象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五天后,子嬰誅殺趙高。同年十月,劉邦率兵入關(guān),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

    一個多月后,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屠城縱火,殺害子嬰。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内射高潮福利炮|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一个人免费视频WWW在线观看|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电影|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爆乳一区二区H|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人与|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欧美熟妇乱子伦XX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青青国产揄拍视频|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 国产很色很黄很大爽的视频| XXXXXHD亚洲日本HD|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